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2021-11-21唐蕾

就业与保障 2021年5期
关键词:状况总分幸福感

文/唐蕾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就业”问题22次,在谈到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时,高校毕业生排在了首位。在高校毕业生中,女性大学毕业生人数早已超过半数,且占比一直在提高[1],但在求职就业、职业发展上仍然屡受歧视。在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当下,占据就业市场半壁江山、处于就业弱势群体的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研究拟在调查女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状况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并研究人口统计学变量、就业状况、就业压力与女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广州某高校中抽取毕业班在校学生作为被试,研究女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及与男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最终获得女性大学毕业生有效问卷407份,男性大学毕业生有效问卷392份,总有效率为96.85%。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幸福感指数量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自编的人口统计学调查问卷。

1.幸福感指数量表:由Campell(1976)编制,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采用7点计分,将两个问卷得分加权相加即为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越高代表主观幸福感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 α为0.852。

2.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由唐蕾等(2017)编制,共28个项目6个因子:因就业形势评估造成的压力、因求职能力评估造成的压力、因求职成本评估造成的压力、因就业期望评估造成的压力、因求职挫折评估造成的压力、就业压力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采用5点计分,分数越高代表被试的就业压力越大。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 α为0.94,各因子的Cronbach α分别为0.85、0.87、0.84、0.90、0.79、0.82。

3.人口统计学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地、专业类别、政治面貌、学生干部任职情况、是否已找到工作等项目。

(三)施测过程

由各学院负责人向被试分发纸质版调查问卷,统一指导语,现场作答,当场回收。

(四)数据处理

使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内部一致性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总分为9.848±2.171,生活满意度得分为4.70±1.258,总体情感指数平均分为4.675±1.008。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总分及总体情感平均分与男性大学毕业生无显著差异,但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t=1.976,P<0.05)。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女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大学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经济状况相关显著,与专业类别、家庭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党员、是否师范生相关不显著。

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总分及两个维度与经济状况显著相关(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多种比较的结果显示,经济状况良好的幸福感指数及两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经济状况较差的幸福感指数及两个维度的得分,经济状况中等的幸福感指数及总体情感指数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经济状况较差的幸福感指数及总体情感指数平均得分,经济状况良好的幸福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经济状况中等的幸福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得分。

女性大学毕业生幸福感指数总分及总体情感指数平均分与大学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显著相关,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女性大学毕业生幸福感指数总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女性大学毕业生(t=1.985,P<0.05),总体情感指数平均分也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女性大学毕业生(t=2.251,P<0.05)。

(三)就业状况、就业压力与女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是否已经找到工作与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两个维度均无显著相关(P>0.05)。

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两个维度与就业压力及各个维度显著负相关(P<0.01)。

四、讨论分析

(一)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值均超出理论中值,说明即使在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中,女性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仍然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尤其面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国务院、教育部、各级地方政府和高校等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的同时,更是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扩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包括女性大学毕业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压力,使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仍能达到中等偏高水平。

研究比较了女性和男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结果显示女性大学毕业生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这与岳昌君等对2019年全国17个省区市共32所高校的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一致[2]。岳昌君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就业状况、起薪、职业类型等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中起薪的影响尤其显著。而2019年我国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比男性大学毕业生低17.022%,中位数低20%。毕业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就业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可能是女性大学毕业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研究还显示,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总分及总体情感平均分与男性大学毕业生无显著差异。虽然职场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但近年来职业女性与男性在起薪方面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且受传统文化影响女性更重视工作和家庭的平衡,这使得女性大学毕业生的情绪体验比较平和,幸福感与男性一样达到中等偏高水平。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女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女性大学毕业生幸福感指数总分、总体情感指数平均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女性大学毕业生,因此拥有更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更高幸福感水平。

研究结果还显示,经济状况中等的女性大学毕业生幸福感指数及总体情感指数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经济状况较差的。得出经济状况良好的幸福感指数及两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经济状况较差的,经济状况良好的幸福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经济状况中等的。这一现象容易理解:经济状况越差的女性大学毕业生越要为平时及找工作所产生的衣、食、住、行、资料、通讯、化妆品等费用所忧心,主观幸福感水平自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就业状况、就业压力与女性大学毕业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是否已经找到工作与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同时,是否已经找到工作与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这可能还与调查的时间在毕业前半年有关,未找到工作的同学毕竟还有半年的在校时间可以用于求职就业,未就业状况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冲击并不明显。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经济下行趋势加剧和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屡禁不止,女性大学毕业生承受着较大甚至高于男性的就业压力,在对就业形势、求职能力、求职成本、就业期望、求职挫折等进行评估时压力越大、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越大,则生活满意度越低、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少而消极情感越多,主观幸福感就越低。反之,女性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小则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就越高。

五、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指数总分及总体情感平均分与男性大学毕业生无显著差异,但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经济状况、大学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显著相关,经济状况越好主观幸福感越高,大学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女性大学生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就业压力显著负相关。

研究结论提示我们:进一步推动公平的就业环境的营造,提升女性大学毕业生的生活满意度;重点关注经济状况较差和在大学期间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女性大学毕业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猜你喜欢

状况总分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