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变革与存在的问题探索

2021-11-21杨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9期
关键词:体育课课程标准体育教师

杨刚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甘肃会宁 730799)

1 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教师的素养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设计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教学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好坏。习近平曾说过,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出现一批又一批好教师是民族的希望[1]。根据对现有体育教师的生活、工作、业余时间和综合活动来看,很大一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对理论知识的继续学习,对运动能力的继续提升,对自身更高要求的目标。因此,体育教师相对其他科目教师,总体素养低,这与新课程要求提出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还差的很远。

1.2 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

体育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总设计师,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和教师的好坏有关,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能量满满,学生才能激情盎然,充满活力。但是目前体育教师在继续学习、能力提升、体能保持等方面做得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教师在被问到体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什么时,并不知道。有的教师甚至觉得理论和实践关系不大,不需要知道核心素养,只要能上好体育课就可以了,存在这种落后、无知的思想观念的,在基层大有人在。新课程标准(2017版)的改革,要求各学科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融会贯通学科核心素养理论基础,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知道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怎么能指导课堂教学?怎么能承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

1.3 传统的教学计划

新课程标准(2017版)关于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设计,在很多地方有所改变,体育教师只有深入理论学习,认真挖掘课程内容,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构思出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2]。但是,通过对基层体育教师教案的学习观摩中可以看出,很多教学设计还是传统体育课的标准。最明显的是,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依然是将教学内容放在首位,其次是学习目标,这和新课程标准目标引领方法、目标引领内容的精神要求不相符合。另外,教学设计重注单一技术教学,两三节课的课时教学计划基本相同,针对单一动作的教学计划,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厌烦和消极情绪。

1.4 陈旧的体育教师观

目前,很多城镇、农村的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发达地区相比较,严重落后。城镇和农村的体育教师到现在还有这样的观念:体育教师只要身体好,会动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能教授学生一两项运动技术就已经合格了。而且这样的观念在很多体育教师中普遍存在,陈旧的观念和错误的意识,严重影响新课程目标提出培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通过对平时教学活动的观察,现有的体育教师继续学习理论知识、阅读相关体育书籍、观看优秀教学视频的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教师观下,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更谈不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2 新课程教学的变革

2.1 目标引领内容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有教学目标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思想。首先,要设定单元教学目标、模块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内容是教学目标后制定的,其次,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注意把教学目标放在首要位置[3]。然而,传统体育课重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首,至于教授的内容,学生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学,并不会考虑和反思。体育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运动基础和思想状况、运动习惯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时学习目标的针对性与可行性[4]。

2.2 单一技术教学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感觉:一学期、一学年,一直在学习基本相同的动作。这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知道教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课堂产生厌烦和疲劳心理。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单一的、简单情景的、单个知识和技术教学的原因。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创设复杂情景化的教学,使学生产生积极、新鲜的求学感,将被动转化为主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5]。

例如,在练习排球垫球动作时,有些教师采用对墙练习,由于学生基础能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的差异,教师安排学生长期对墙练习,学生一学期结束甚至都没有机会进行场上实战和比赛,对这门课也失去了兴趣,产生厌烦情绪,教师也感觉垫球总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新课程(2017版)强调为学生创造情景复杂多样和丰富的体育学习情景,改变单一技术的课堂教学。

2.3 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合理选用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倡导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给学生单独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思考,通过小组互动、小组互评、全班完成等形式组织教学。传统体育课上教学方式基本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跟着做、重复练习等方法,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节新教师的听课中,教师首先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然后一直围绕这个示范进行详细的讲解,整个课堂,30分钟过去了,教师还在不停讲解着动作难点、易错动作等,而学生并没有跟着教师的思路认真思考,相反,他们想通过实践来学习动作技术,了解改正易错动作,这也导致学生对课堂产生了厌烦、抵抗情绪。这样的体育课不管教师备课怎么样,但可以肯定是一堂失败的课。因此,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提倡学习方式的变革,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2.4 体育课堂信息化

当今的教学早已不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时代,信息化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青睐,合理运动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是今后体育课堂教学的潮流和趋势。在教学中,为了达到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学习的目的,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手机、计步器、等信息工具教学,同时可以开展微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学习体验[6]。例如,在进行急行跳远教学中,可以使用电脑画面对急行跳远动作进行慢动作回放,详细观看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动作环节,尤其是腾空和落地时如何收腿等重点动作,对体育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合理的运动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2.5 保证运动量,加强体能锻炼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每堂体育与健康课要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运动联系密度不能低于75%,心率达到每分钟140~160次左右,重视学生体能锻炼。季浏教授的研究表明,每节课进行10min的体能练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改善,有良好的效果[7]。近些年,学生体能严重下降,这与体育课上缺乏体能锻炼有不可或缺的联系。传统体育课堂,由于近些年学生体质下降,教师不敢给学生增加运动负荷,导致学生体能状况持续下降的循环。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求教师在课堂给学生必须“出出汗”“活动颈骨”,增加提高心肺耐力和灵敏性等的体能练习,加强学生体能锻炼,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3 结语

新课程标准是对高中学生培养的新要求。要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平时教学实践中,除了落实新课程标的要求外,还要注重如何从传统体育课向新课程的过渡。同时,要正视阻碍新课程标准发展的原因,正确看待体育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的问题,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理论学习、专业技能素养的练习、思想观念的提升,来应对新课程教学的变革。在实践中,探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改革,摒弃当前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体育课现状,力求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的要求指导下,改变体育课目前存在的问题,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体育课课程标准体育教师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体育课上的“意外”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