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贫困帽”摘除背景下建档立卡户生活情况调查
2021-11-21安宏甫
文/安宏甫
研究讲述的个案是在2020年甘肃省陇南市摘除“贫困帽子”背景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度的结构性访谈的结果;是对于建档立卡户在摘除“贫困帽子”后具体生活情况的调查,从家庭收入、生活条件、生产条件等方面评估是否符合“两不愁三保障”,对陇南市在发展乡村发展战略中如何脱离贫困进行梳理。其中,“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一、个案背景与研究方法
研究的访谈对象都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下辖的乡村,在服从分层随机抽取方式基础上,在武都区访问了四村21户建档立卡户,文县三村15户,康县四村22户。研究列举的是在三个地区内的访谈对象中再次随机选取的三个个案。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1]。
其中一个访谈对象在武都区,武都区是甘肃省陇南市下辖市辖区,位于陇南市中部;其中一个访谈对象在康县,位于陇南市东南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带;最后一个访谈对象在文县,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与四川省、陕西省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
访谈对象的共同特点是:属于近四年脱贫的建档立卡户;所属村社的村部在参与评估前名义上还属于贫困村;都不属于单户单人,而是一户多人的情况;经过核实,确实均已达到脱贫标准。
此次调查主要通过深入的个案访谈,了解脱贫困户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他们主要如何脱离这种困难境地。由于借由了第三方评估员的身份,因此访谈均在被调查者家中进行,使用了录音,也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了记录。谈话内容集中在近两年家庭收入、生活状况、疾病与治疗等方面。事后还通过相关部门确认核实了一些资料。乡村刚刚脱离的非贫困人口是由一个个刚刚脱离的非贫困家庭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脱离贫困的方法和具体原因,但都离不开国家种种政策的扶持帮助。
二、个案
(一)个案一
王某一家,是武都区下王家坪村的村民。王某在五六岁的时母亲去世,单亲家庭没有能力供她读书。王某小时候靠放牛为生,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甚至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长大后嫁给同村人司某。夫妻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中一个孩子高二在读,另一个孩子年龄较小,仍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级在读。对于供孩子们上学是否吃力,王某是这样表述的:
“小女儿今年读初三,去年和前年政府均补贴625元,今年还未到发放时间,但可能补贴较前两年少,大约在300多元,但学杂费、书本费均有所减免,学校每日为孩子提供早餐,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小女儿由于上学距离较远因此未在家里居住,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该租房钱学校也相应地提供了补助,具体数额不太清楚,但是已经发送到银行卡中。补助对我们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去年农历三月进行了手术,花费3000多元,也已经收到政府报销款,最终实际费用仅为145元……今年的花椒受到冻害,收成较往年有所下降,花椒价格持续走低,前两年的花椒价格为100多元/斤,今年仅为63元/斤,由于身体原因,家庭的收入来源仅能依靠丈夫种地和外出打工,但由于丈夫身体状况也欠佳,因此去年仅外出打工三个月左右,收入较微薄……若没有政府政策扶持,今年生活负担可能会加剧。”
在了解王某家今年花椒收成300多斤、净收入30000多元后,对其进行了追问。因为按照此收入,王某一家的人均收入早已经达到9000余元,远远超过贫困户人均3800的标准线。王某解释道:“政府政策提供了较大帮助,将我户列为建档立卡户后,可以贷贫困户专款,最高贷款额度为50000元,无利息,分三年还清。贷款后买了一部分幼苗和肥料,政府也分发了一些种子……由于对花椒种植不了解,村里也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给村民进行技术培训……现在家中生活已经能够自给自足,生活有了很大变化。”
(二)个案二
陈某,两河镇丁山村人,户籍人口4人。陈某今年80岁,陈某的妻子75岁,二人育有一女,女儿和其丈夫常年外出打工。陈某在2016年通过易地搬迁项目修建砖混结构房屋一座,占地100多平方米,经住建部门进行安全等级鉴定为A级,享受补助资金32000元。
由于家中常年只有陈某和妻子居住,因此对于陈某,看病买药是生活的重点问题,陈某身患关节炎,需要长期服用消炎通等药物,陈某的妻子患有常发性头痛,并经常患感冒等疾病。
