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述评
2021-11-21曹龙飞
曹龙飞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江苏 南京 211168
1 口述史定义及分类
1.1 口述史定义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艾伦·内文斯教授首次使用“口述史”这一概念,美国学者唐纳德·里奇把口述史定义为以录音访谈的形式搜集口传记忆和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我国历史学梁景和教授进一步明确了口述史的内涵,其定义是建立在一定数量访谈录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特定的历史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阐释,并给予本质解释和规律揭示。我国体育学者黄汉升教授在其主编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一书中,引用口述史的定义为: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在国际上是专门学科,是一种以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方法。
1.2 口述史分类
口述史的主要研究方式有生平讲述和专题讲述。生平讲述是由访谈者经过前期准备、详细提问,受访人讲述口述史对象的生平故事,一般把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经历和职业工作经历作为讲述个人生平的基本框架,访谈者根据受访者口述内容提取重要信息。专题讲述是指专门组织、深入全面地讲述对某些行业影响较大的事件或人物,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口述史、突发性事件口述史等,如为了探究2008年北京奥运会背后的故事,可研究北京申奥参与者口述史。
2 武术家口述史的模式构建
2.1 实施口述史的程序
进行口述史工作,过程看似简单,事实上,要把口述史研究工作做好,访谈者除了需要掌握较为扎实的口述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较为娴熟的心理学、社会学和调查学等学科的知识以及合宜的沟通技巧和访谈技巧。口述史程序包括访谈前的准备、访谈过程的记录与整理以及访谈成果的保存和发表。在口述史过程中,要注意对口述者个人隐私和权益的保护,必要时需签订相关保密协议,以保护口述者的权益不受侵害,进而使口述者消除顾虑,使口述的内容更加细致。
2.2 武术家口述史模式构建
赵光圣教授等(2015年)将武术家口述史研究的基本模式分为五个子模式,依次为:对象选择基本模式、访谈内容基本模式、访谈规范基本模式、资料整理基本模式、结果呈现基本模式。(1)赵光圣教授将对象选择基本模式界定包括个体武术家和群体武术家两类。郭玉成教授(2018年)研究指出“武术家”未在《武术》《中国武术教程》等教材中进行定义,也未在《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和《中国武术实用大全》进行解释。鉴于“武术家”概念的相对性和非标准性,可将中国武术协会评定的“中国武术九段”作为“武术家”群体进行研究;再从权威、资历、年龄等角度进行考虑,又可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于2010年聘任的首批18位专家作为“武术家”研究的主要群体;也可将中国武术十大教授和十大名师作为“武术家”概念对象进行研究。如《我的武术生涯》口述对象就是个体武术家张文广教授;又如武术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设置哪些比赛项目,设置几块金牌,挖掘第十一届亚运会武术比赛背后的故事,这就需要对群体武术家进行专访了。(2)赵光圣教授将访谈内容基本模式界定包括个人武术史和专题武术史两类。个人武术史主要叙述个人的习武、求学、与武术相关职业经历等内容;专题武术史可根据记述的主题,设置叙述内容,通常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如改革开放后中国武术的发展趋势。郭玉成教授(2018年)研究指出专题口述史研究需要以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为宏观背景,同时还需要结合武术史的重要事件,或者某一时期民间武术的社会现状进行布局设计。武术家口述史研究,通常在个人口述史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即集众多武术家的口述史料,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寻重要武术事件隐藏的深层内容,如竞技武术套路的形成、文革时期的武术、《少林寺》电影的拍摄幕后、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成立等等。从历史发展的维度考虑,围绕武术重要事件的专题口述史研究应该是武术口述史、口述史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3)赵光圣教授将访谈规范基本模式界定包括课题会议、访前准备和课题访谈三部分。所需准备材料主要包括访谈提纲、采访函、授权协议书、保密协议等。郭玉成教授(2018年)研究指出口述历史的建构主要是通过采访和访谈形式进行的,但是口述史研究有规定性的程式或流程。研究者在实施口述访谈计划之前需专门进行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培训,对不便公开的原始口述史料要做好保密工作,签订保密协议。