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场域下查干湖冬捕渔猎文化的起源与流变①

2021-11-21贾宏旭徐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查干湖场域文化遗产

贾宏旭 徐涛

(渤海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锦州 121013)

1 国家政策红利下的理念引领与推动

1.1 查干湖渔猎文化传承的政策保障

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角落可以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置身事外,查干湖渔猎文化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力推动对查干湖渔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间退回几十年前,由于气候干旱、拦河筑坝和掠夺式捕鱼等原因,查干湖风光不再,面积锐减,一度由近500km2缩小到约50km2,大风一起满天都是“碱面子”,被当地群众称为“北旱河”,穷得叮当响,成为远近闻名的“穷川子”。在经过“引松入查”工程和一场综合治理保卫战之后,终于使得查干湖恢复了盎然生机。查干湖冬捕于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标志着进入了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1]。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过程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形成广泛、高效、稳定的传承保护机制[2],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渔猎文化进行宣传动员,使其成为引领人们积极保护、主动传承的主要牵引力[3]。

1.2 最后的渔猎部落存在的政治基础

国家政治符号的“在场”促使原本隶属松散结构的“渔猎部落”得到了不断的“复兴”[1]。“渔猎部落”的自然边界、文化边界及社会边界明显,这些集体记忆和一致的信仰构成了查干淖尔渔猎部落“内生力”的基础[1]。渔猎是人类祖先共同经历过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并且伴随着人类走过了原始时期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千百年来,查干湖人默默而又自觉地传承着查干湖渔猎文化,保护和尊重着这种文化,一个独特的文化领地在人们的心底被树立起来,把这种世上少有的珍稀文化固定在了这片土地上。原始渔猎部落的存在突出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色,渔猎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是跟随动物群流动而变迁,但是也有着使人类产生定居的条件,首要前提就是要保护自然,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最后的渔猎部落同时也在每时每刻警示着人们,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2 经济导向下查干湖渔猎文化生成背景

2.1 渔猎经济所衍射的文化底蕴

渔猎作为一种最原始的生存技能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延续至今,现早以由单纯的物质供给演变成精神领域的享受。渔猎文化中渔业文化占据主导地位[4],渔业为人类提供了维系生命最基本的生计方式。渔猎文化培养出开放而不封闭的文化心态,突出表现为对各种文化,特别是不同经济类型、不同文化传统的诸文化先进因素的大幅度吸收并融为一体。同时也因获取食物的随时性程度不同,渔猎文化相对要缺少墨守成规,而是更加强调独立性与自力更生,鼓励创造性的活动。渔猎文化与自然的紧密关系构成了与自然界共生共存的核心文化价值[5]。渔猎始于江河,江河孕育文化,每一条河流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内涵。近年来,查干湖利用先天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6]。与此同时,查干湖人民也深刻认识到了冰天雪地同样也是“金山银山”。

2.2 现代经济与渔猎文化现实碰撞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富饶的生物资源为查干湖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物产,但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随之产生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查干湖人民基本的生存维持方式及重要的经济来源都受到了严重的考验,生产方式转型迫在眉睫,传承与保护渔猎文化的群体也在缩小。渔猎产业深深影响着查干湖人民的衣食起居,与查干湖人民的生存发展密切相连,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与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民俗信仰与习惯逐渐消失,查干湖渔猎文化的生存土壤正在加剧恶化,以致于单纯的渔猎生产不能够维持查干湖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流失日趋严重。由此可见,现代经济的转型,也就是国家干预、市场调节还有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7],是查干湖文化趋于淡化和流失的内在动因,也是查干湖渔猎文化能否完善留存面临的空前挑战。致使传统渔猎文化也正在趋于形式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在这种失去本真性的渔猎文化背后,也就时刻隐藏着渔猎文化走向形存神离的隐患。