但是陈某表示,看病买药已经十分便捷:
“村中已配备了一名专业医生,卫生所配备的药品也更齐全,身体不舒服时仅需拨打卫生所电话,医生就会上门看诊,并经常进行健康回访,为村民进行定期体检。同时医生也可以为村民送药,讲解用药知识……由于村内的道路重新修缮,道路更加宽阔,路灯也进行了整修,现在妻子病情不严重时,我也可以自己步行去卫生所,不需要额外麻烦医生……驻村干部也每天来探望村民……关心村民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是否有困难,有时驻村干部也可以帮助医生村民送药……”
后期通过对该村驻村干部了解情况以及核查资料确认,陈某一家都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180元。2019年1月,陈某因一氧化碳中毒,在两河卫生院治疗,期间住院看病花费650元,政府报销590元。
水电影响着居民生活,丁山村于2005年完成了人饮水工程,但因夏天天气干旱、冬季管道冻结等因素影响,有时无法正常供水,通过积极争取,2018年立项,由县水务局在2018年进行人工饮水工程改造提升,确保了饮水安全。
(三)个案三
孔某,今年49岁,户中人口为五人,分别为孔某及其妻子、孔某父亲和一子一女,文县中庙镇孔家山村人,曾居住于该村的山沟处,现已经通过集中搬迁的方式搬至该村上部,离公路较近,交通生活等更加便利。孔某一家今年刚搬进新宅,新宅同其他搬迁户户型外观相同,集中居住。其旧屋已经拆除,新宅是90平方米的二层房屋,孔某父亲住楼上,孔某住楼下。搬家虽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但孔某并没有向其他朋友亲属借钱,因为孔某享受到政府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人可以获得8000元补助,并且可以享受政府贴息贷款,一人可以贷款2.5万元。孔某在享受补助后贷款100740元,无需再额外借钱搬家。当问及孔某收入来源时,孔某表示:“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每年外出打工,去年收入为12000元……我也参与村合作社项目,成为了合作社的管理人之一,目前合作社主要种植的产品为药材,由于是中期药材,四年才能够成熟,因此去年未获得收益,但政府有产业合作社到补政策,因此每年仍有2000元的保底分红……只要没有突发状况,合作社的发展前景还是较为突出和优秀的……并且还可以享受易地搬迁和退耕还茶等补贴政策,每年收入3500元左右。我在种植药材之余还种植茶叶,去年卖茶叶的收入为1000多元。村子还为我分配到公益性岗位,我作为护路员每个月有500元的工资,一年可以收入6000元。”
三、简要分析
在几个个案中项目组都比较关注农户的生活状况,并且主要基于是否符合收入达标,即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贫困线(国家扶贫标准3200元/人),通过观察和询问等方式分辨是否符合“两不愁”以及“三保障”。即不愁吃:主食能吃饱,每个月能吃肉、蛋、奶中的任何一类,安全饮水得到保障(连续缺水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水质安全);不愁穿:四季有换洗衣服,每个季节有对应的衣服穿;义务教育有保障:除了健康原因不能上学外,6周岁~15周岁孩子不能辍学;基本医疗有保障:必须参加新农合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重大疾病补充保险,慢性病人有签约医生和救助政策;住房安全有保障:居住的房屋不是C级或者D级危房。
陇南乡村的人们大多生活在大山里,阻碍他们走出去、富起来脚步的便是大山,但在修好了与外界连通的道路,村里的道路也进行硬化后,身边的曾经阻挡他们发展的一座座大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当地的政府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经济发展,帮助农户们脱贫致富的农业特色多元化富民产业迅速在一座座大山间崛起。
山下种植油麦菜、山中种植油橄榄、山上种植花椒,曾经的贫困户处于想种植但不会种、没钱种、种植之后没处卖的困境。但国家通过政策的扶持,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通过种种方式到点到位的精准扶贫,使得农户们摆脱了这种困境。王婶家的椒香弥漫着整座屋子,那是通过技术培训后才能有的收成。陈大爷家劳动力外出打工,一个月收入微薄。可通过政策,两个老人参加入股了当地的养蜂合作社,分到了15箱蜂,不用自己劳苦劳心就可以享受合作社带来的红利。孔大哥顺应政策和其他村民们联合进行了药材种植,还未全面收益就有了不错的分红。这些政策,都是建档立卡后享受的,每个建档立卡的农户都在享受每一项可以享受的政策。而享受的背后,都是驻村工作队和基层干部们每日辛勤工作,每日去给农户们讲解政策的结果。每个家庭,或许在贫困问题上都有自己贫困的具体原因,但脱离贫困,都离不开国家种种政策的扶持帮助,离不开责任帮扶人、基层干部的努力奋斗。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活情况调查的结果,证明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真正做到为百姓谋福利,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保障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