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实践探究
2021-11-21肖莹
肖 莹
(黄河交通学院,河南 焦作 454950)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和内涵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大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到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课程思政”是大学教育之本、“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对培养高水平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是各方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在课程思政这一大背景下,而当今高校单一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思政教育工作与各行各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担当、有觉悟、有道德、有文化的创新型英语人才。因此,必须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中,包括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达到育人有温度,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涉及每一位大学生,因此必须重视大学英语这一基础课程。在讲授大学英语课程中,不仅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还应融入思政教育,达到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同时,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热爱,为新时代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人才。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
为了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文章主要从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导者,也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教师的育人意识作为关键。
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其次,在修订新学期教学大纲时,通过教研室线下教研室会议,进行讨论,结合教研室线上微信群、钉钉群等讨论,深入挖掘蕴含在大学英语各个单元中的德育元素,形成统一教学大纲,也是一个总的动态的教学大纲,具体教学过程中,各个英语教师可以自己根据时机适时融入思政教育。此外,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在“老带新”中,青年教师进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不断练课、讲课,教研室有经验的教授专家给予教学指导,不断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思政能力和水平。再次,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全过程,在学校和学生听课、学生评教等课程评价时,设置思政元素的观测点。最后,学校和学院可定期举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讨会、“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技能比赛等形式,切实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基于此,应当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大学英语除了履行基本的教学目的之外,还要研究大学英语课程蕴含的精神文化、思想内涵以及文化价值等内容,深入挖掘大学英语和思政相融合的结合点,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文章将以教师所在院校正在开展的«致用大学英语读写译3»第4单元Successful Career Making,Text 1—Dare to Dream为例,分析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及文化素质,不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在讲授Text 1—Dare to Dream(敢于梦想)这一课文时,课堂导入时,播放马云在德国演讲“改变世界的不是科技,是梦想”这一短视频。通过马云在德国演讲,他走出国门,展示了阿里巴巴网购时人脸识别这一新科技,让学生了解中国巨大的进步和成就,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课堂导入,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厚植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例如,第7段中Make true progress on a regular basis.Achievers are dreamers and doers.(确保定期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成功者都是梦想家和实干家。)可融入思政教育元素。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提到的,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可达到育人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体现了对广大青年成长殷切期望和教导。作为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有重任在肩,承载着时代的使命,应该努力奋斗,做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大学生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
第10段讲到人们的选择时,融入面对地震、暴雨等自然灾难,我国政府和人民做出的正确抉择。人民子弟兵、医护工作者,奔向灾区最前线。面对选择,他们毅然决然冲上去,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用“中国速度”与灾情赛跑。充分体现出我国治理体系的勇气、自信、果敢和智慧。可达到育人效果:培养大学生的远大理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树立学生的“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励、激发他们努力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课程。采用自主探究、讲授法、分组讨论等,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友善的价值观。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子弟兵救灾行动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教会学生“责任与担当”,构建学生的个人梦、家庭梦、中国梦。坚定理想,铭记使命,不畏艰险,勇于担当,做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人。
因此,通过挖掘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将会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
“课程思政”主体目标是大学生,因此需要根据大学生特点进行思政融入和思政教育。而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要求。通过第二课堂,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第二课堂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实现课上课下的相结合,提高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实现三全育人。积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主要可从学校方面、教师工作方面和学生方面展开。
首先,学校方面,重视思政教育,提升师生思政意识。从搭建常态化的思政平台,完善思政课程比赛、竞答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奖励管理制度等,进而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思政意识。让教师和学生正确认识新时期高校思政在大学学习、培养、教育及指导方面的作用。
其次,教学工作方面,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促进、监督和服务等职责,指导和提升英语感召力和影响力,激发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扎实英语知识,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第二课堂活动要更加贴近同学的生活与学习,使学生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参与中增进英语知识,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例如,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兴趣社团、实践育人品牌活动和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指导思想等。具备了各项能力和思政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匠精神等。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词汇竞赛和英语配音比赛等,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以实践的形式展开,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了大学英语与课程思的相结合的目的。
最后,学生工作方面,在新媒体时代,注重新媒体的运用,如实践育人项目、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各个平台,形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大学生处于思想比较灵活,接受能力较强,在新媒体环境下,应该重视学生工作宣传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做到学生满意、学生喜欢、学生参与度高的第二课堂。
四、结语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实践探究,分析了其背景内涵、必要性以及结合大学英语教材,通过举例,得出方法和育人效果。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必须将大学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在每一节大学英语课程中适时适机融入思政教育,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把大学生培养成眼里有世界、心中有自信,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