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甘肃非遗文化外宣翻译原则研究
——以兰州太平鼓为例
2021-11-21杜焱
杜 焱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重要组成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和意义在不断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认可。甘肃省会,金城兰州,拥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各种非遗文化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兰州太平鼓。兰州太平鼓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独有的民间鼓舞文化艺术,体现了鲜活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特性,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精神、经验和技艺。借助于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对其进行翻译,是其突破地域和语言的束缚,走出甘肃,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社会背景下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研究主要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以兰州太平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非遗外宣翻译现状并总结了在生态翻译视域下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的基本原则,旨在通过将甘肃特有的地域文化进行语言包装,将“兰州太平鼓”打造成为一张更为闪耀的文化旅游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兰州本土旅游业的繁荣,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其综合竞争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4年8月,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自此,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主题涵盖非遗的保护、传承、开发、产业化发展及应用等,研究呈现跨学科趋势,包括资源科学、民族学、民族与地方史志等35个领域。在国家大力提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关于非遗的外宣及传播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加,成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者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含篇名=外宣翻译”进行高级检索,以“精确”为匹配类型,共检索到42篇论文且均为期刊论文,其中中文核心论文只有1篇。从发表时间来看,自2009年开始,非遗外宣翻译研究进入草创阶段,其中2010年至2013年为空白期,2014年至2017年为缓慢发展期,4年共发表10篇论文;2018年、2019年达到高峰期,单年发文量各10篇,2020年发文6篇,截至2021年5月发文量为5篇,说明非遗外宣翻译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研究视角和内容来看,学者们主要以目的论、功能对等理论、文本类型理论、功能语境以及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从跨文化、文旅融合等不同角度探讨不同地区的“非遗”外宣英译过程中的重难点,根据现状或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翻译策略。研究对象多以非遗名录的翻译为主,针对非遗介绍性文本的翻译较少,且其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选取对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涵盖区域包括贵州、湖北、湖南、上海等地,涉及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彝族、壮族等,说明随着保护非遗文化浪潮的不断壮大,外语学界的学者也想从专业的角度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本地区的非遗文化,非遗外宣翻译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态势。但仍有部分地区的非遗研究仅停留在探讨如何实现其在国内的有效保护和传播,未涉及非遗文化在国际传播的内容,这不利于形成中国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研究方法来说,现有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鲜少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以个案研究为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研究者通过文献检索、咨询调查得知,在外宣方面,有关甘肃省非遗的英文介绍性文本零星地出现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以及“中国文化网(英文版)”等个别出版物或网站上,其中涉及兰州市非遗项目相关英文介绍更难寻得踪迹。就翻译实践而言,有关甘肃省非遗翻译的研究寥寥无几,只有个别学者在探讨民俗翻译时有所提及,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剪纸及庆阳香包制作技艺的研究。而对于甘肃省兰州市非遗外宣翻译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未有学者对此展开专门的研究,翻译实践的不足与研究的欠缺不仅成为制约甘肃省文化精髓走向世界的绊脚石,而且不利于发挥其文化、旅游与经济效益。
三、理论框架
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相关理论,国内学者胡庚申教授将生态学与翻译学理论相结合,利用生态理性特征、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学进行阐释,提出了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的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本研究旨在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其理论成果分析甘肃省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为甘肃省非遗文化研究打开新视野,丰富其研究成果。
生态翻译学以生态学为哲学依据,以翻译学为理论依托,是一种整合性的交叉学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译者、翻译生态环境以及翻译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将翻译生态比作自然生态,把研究重点放在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研究译者在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生存境遇和发展能力,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上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为其主要的翻译方法,以此来解决什么是翻译,谁在翻译,如何翻译,甚至为什么这样翻译等问题。总体而言,生态翻译学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其核心理念,是一个由译者、译境和译本共同构成的复合的、有机的生态整体。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就如同生物进化一样,是一个不断适应和选择的过程,译者在该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中,“适应和选择”指的是一个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选择性的适应,再以适应者的身份对译文进行适应性选择的过程。选择和适应是不断交互重叠的过程,译者需根据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或变化选取与之相适应的翻译策略。在此之前,译者需先适应该翻译生态环境,才能对翻译策略做出恰当的选择。根据“适者生存”原则,只有适应了翻译环境的译者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样,只有适应性好的译文才能生效和长存。
将生态翻译学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的理论范式引入非遗外宣翻译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非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产形式,具有传承性、活态性、民族性、独特性等特点,拥有丰富的内涵,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都为其开展外宣翻译活动增加了困难,尤其是对特色文化的误读,包括译者对原语的误读和译者翻译不当而导致的受众的误读。而生态翻译学提倡“和谐统一”“以译者为中心”,主张将翻译的生态环境与译者看成一个整体,认为译者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从而进行翻译策略的适应性选择。将生态翻译学引入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就是让译者自身先充分了解以兰州太平鼓文化为代表的甘肃非遗文化并与其融为一体,然后再根据非遗文化对外宣传的需要完成翻译过程,从而让译者适应非遗文化的翻译生态环境,其强调了源材料翻译的真实性,保证了翻译的准确性,最终可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本文化。
四、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甘肃非遗文化外宣翻译原则
首先,在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甘肃省“非遗”外宣英译应遵循突出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原则。非遗外宣翻译的生态环境决定了译者一定要从传承和推广非遗的角度出发,发挥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性。因此,在翻译原则方面,为了有效地对外宣传和介绍兰州太平鼓舞的历史,让读者能尽可能地透过文字感受到太平鼓舞的魅力,发现它与其他音乐舞种的不同之处,译者要遵循充分突出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的原则。
其次,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甘肃非遗外宣翻译需要译者适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灵活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或方法,实现选择和适应性转换,即译者应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信念系统有信心,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大胆采用异化、零翻译、直译、音译或直译加音译等策略,在处理文化专有项和特定的文化负载词时,译者需适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取舍从而达到翻译的生态平衡。
最后,在“非遗”英译过程中,译者需重视读者的反馈和评论者的建议,构建和谐共生的翻译生态系统。在对甘肃省非遗进行外宣英译的过程中,读者、译者及评价者共同参与其中。译者在完成翻译任务后,需要将译本提供给人们进行参阅,全面收集反馈信息,接纳和总结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另外,译者还应重视其他翻译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读者、译者和评价者相互协作,才能在互动当中保证和提升译文的质量。
五、结语
生态翻译学指出,最佳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因此,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来指导甘肃省非遗文化的外宣英译工作,在遵循一般外宣翻译原则的同时,还需遵循适者生存原则,即译者在对非遗文化生态环境进行适应和对各种要素进行抉择的基础上,所翻译出来的译作还需接受环境的再次选择,包括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和原文作者、原文读者、译文读者、译者等微观环境对其进行选择,之后译者再次对译文“主动”进行适应和选择,不断修改完善译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并满足整个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整体要求,得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适者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