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职游泳课堂救生课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分析

2021-11-21文清龙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1年3期
关键词:游泳高职能力

文清龙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融合信息技术,规范技术动作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学重视程度的逐渐加深,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理念也在高职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有效渗透,各大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信息化实训室的建设也更加重视,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同时,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开展游泳课程教学引导,以此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但是,在对学生开展游泳教学的过程中,会涉及游泳场地、游泳专业教师等实际问题,但通常高校在游泳教学的硬件、软件、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制约着高职游泳课程的深入开展。在这一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游泳学习能力,不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游泳技巧,更应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学生灌输游泳救生意识。在互联网+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提升学生的游泳课堂救生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游泳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游泳规范动作,以此让学生领悟游泳动作精髓,还应利用短视频的回放功能,将重要的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回放,暂停等,以此深入学习游泳技术要领。同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进行纠错引导,逐渐减少学生的错误率。而且,在这种深入引导的模式下,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游泳是一件趣味性较强的运动,更能够让学生通过提升游泳技能,提高自身的游泳课堂自救和救人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在理论层面提高学生的游泳安全教育意识,多对学生传授游泳安全知识,给学生灌输游泳安全重要性的理论内容,提高学生的游泳安全意识。

二、优化教学结构,开展分层施教

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游泳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游泳教师人数较少,且缺乏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由于游泳教学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性的辅导,而这就更加凸显出教师人数少的教学不足。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结束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模式对游泳的技巧进行充分认知。此外,由于高职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强烈的自主意识,也具有自身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游泳接受能力有很大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游泳知识,以此确保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在自身认知范围内容,有效提高游泳知识学习能力。学生的游泳学习能力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即没有游泳基础的学生、具有游泳基础的学生、游泳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同时,教师应注意的是,对于没有游泳基础的学生而言,这部分学生在进行游泳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并不是提高游泳技术,而是应通过对学生讲解游泳的基本技术要点,让学生懂得游泳的内涵,以此突破心理障碍,克服对入水的恐惧感。在这一基础上,再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学习游泳的基础动作。而对于有一些游泳基础的学生而言,教师应强化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技术培养,尤其应了解这部分学生的技术短板,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提升,以此使学生的游泳能力可以得到突飞猛进的进展,以此提高学生的游泳自信心,培养学生乐于游泳的意识。而对于自身原本就具有一定游泳技能的学生,教师应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责任感,让这部分学生发挥出小先生的作用,可以代替教师对无基础或基础较弱的学生做出一些指导,培养学生的游泳学习责任意识,也可以为学生构建游泳课堂自救、互救教学体系,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的学习空间,使游泳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可以得到突破性提升。

三、构建多元模式,强化教学效果

在教育环境不断开放的模式下,教育观念也得到了不断地更新,高职院校教师应不断突破教学局限,打破传统层面单纯对学生讲授游泳知识技巧的教学模式,应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游泳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游泳技能,提高游泳安全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游泳知识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自发自觉的增强游泳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教师可以秉承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方式可以确保组内学生具有一定差异,以此形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而在组间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小组的游泳综合学习能力大体相同,因此,有助于帮助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学习氛围,以此确保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组间交流。教师可以在小组间对学生设置一些游泳技巧方面的、游泳安全知识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层面回答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游泳知识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各组中,一些具有游泳经验的学生,若是拥有水下自救或救人的经验,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讲述一下亲历的水下自救、救人经过,并可以以此为依据,为学生树立典型的游泳救助榜样,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呼吁其他学生像榜样学生进行学习。而对于没有相关自救、救人经验的且具有一定游泳基础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讲述一些自主学习的自救、救人经验,或者在他人之处口耳相传的自救、救人经验。而对于完全没有游泳基础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自由阐述如何认知游泳安全问题,这会激发这部分学生的游泳救生学习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此确保班级所有学生都可以消除或降低游泳恐惧心理,提高游泳技巧。教师还应将每名学生的游泳自救、救人能力的解说以及学生掌握的游泳动作进行录制,并进行严格筛选、比对,逐步将这一内容进行完善,以此形成游泳教学资料,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保存处理,还应构建长效游泳学习机制,让学生能够在后续学习环节,每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泳技巧、游泳理论知识、游泳救生能力的提升,就对录制的视频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在学生临近毕业的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视频资料进行进一步完善,并通过每一个阶段的视频内容对比,让学生看到自身的变化及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游泳自救、救人能力可以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得到突破性提升。

四、完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游泳教学课堂救生课教学引导,应对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进一步完善,而这也是提高学生游泳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游泳救生能力的基本保障。学校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对专业化的游泳教师开展培训,让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游泳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游泳教学救生能力。此外,学校还应组建优秀游泳教师团队,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游泳教学长效机制,提高教师整体游泳教学水平。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也应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模式对学生进行游泳救生教学引导,以此打造智能化高职游泳救生教学课堂,以此促进学生游泳技能的突破性提升。再者,教师也应将游泳智慧课堂与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确保智能化游泳教学可以贯彻整个课堂,使高职游泳课堂救生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这种模式下,会增强学生的游泳学习自信心,因此,学生的游泳救生意识得到提升,会激发学生的游泳参与意识,而相应的提高学生的游泳技巧,也可以使学生的游泳能力得到有效突破,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而教师团队游泳教学能力的提升,自然会提高学生的游泳运动综合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游泳救生能力,并逐步让这种能力渗透至学生游泳学习的每一个阶段。

五、整合信息资源,开发实训引导

在高职游泳救生教学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整合信息资源,为学生构建开放化的游泳救生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从多元角度认知游泳技巧,培养学生的游泳救生主体意识。在传统教学模式引导下,由于大部分高职学校都是采取全日制的授课模式,学生只能在学校内进行游泳学习,这会减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则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引申教学,这会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后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学习游泳知识及游泳救生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微信公众号,并将游泳救生的基本知识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也应将游泳救生内容以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导入,这种图文并茂、声音引入的教学模式,可以简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从形象化视角对游泳救生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创设在线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交流、反馈,也可以将自身掌握的游泳救生经验在共享平台进行交流,并对其中存在的疑问进行交流探讨,学生可以为了证明自身的论据而广泛收集资料,以此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游泳救生能力,而且,通过这种即时互动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的游泳救生理解能力可以通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再者,教师还可以在日常教学环节,积累一些学生在游泳救生课堂实践环节的精彩瞬间,还应收集一些游泳救生知识,以此为学生制作游泳救生合辑,使学生能够从多元层面认知游泳救生知识,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旧游泳知识的同时,能够认知一些自身没有掌握的游泳救生能力。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营造实训学习模式,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教师可以在游泳实训课堂教学环节,让具有一定游泳救生能力的学生对无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展模拟救助,以此使高职学生的游泳救生能力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引导下,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高职学生进行游泳救生教学引导,需要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游泳救生内容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也应将一些游泳救生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再者,教师还应为学生构建游泳救生交流平台,以此为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提供依据。这种模式下,可以形成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游泳救生学习空间的游泳救生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从多元角度认知游泳救生内容,提高学生的游泳救生能力。

猜你喜欢

游泳高职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
抄能力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