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语言 不再是语文课的专责

2021-11-21

小学生 2021年8期
关键词:周长思路语言

王 荣

回顾数学课堂教学走过的路,先是“多讲多练”,结果挤压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于是改进为“精讲多练”,注重讲的质量,一堂课按照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讲解新课、举例练习、课堂小结的固定程序进行,结果学生的“负担”还是没有减下去;于是改为“精讲精练”,选择性讲解与练习,但学生还是被动学习,特别是差生,听得模糊不清,似懂非懂;进而改进为“启发式”,给出一个数学问题,按照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解题思路,编拟一些辅助问题,起过渡作用,少数学生可能“吻合”了老师的解法,即被“启发”了,但毕竟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过来的,学生没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思路,也就没有了创新,脱离了这些辅助问题,没有老师去“启”,学生也就不“发”,思维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一旦遇到实际问题或者变化了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学生就不能得心应手,而更多的学生则是“启”而不“发”,更无能力去独立解决问题。

鉴于以上弊病,基于《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要求,笔者认为,作为主要学科之一的数学,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计算和解题,而是要参与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全过程。说起来,数学学科,与语文等学科一样,都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一,作为人的思维的主要载体,学生的学习思维会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正是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二,对于数学的学习,数感是非常重要的,而良好的语言能力无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数感,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与认知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数学的意义;第三,每一位学生都有着独特的生活经验,而语言显然能将之带到学校和课堂学习中,在数学课堂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他们有力理顺数学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语言训练加深学生概念性知识学习

小学教育阶段,受限于生理特点,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大都感觉难以找准切入点,导致测评的错误率较高,且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差。对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策略,通过教具、多媒体演示或者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事例等,为他们引入数学的概念、性质以及具体应用,让学生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对于《长方形的周长》一课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物体来理解周长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如黑板、书桌桌面等,使他们能够在真实情景中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含义,并摸索出周长的计算方法。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他们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这样的具体实践和语言归纳,学生一方面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语言训练梳理学生思路

在就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直至最终证明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都会得到有力提升,而此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勇敢地表达出来,要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语言阐述能力,做到查漏补缺,有效梳理学生的学习思路。

例如,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中,笔者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思考,讲出自己是怎样口算出结果的,而不是以学生的计算正确为目的。其中,尤其要强调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能正确梳理自己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提高口算技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认为只要学生答对问题即可,对于其回答问题的思路是否完整等,并不给予过多关注,显然,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鉴于此,教师更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思路和见解,要更多地把重心放在学生的“说”上面,助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语言训练激活整个数学课堂

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就目前而言,存在着教师对于教学问题的讲解过多过细的情况,这种情况在高年级尤为普遍,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地说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的。对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多给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这样才能有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

例如,对于应用题的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引导他们小组、同桌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发挥其发散思维能力,把正确的解题方法都挖掘出来,同时,要寓教学于生活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允许学生发言甚至争论,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达到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的目的,哪怕学生的某些观点不成熟,甚至出现谬误。

例如,“红红有96元钱,是丫丫的2倍还多6元,丫丫有多少钱呢?”这是一道求一倍量的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提出这一问题后,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许多学生认为应该这样做,96÷2-6=42(元),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这样做(96-6)÷2=45(元)。对此,笔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有用验算的方法证明的、有画线段图证明的……渐渐地,班里争吵声小了、没有了,而有的,只是一部分学生在修改自己的错误答案!

瞧,一道例题,引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场大讨论,同学们在主动参与找错、议错、辩错、改错的反思中,提高了自己的分析水平,增长了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周长思路语言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圆的周长
不同思路解答
语言是刀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我的思路我做主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