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教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
2021-11-21宋晓梅
宋晓梅
(新疆昌吉州第五中学 新疆 昌吉 831100)
从教二十余年,有一个我的学生总让我记起。那还是刚入学一个星期后,她妈妈来了电话,说孩子抱着校门怎么也不进来,要不就让她明年上学吧!来到校门口我看到一个紧紧抓住校门不肯放手满眼泪水的小朋友。沟通后原来孩子很害怕我的严肃,原来是因为老师太厉害了,我触动很大。如何让孩子爱上语文课,氛围太重要了,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学生信任教师、教师关爱学生,师生良性互动频繁,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1.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小游戏,提高课堂趣味性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优化与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措施及其方式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进行了大量探索,现从“生活化理念”“趣味化理念”和“情境化理念”三种教学理念的运用入手,针对有效提升自身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做法进行探讨,旨在以个人见解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鸣,推动大家都能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高效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以确保语文学科合理组织与开展的同时让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互动增加,比如《小狗学叫》课文讲解教学,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直不会叫的小狗,它害怕别人笑话它,于是就到处学叫,但是因为不知道狗怎么叫,就闹出许多的笑话。小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先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让学生说说自己自己家的小狗。顺便叙述一下小狗的样子,还找了许多小狗的图片。另外,教师设计多个与学生互动的问题,如:这只小狗为什么去学习叫?谁能说说小狗没有学会叫的原因?学生在独立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参与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并且主动与教师交流,课堂教学氛围非常和谐、轻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很多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课上感受到课堂中的民主、平等、宽松,因此更加信任教师,更加乐于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2.以微笑的方式授课,游戏穿插课间,塑造教师亲切和霭的外在形象
作为教师,只有对孩子真心的爱才会有微笑。而微笑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可有些教师时刻想:给一个好心,不能给一个好脸。害怕学生笑脸多了学生不听课,所以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习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可是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学生还会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信并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应该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认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短时间似乎会起到些许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既增加了记忆,有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营造语文课堂氛围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点赞、鼓励的语言,注入学习动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语言,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都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多运用鼓励性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每颗渴望知识的课堂,都希望获得教师的认同和鼓励,而教师的鼓励和赞同,是促进师生和谐关系,优化课堂氛围的关键通过鼓励性、赞美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信心更足,学生投入学习的情绪更高,课堂氛围更加积极、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教学效果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