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移动学习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2021-11-21张玉洁
张玉洁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一、引言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下,互联网终端从个人PC逐渐朝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将互联网终端拓展得更加多样,令移动办公、学习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移动学习作为当前教育展开的新途径、新模式,能有效补足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尤其能将英语教育从扁平的教学模式走向更加多面立体的模式中去,因而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如使英语学习的资源渠道、情景得到极大的丰富,提升英语体验,促进英语教学更高效、高性能地展开等。因此,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有关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二、移动学习的作用模式与应用现状
(一)作用模式
学习模式一般是指能令学习者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学习方法,其提出是为了让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估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以令教学开展可以适应更多学生。当前已经提出的学习模式超过80多种,且每一种都能分化出至少2种学习模式,因此需要采取分类划分。根据生理直觉可将学习模式分为视觉模式、听觉模式、嗅觉模式三种,而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的移动学习模式,学习主体可以随时获取视听学习内容,并能在多重环境中展开学习,因此可说移动学习模式的作用方式比较全面,对于学生的学习辅助也相对多元,如果能正确运用必然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促进。
(二)应用现状
总体来说,移动学习是远程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学习模式,其在互联网环境下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获取学习资料、提供师生交流平台,使学习主体即学生完成自身认知结构的构建。移动学习作为数字化学习的拓展,打破了原本学习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通过信息互联为学生创建多元的学习情境,在现有教学模式拓展中的应用优势明显,因而越来越多高校借助其开展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内容及平台也因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高校融合移动学习模式展开教学的学科较多,学习群体庞大,但受学习个体、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环境等因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差异较大,还需教师从以上三种影响因素着手改进教学开展模式。
三、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移动学习的优势
(一)有助于对学生的多维培养和评价
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移动学习模式能为多维教学与评价的展开提供路径。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构建正从KSA认知模型转向KSCs社会认知能力模型,语言能力有关参数的构建也从知识、技能维度向更多元的维度转变,相应的语言能力描述水平也在借助专家经验基础上增加了教师实践认知与学生的能力发展,令英语教学的展开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此环境为移动学习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而移动学习模式的运用也更能推动多维教学与评价的开展。移动学习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完成海量信息的快速交互、存储,让学生实现多元的自学体验,通过线上评价的展开完善其自身的能力提升与素质发展。
(二)有利于针对性教学模式的展开
在高校以往的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对应各学校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模式基本形成,根据教学难度的不同可分为基础英语模式(针对四、六级考试展开)、ESP模式与EMI模式,部分高校还形成了通识教育模式与多元课程模式。其中基础教育模式是大多数一类院校和几乎所有二类院校最常采取的模式,其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主要围绕四、六级考试大纲展开教学与测试,词汇、听力等属于重点考察点,采用移动学习模式优势明显。移动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快速获取大量学习资源并能随时开展在线测试与反馈,因而融合移动学习有利于对薄弱环节的及时补充,是推动针对式教学的较优方法。
四、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组成要素
(一)学习主体
开展移动学习的最大特征就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了主要作用。由于移动学习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开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展开安排,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学习动机、意志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质量的好坏。一般来说,学习动机强烈的学生能较好地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克服娱乐、游戏的欲望,利用碎片时间对学习内容展开反复的学习与巩固;反之,学习欲望不强烈的学生则不能主导自学,通常会随环境转变而令学习质量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对此,教师要把握好对学生线上学习内容的布置与干预,为学生保留充足自主学习空间的同时有效增强学生对自学的投入度。
(二)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自主选择作为移动学习模式的一大特色也是构建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一般学生展开移动学习的物理环境可分为正式学习环境(安静的空间如教室、图书馆、自习室)和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可能会对学生学习造成影响的环境如室外空间、公共场所等)两种,其中正式学习环境能够保证学生不被外在事物打扰,从而提升其学习专注度与效率,能促成一些有难度或者需要识记的学习任务的达成,而非正式学习环境则适合开展碎片化的浅层学习。教师要据此对学生自学任务的布置进行合理的把握,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时间分配习惯。
(三)学习内容
基于互联网信息的多样性,移动学习模式下的多元学习素材也是该模式展开的一大亮点。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学习内容时可以选择与教材配套的听、说、读、写资料,也能让学生结合网上素材资源展开自学,前者显然与学生的学情、能力具有更高的匹配度,且方便课堂教学的深化开展,而后者虽然与课堂教学、学生自身能力的匹配不够精准,但也能为学生的专项训练带来促进,比如,百词斩App能训练学生对四、六级词汇的掌握,一些口语、听力App则能为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带来积累。教师在设置线上学习任务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以令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得到针对性的辅助。
五、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一)课前学习布置
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教师可分为课前学习布置、课上(线下)课堂教学、课下任务拓展与综合教学评价几部分来展开。基于课前自学多是浅层知识的预习,教师可将学习内容设为单词的学习、记忆,并在课前增设线上单词考核,令学生既能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又能在考核制度下增进其对自学的投入度。教学实践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四、六级词汇中挑选一些关联词汇作为课前预习的单词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就这些单词在移动设备中搜索教学视频反复巩固学习,也可在四、六级词汇App上展开记忆、自测与拓展,课堂教学正式开展前,教师在线上浏览了平台考核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能保证得到80以上的分数。
(二)课上开放探讨
移动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毕竟属于课上教学的辅助,因而深层次的语法讲解等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但有了移动学习的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一般不对浅层基础知识进行过多赘述,教师可将多数时间应用到学生的开放性讨论与能力锻炼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一般让学生反馈自学问题,并集中难度词汇、语法组织学生在讨论的氛围中展开深入学习。这一过程中学生分组完成讨论任务,每组派出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最终再由教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与完善,引导学生对教材重难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拓展,从而使学生多角度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三)课下任务安排
课下任务的安排也需要应用移动学习模式,但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布置难度相对较大的拓展任务,以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得到巩固、升华。结合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构建要素,教师可以布置阅读、写作任务,也可以安排口语、听力练习,而学生则根据具体的课后任务选择自学环境、规划自学时间。而为提高学生在此环节的自学质量,教师还应配套相应的干预机制,如定期与学生展开进度交流,并就疑难问题为学生带去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着重在课下安排了听力训练任务(阅读、写作一般安排课上展开),一方面有效针对了学生的短板,另一方面则能令学生较好地利用课下时间(听力训练展开期间学生注意力一般较为集中),同时分组约定学生展开线上交流,就听力训练问题展开探讨,以对学生的能力及其提升情况做到全面掌握。
六、结语
移动学习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的必然产物,也是大学英语开展翻转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前提要素。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也要对其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进行干预,以免学生在自由度较高的自主学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因而在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好课前布置、线下课堂探讨内容与课后的任务安排、评价展开,使混合式教学得到合理的设计,以令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