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土家族民间巴人钱棍舞的文化流变探究

2021-11-21樊永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9期
关键词:巴人铜钱土家族

樊永强

(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

在我国山西、上海、江苏、山东、陕西、黑龙江等地,民间流传着一种称之为花棍舞的体育舞蹈。黄权生等研究发现,花棍舞在全国有上百种不同的名称,如打花棍、打连香、打莲厢、霸王鞭、打连厢、肉连响、舞花棍等[1]。目前,花棍舞主要有2种表演形式:一种是手持棍(单手或双手)敲打身体的某些部位或地面发出嚓嚓的声响;另一种是徒手拍打自身的肩部、腿部、腰部的声音,结合舞蹈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2]。不论何地何名的花棍舞,其表演形式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是道具“花棍”,如花棍的长短不同、单手或双手持棍之别、花棍两端的流苏繁简不同。

最具特色的是重庆城口及四川宣汉土家族的钱棍舞,“钱棍”是将竹子的两端挖空,装上铜钱,舞动时铜钱相互撞击的声音响亮,其跳法、配乐等都与花棍舞相似,因此,认为钱棍舞与其他地方的花棍舞具有同根共源性。

1 花棍舞的历史流变

花棍舞是一项古老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反映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功能有所不同。花棍舞是一种民间叙事体符号,它记录了不同阶层的社会价值观,叙述了同一阶层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1.1 古代花棍舞的表现形式

花棍舞起源较早,段丽梅等研究认为,花棍舞产生于先秦至宋元金时的歌谣助力下的劳动,它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歌谣、傀儡戏和综合舞蹈3个阶段[3]。

有文史记载的花棍舞早见于毛奇龄的《西河词话》,《西河词话》记载:“金作清乐,有所谓连厢词者,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北人至今谓之连厢曰打连厢、唱连厢 。”由此可见,宋元时期,花棍舞是“歌唱体”的表演形式。此种形式,表演者列排而坐,在多人的伴奏下进行集体表演。此时的花棍舞与元杂剧相结合,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反映出上流社会的少数人群在闲暇时以花棍舞为娱乐手段。

直至明清时期,花棍舞出现了“歌者不舞,舞者不歌”的特征。与元曲杂剧交叉融合在一起,此时的花棍舞初现“傀儡戏”的表演形式,与“歌唱体”相比,增加了舞蹈元素,而且将“歌”和“舞”分开表演,逐渐出现了“傀儡戏”“木偶戏”,反映出和平年代老百姓将其作为文化娱乐的主要手段,其在民间得到迅速发展,并不断发生嬗变,形成不同形式、不同功能、不同目的的各种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并流传至今。

1.2 古代花棍舞的功能

早期我国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老百姓时常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且市场遭遇自然灾害、战乱等天灾人祸。穷苦人民认知有限,通常通过各种舞蹈来祈福,花棍舞便是其中之一。人们在传统节日、特殊时日运用花棍舞衍生的木偶戏或将祖像雕刻在花棍上,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代以后,流传于民间的花棍舞,被一些乞化之人所运用,他们以表演花棍舞的形式,沿街唱曲,舞动花棍,为了取悦施主,即兴表演。据艺兰先生的《侧帽余谈》记载的“且歌且拍,先置杆于指尖……跳至鼻端,技至此为人神……稍不谨细,即铿然掷地,而恶声情并茂随之矣……左手敲板,右手旋口唱红绣鞋曲,五官并用,汗出如浆”,描述了民间乞化之人即兴表演花棍的情景。此时的花棍舞,在乞化之人对花棍及戏剧化装扮下,掩饰了内心的窘迫感,并通过穷极自身的各种肢体语言,为施主表演舞蹈,其目的在于取悦施舍之人。

1.3 新中国花棍舞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花棍舞在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个别地方的花棍舞已取得非凡的成绩,如黑龙江的钱棍舞。20世纪80年代初,在基层文化辅导干部的精心推动下,通过挖掘、整理、创编,1982年第一次在舞台上表演“花棍舞”,并取得了成功,随后花棍舞在绥化地区迅速传播,学习人数快速增长,从个体参与,到团队学习,基本实现了花棍舞的普及。1986年,花棍舞经过再次改编,首次纳入全省舞蹈比赛中,并大获全胜,得到了省内很多舞蹈界专家及学者的认可,而且被选中出境远赴香港进行演出。到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的花棍舞不仅编入《中国民族舞蹈集成(黑龙江卷)》,而且一些高校还将其作为必修课[4]。进入21世纪,花棍舞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花棍舞之所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喜爱,主要原因在于花棍舞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价值,在不同社会阶段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文化担当。新中国成立后,花棍舞走出了圈层文化,既不是达官贵人等上流人士的娱乐之物,也不是穷苦老百姓的乞化之物,而是摒弃了阶级性,成为各行各业庆祝盛典及人们健身娱乐的重要手段。花棍舞是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符号之一,在民间长期的流变过程中,衍生出很多功能,这些功能被老百姓运用在生活中,或娱乐、或祭祀、或取悦,保留了花棍舞的历史,并成为前人生活、文化的记忆。

