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可转移能力构建
2021-11-21任彬
任 彬
(沈阳城市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除了精通读、写、译的英语专业人才,当今社会还需要大量具备各行各业专业知识同时熟练掌握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笔者所在院校作为在东北地区影响力较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外语人才不仅能够满足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战略选择。文章总结了本次教学改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探讨大学英语课程可转移能力构建的策略。
二、国内外可转移能力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可以发现培养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可转移能力至关重要,并且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可行性较强。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等西方国家提出应对高校学生进行培养结构的创新,以应对可迁移能力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对我们的启发就是,可转移能力的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市场需求,同时能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潜在期望。
目前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都对可转移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美国劳工部以及中国社会劳动保障部所阐释的关于可转移技能的内容。可转移能力,即transferable skills,主要包括:学习与自我提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跨学科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Assiter Alison在文章中阐释了高等教育中建立可转移技能存在的阻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岳振海在“两课”的背景下,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可转移能力,并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司骞认为可转移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的任务就是做好顶层设计。但是总体来看,国内将学生的可转移能力与大学英语课程相结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具体培养策略、课程体系建立的研究也不够深入,这正是此次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意义和努力方向。
三、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本研究以学校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约120个教学班为样本,项目组成员通过所教班级的实际授课情况、大量的听课、数据搜集等,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状态。
1.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大部分大学英语课程的授课重点仍然在课本词汇、课文翻译和课后习题上。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固然与大一新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能力有关,但长此以往也会使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固化,限制其可转移能力的建立。因此在本学期课程模块设计上,主要针对大二学生及基础较好的大一教学班,分配更多的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听力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课下的时间,构建起第二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力求同时达到对本民族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纵深拓展,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储备。
2.在分析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分配,英语的学习仅仅局限在英语课上,缺乏跨学科学习的能力与意识。因此需要尝试改变以往大学英语课程与专业课互相孤立的现状,在这一点上,并不是说大学英语课程需要完全为专业课服务,而是两类课程相辅相成,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以英语作为工具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用英语进行基础的与专业相关的口语对话,以达到增强专业能力的目的。
3.此外,在部分英语课堂上,仍然是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单向输入型授课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本研究将探索引入学生间合作学习的教学思路,培养就业岗位所需要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近年来,学校各类课程充分发挥小组任务学习模式的优势,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在这一基础上,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在小组任务的设计上能够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可转移能力。以兴趣为内驱力,使学生在各种实用情景中流利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是在期末考试之后就将本学期学到的英语知识抛诸脑后。
四、大学英语课程可转移能力的构建
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在具备数据和理论支撑之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可转移能力。
1.在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的教学部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结合每单元的词汇和课文,教师设置相应的情景,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对话,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在这一部分还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小组任务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发布具有实用性、紧跟时事热点、符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小组任务,并在每一次小组任务之后做好总结记录工作,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例如,在学习完课文Will you be a worker or a laborer?(新视野大学英语3)之后,发布小组任务——关于职业幸福感的英文采访,在这个小组任务中,学生需要扮演本专业的未来从业者、新闻记者、视频剪辑等角色,需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词汇的英文表达法,能够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简单的视频剪辑、新闻稿编写等工作生活实用技能。
2.在课下部分,本项目组成员将以超星学习通作为媒介,为学生建立线上课程,在此部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贯彻课程思政精神。该部分线上课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和主要英语使用国家的语言文化常识、历史文化知识、常用俚语谚语、时事热点(例如“一带一路”等)的英文表达方式以及与课本每单元主题相联系的课程思政内容等。
学习通也可以作为学生课下自我检验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以半个月或一个月做为时间点,在学习通上发布自测任务,并动态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对于学习成果停滞不前甚至是有所退步的学生,要及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帮助其调整和制定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利用云班课头脑风暴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受到学分设置和排课量的限制,因此,学校公共外语教学部成立了阅读、听力和写作教学团队,研究与构建线上每周练习、词汇自测、头脑风暴等活动。例如,将班级的学生分组,小组内进行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写出某些常用基础词汇的高级同义词。通过这一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更有兴趣,同时锻炼了检索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小规模大学英语公众号建立的尝试,将这次头脑风暴的成果发布到公众号上,让年级所有学生都能够信息共享。通过类似的尝试,试图对传统的教师单向输入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用学生更为熟悉和喜爱的小程序和新媒体,使大学英语学习融入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
4.寒假和暑假部分,主要以社会实践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将利用寒暑假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交流应用能力,产学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沈阳市及其周边城市涉外大中型活动的志愿者;与当地翻译机构合作,进行英语公文和基础材料的翻译实习;英语授课教师组织的相关英语实践项目,例如,组织学生搜集家乡所在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中英翻译,汇总信息并建立迷你数据库等。寒暑假实践活动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课教师提供指导和必要的资源,在新学期开始之后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假期实践报告,总结在实践中的收获。
五、出现的问题与阶段性成果总结
1.可转移能力是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社会效应,致力于服务辽宁省的城市发展和建设,并广泛辐射到学生生源地和就业所在地的城市建设。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培养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高水平英语能力的高校毕业生是各大高校的社会责任之一。项目组成员不仅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而且着眼于培养学生走上各个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英语技能,并且附带关注学生人文素养、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2.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英语学习模式的建立。近年来,学生以“00后”的大学生为主,他们乐于接受网络上的新鲜事物,知识的获取途径也跟上一代人相比大不相同,但是有时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高校教师应该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类线上教育网站和App的便利,在本研究中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将为学生设计语言文化、翻译写作、专业基础词汇等方面的线上课程。
3.多样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一门科目最终效果的达成与其评价和考核方式密切相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激励。在此方面,学校大学英语课程近年来已经建立过程考核(40%)+结课考核(60%)相结合的科学的考核模式,效果良好。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探索,并结合项目特点进行补充和完善。例如,在过程考核的课堂表现一部分设置头脑风暴、抢答、分组合作等得分项,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4.部分现存问题。在对项目的成果进行阶段性监控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对于入学时英语基础稍差的同学来说,可转移能力的建立出现了困难。部分学生由于词汇量的局限和本身对英语课程缺乏自信,在小组合作和线上任务中表现出了退缩和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应单独与这些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的期望和认可,帮助其重新建立信心。
六、结语
可转移能力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当下的课程学习中表现优异,取得理想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其在学生长远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可转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对于大学英语课程中可转移能力的建立尤其如此,更多的课程建设和顶层设计工作有待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