正式访谈前要与受访者预约访谈时间,正式访谈也不只是简单的访谈,需要受访者在安静、熟悉的环境中进行,便于受访者根据记忆追寻真实的历史内容。(4)赵光圣教授将资料整理基本模式界定包括采访手记的撰写、录音与视频的编码与整理、文字校订、归档等内容。资料后期整理过程中不可随意变更武术家表述习惯,文字校订不仅包括整理者对谈话内容的校验,还应包括武术家亲自核订的过程。郭玉成教授(2018年)研究指出武术家口述史料获取后的处理十分重要,同一事件经不同口述人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叙事结果,同一口述者针对同一事件在相隔几年或数十年后复述的内容有时也会有差异。如果在研究中碰到同一事件口述结果不同,应与文献、实物载体、报道等互为佐证;如果没有文献报道,还可以根据是否有亲历者或见证者、何时在什么场合口述,以及与被述人是什么关系等综合分析,以获得合理结论。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过程中,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力求全真复原。在整理和使用口述史料中,要与文献互证、互补,立足文献,超越文献,努力完成创新性研究成果。
3 武术家口述访谈
赵光圣教授和郭玉成教授在《新中国武术家口述史:邱丕相教授访谈录》一文中详细介绍了邱丕相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参与的武术史事。邱丕相教授详细口述了传统剑术《青萍剑术》挖掘整理工作的背后故事,介绍了中国首位武术博士是如何培养的,介绍了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进入亚运会,武术散打开展的由来,以及自己从事武术教材编写和裁判工作的经历,整理邱丕相教授的口述内容将是新中国武术口述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赵光圣教授和郭玉成教授在《新中国武术家口述史:王培琨教授访谈录》一文中记录并整理了王培锟教授的武术经历及参与武术工作的史事。王培琨教授介绍了第一届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就已提议将“一拳一械”推进校园,讲述了新中国武术早期对外传播和推广的过程和路径,讲述了自己的裁判、参与武术规则制定和武术竞赛套路编排等经历,整理王培锟教授的口述内容将是新中国武术口述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张路平的博士论文《蔡龙云武学思想研究》以口述史方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以口述史料作为支撑论据,论证了蔡龙云武学思想的“三观”和“六论”。 2015年,郭玉成教授给《新华文摘》推荐信函中写道:“作为中国武术界的泰斗,蔡龙云先生的逝世带走了一个时代,但他对中国武术的贡献将永垂青史。”因此,蔡龙云先生生前口述留下的内容必将是中国武术研究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4 武术家口述史的价值
(1)武术家口述史研究有助于扩充武术史研究范围乃至中国史研究范围。武术家口述史是以人的口述史料为基础,通过武术家的记忆和思考,对某些史料遗漏或记述不详的武术历史事件进行较为细致、深入地讲述,有助于武术史研究者获得新的研究思路和灵感,进而可从新的角度研究武术史,扩宽武术史研究范围。(2)武术家口述史研究有助于挖掘和保护中国传统武术。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拳种林立,由于武术的宗派观念和地理原因,某些拳种即将失传。武术家拥有高超的武术技能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熟知或了解某些民间拳术,通过整理武术家口述的史料内容和武术家的指导,有助于新时代武术工作者去发现即将失传的民间拳术,经过多方努力,最大力度保护和支持那些面临失传的民间拳术的传承。(3)武术家口述史研究有助于充实新中国武术史的研究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武术工作者和有关史学专家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武术史学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某些武术史料记载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争议。因而,武术家口述史研究的新起,有助于验证有关争议性武术史料的真实性,为构建武术史学研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供必要的依据。(4)武术家口述史研究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大多数武术家都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前后武术发展的历程,对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哪些因素阻碍了武术的发展,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继承什么、应该改革什么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武术家的这些宝贵经验都是支持中国武术发展的智囊,做好武术家口述史研究能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和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