2 巴人钱棍舞文化流变

2.1 巴人钱棍舞的起源

2.1.1 巴人与巴人钱棍舞

据文献资料记载,巴人起源于鄂西的清江流域,又沿着长江向上游发展,到达嘉陵江流域和汉中等地,形成了南北两支。一支是以白虎为图腾的巴、樊、谭、相、郑五氏之巴,主要活动在长江沿岸地区;另一支是以嘉陵江流域为中心的板楯七姓之巴,以射虎为业。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之属有“濮、賨、苴、共、奴、镬、夷莛”之蛮,賨、苴为巴人的一支,居住在嘉陵江左右。据《舆地纪胜》记载:“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賨在秦汉以前又称板楯蛮,沿渠江流域中上游发展,遍居于川东北(今“达州”“渠县”“宣汉”地区)岗丘山水之间,并进一步以宣汉为前进基地,沿前河顺巴山大峡谷进入重庆城口,再沿城口河穿越大巴山进入陕东南(今安康地区)和鄂西北(今十堰、房县地区)。杨爱华从巴人和当今土家族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族源关系上分析,认为现今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5]。因此,如今的土家族钱棍舞可能是巴人流传下来的巴人钱棍舞。

2.1.2 巴人钱棍舞的起源

钱棍舞的起源至今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相传在乾隆年间,湖南有个财主,此人非常迷信,因铜钱上有皇帝的年号,而皇帝又是“真命天子”,所以他认为铜钱具有辟邪之功效。于是就将铜钱挂在家门上,风吹后相互碰撞发出响亮的铜器声。在他的带领下,乡邻们逐渐也在自家门上,甚至在劳作工具上挂上铜钱,用来辟邪祈福。挑夫的垫肩周边也被镶上了铜钱,挑夫休息时,取下垫肩扇凉,铜钱发出悦耳的响声,渐渐发展成今天的钱棍舞。

2.2 巴人钱棍舞的发展

钱棍舞作为花棍舞的一种,与花棍舞最大的区别是花棍采用竹材,在竹棍两端,镶入铜钱。制作时,取一根长约1m、直径约3cm的竹棍,在两端钻4~6个5cm左右的孔,在每个孔中装上铜钱,共装14~16个铜钱,再用彩带或彩线,制作成流苏,拴在竹棍两端。钱棍舞表演时在领唱和乐器的引导下,众人一起进行舞蹈。舞蹈动作要求大方舒展、整齐划一。舞蹈过程中,用钱棍从上至下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头部、肩部、腰部、髋部和脚等[6]。竹棍拍打身体、地面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2009年,重庆城口县成功地将钱棍舞申请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大力发展钱棍舞,城口县将每年的10月规定为“钱棍舞月”。在此期间,组织有关钱棍舞的宣传、表演、比赛等各种活动,并组建了钱棍舞研究机构,采取了钱棍舞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乡镇、进村社的“五进”措施,而且划拨了专项发展资金。经过不懈地努力,2012年12月,城口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钱棍舞之乡”。2014年,钱棍舞走进央视《乡村大世界》和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如今的钱棍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口文化名片[7]。

2018年8月28日,四川宣汉巴山大峡谷开园迎客之日,景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千人共跳一支舞活动——巴人钱棍舞表演。巴山大峡谷地处川东土家族腹地,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土家族传统文化,钱棍舞家喻户晓,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适逢达州市和宣汉县重点打造5A级旅游景区巴山大峡谷之际,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下属的巴山大峡谷梦回巴国演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积极开发土家族钱棍舞,组织钱棍舞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带领群众钱棍舞爱好者,在景区为游客表演钱棍舞。

3 结语

民间花棍舞在上千年的流变过程中,经受了历史文化的考验,在我国古代阶级社会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积极性和圈层文化特征,叙述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是古代文化记载的一个符号。花棍舞在流变中产生了许多分支文化和功能,土家族钱棍舞就是其中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钱棍舞摒弃了阶级性和圈层文化,成为普通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能歌善舞的土家族民众在节日庆典、日常健身等时都会群跳巴人钱棍舞,展现了新时代康泰盛世、民众康乐祥和的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巴人铜钱土家族
花喜鹊的铜钱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Dancing for theDead
英勇善战的巴人
土家族情歌
铜钱为什么中间有方孔
铜钱草
英勇善战的巴人
巴人:一个不能忘却的文化战士
土家风情惹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