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路径探析
2021-11-21周勤
文/周勤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足够人才支持的同时,也出现了人才供求矛盾的问题,有很多大学生群体在毕业后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过大,找不到满意工作岗位的问题,不仅造成大量人才资源浪费,并且也对社会安定造成了不小的隐患[1]。同时,大学生群体就业市场的低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和家长对于高等教育前景的自信心,从而造成了高等教育的落寞,这对于国家人才的选拔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对国家建设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故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和创业问题急需得到妥善处理,以使得国家教育资源能够发挥出最大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一、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素质不能够满足就业和创业的要求
高等教育人数的扩张,在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但是就大学生群体来说,无论是能力素质还是思想价值,都和几十年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原本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少数精英,而如今高等教育的对象已经逐渐变得大众化,导致大学生群体整体素养的下降[2]。而这也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群体自身价值的下降,再加上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直接导致大学生群体在人才市场当中的核心竞争力下降。同时,当下的高等教育体制当中,更加注重于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导致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环节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发展需求。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知识不对口也是一大影响因素,学校当中所学的知识有部分是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有部分是和企业发展不相匹配的,直接导致大学生群体对于企业运行的作用大幅度降低。
(二)大学生群体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
面对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以至于人们认为过去的贫困已经是几百年前的旧时代了[3]。但实际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不过是几十年的光景,正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部分人们还没有从“大学生是稀有人才”的错误认知中挣脱出来,部分大学生群体也依旧认为自身是“天之骄子”,不肯放下身段从基层做起,愚昧地追求高工资、高福利。同时,也有部分大学生群体受不了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打击,扎堆地去考研究生和考公务员,没有认清自身的定位,导致每年报考人数不断增高,然而报考成功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做了陪考,不仅浪费了最好的年华,并且一无所得。除此之外,由于现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里宠到大,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在工作当中受不了责备,导致即便成功就业也会很快被辞退或者辞职。
(三)高等院校没有进行有效的就业辅导工作
面对大学生群体就业难的困境,各大高等院校也承担着巨大压力,并逐渐开始在教学体系中推行就业辅导工作,希望能够以此来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了解行业前景,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群体就业和创业。但是在高等院校就业辅导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负责高等院校就业辅导工作的教师通常都是由本校教师兼任,虽然本校教师虽然在专业知识上有着很深的造诣,但是由于长久以来都在学校当中教书育人和搞研究,和外界有着较大的隔绝,对于职业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都不够了解,在进行就业辅导的时候通常只能够讲些就业心态等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不能够给予学生专门化的有效指导;第二,高等院校进行就业辅导的时间存在问题,高等院校通常是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进行就业辅导,而不是在学生一入学就进行就业辅导,导致学生只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调整一下就业心态,而没有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提高,使得自身能力更加适应就业需求;第三,是实习制度的不完善,高等院校的实习并没有和相关企业进行有效对接[4]。
二、新时期促进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的有效措施
(一)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职业规划
在我国,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承担着超强的学习压力,部分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就对学生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本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但是却种下了一个巨大的恶果,一小部分学生将其当真了,在大学生活中尽情地放纵自身,直接导致学业上的荒废,使得学生在高等院校当中“空手而归”,使得学生自身能力在大学阶段并没有得到有限的提升,从而让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环节中处于劣势地位[5]。
大学阶段的教育和中小学阶段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高,更加依赖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已经属于成年人了,应具备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意识;另一方面,是由于大学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学生根据自身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故而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学习时间。
对于未来职业的规划,应当越早越好,开始规划的时间越早,能够进行就业准备的时间也就越长,就能够在将来就业的过程中积累下更强的优势。同时,大学生群体也不能够“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要符合现实实际,才能够摆脱“就业难”的毕业困局。
(二)高等院校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引导,全力帮助大学生群体就业
首先,高等院校要对于就业辅导工作进行彻底的改革,不仅将就业辅导工作开展时间扩展到学生的大学全过程,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够对职业发展状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使得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根据企业需求提高自身能力,还要在相关企业当中聘请经验丰富的员工来为学生就行指导,向学生普及行业基础知识[6];其次,高等院校要加强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关系,积极促进学校企业一体化的学习过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于职业的了解,使得学生可以在将来毕业后找到和专业更加对口的工作,使得学生能够具有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除此之外,为针对当下大学生群体当中疏忽学业的问题,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学习监督力度,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方向,保障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以此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持续提高。
(三)国家政府应当加强对于大学生就业扶持力度
由于大学生群体就业困难问题已经成为大范围的社会困境,对于国家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7]。所以,国家政府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对于大学生群体就业进行有效引导,并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和创业。除此之外,国家政府还必须要加大对于大学生群体就业和创业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提供就业补助,对于招纳大学生的企业也进行一定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创业也可以适当地进行资金保障,为学生创业提供资本。
三、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一个人的事情,更是会牵扯到一个家庭或者多个家庭的神经,已经上升为全社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必须要严肃对待、妥善处理。大学生群体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由高等院校的持续扩张,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素养普遍下降,并且高等院校当中所讲授的知识大多偏向于理论运用,在实践教学方面处于薄弱环节,导致大学生群体普遍动手实践能力较弱,也使得大学生群体在人才市场当中的核心竞争力减弱。为解决这一难题,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切实避免大学生群体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并做好就业辅导工作;而大学生群体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从基层做起,扎扎实实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同时,国家政府也要进行适当的政策扶持,帮助大学生群体就业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