3 历史范畴下传统祭祀活动的现实形态

3.1 民族仪式与生产实践关系断裂

对于仪式的参与者来说,重要的是仪式的本身而不是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8]。这种信仰构建的基础实际上是基于“天大人渺小”的原始认知基础之上,人类以虔诚的心理、炙热的情感以示对自然界万物的敬畏,是在谋求与神秘莫测的自然界的和解,进而谋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以提高种族繁衍生息的可能性[9]。萨满祭祀活动仍然延续[10],以前的祭祀礼仪是神圣、庄严的,是不可亵渎的,代表着渔民对与查干湖的尊敬与感激。由于如今的祭祀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生产实际,该项活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更加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内在的文化价值确是在一步步的淡化,导致祭祀文化仪式沦为纯粹的表演。

3.2 祭祀活动保护与发展对立矛盾

祭祀活动因其历史性、文化性、传承性一直延续至今,但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传统的祭祀活动往往会发生不可改变的演进,因此产生了保护与发展两种观点。所谓的保护就是要保护事物本身原有的真实性,而发展则是要不断给予事物以新的元素使其符合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不管如何重视保护事物的本真性都无法阻拦新元素的加入,要想将祭祀活动放在独立的环境下保护是不可能的。保护其发展的“本真性”,全面、真实地延续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信息和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坚持的原则[1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查干湖冬捕渔猎祭祀活动虽然不会走向消失与终结,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多重的表现形式,感悟文化与放松身心等都有可能成为祭祀活动的发展趋向。

4 多重场域下形存神离的渔猎文化再出发

4.1 多元参与为主要体系

查干湖渔猎文化是由多重参与主体共同构成了其文化再生产的多重场域,是包含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宗教与艺术场域的联结互通。文化传承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而并非单项的活动,因此多元参与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要在保留渔猎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之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从而实现实践与精神文化的有效结合,从而使得渔猎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在现代社会中生根发芽。只有扩大公众参与性与开放性,才更有利于渔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通过查干湖渔猎文化的演进过程来看,外部推力始终对于查干湖渔猎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国家政府、传承体系及人民大众的交织互动下,查干湖渔猎文化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不断前进。

4.2 活态传承为首要任务

活态传承为关键环节,要在渔猎文化生成发展过程中进行传承和发展,还要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进行保护与传承,从而使查干湖渔猎文化探索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新的结合形式,为查干湖渔猎文化注入新鲜活力与生命力。首先是对查干湖渔猎文化传承人的重视与帮扶,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要给予他们相应的荣誉与资金帮扶,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其次是设立非遗的生态保护区,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朽,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体现出活态传承的原则。最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要在符合保护与发展原则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活动使其能够更好地继承与发展。

4.3 形存神聚为最终目标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查干湖渔猎文化也在进行自我演进,在多重场域的作用下,查干湖渔猎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同时,在多重场域的作用下,对于查干湖渔猎文化而言具有双重效应,在具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一种事物可以始终保持一成不变,所以出现形存神离的危机也是必然现象,也是多重场域参与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表示查干湖渔猎文化从此走向消亡,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面前。“遗产是文化生产的一个模式,它赋予了濒危和过时的文化第二次生命[12]”。这就要求必须理性地规划发展倾向,在多重场域下表现出的优势作用继续发扬光大,所面临出现的问题及时规避与解决,这也就成为了渔猎文化形存神聚的关键环节。20世纪70年代的引松入查只是一个开端,如今随着查干湖渔猎文化的不断发展,如何打造好这块金字招牌依然任重道远。

5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渔猎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多重场域的语境下,通过对查干湖渔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在多重场域下渔猎文化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依然存在对立面的现状,以及在新时代如何使处于劣势地位的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保持平衡的问题,提出在国家红利影响下,在保留渔猎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之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实现活态传承。最终携带渔猎文化的传统理念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之中,追寻客观存在与孕育文化的共鸣,触摸文明的深厚本质,完成自然与文明间的交流融合,使渔猎文化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史中留下永恒。

猜你喜欢

查干湖场域文化遗产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查无此人
Tough Nut to Crack
美丽富饶的查干湖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查干湖捕鱼季
查干湖冬捕头鱼拍出85万高价
震撼人心的查干湖冬捕渔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