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岭北麓蓝田县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策略

2021-11-21刘俊霞雷小青

当代旅游 2021年30期
关键词:蓝田秦岭文旅

刘俊霞 雷小青

西安翻译学院商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

引言

秦岭是中国的腹心山脉,统领着中国的南北。“秦岭”最初指终南山,最早出于东汉班固的《西都赋》,“睎秦领,睋北阜,挟沣霸,据龙首。”用以描述西汉都城长安城的地理位置。秦岭的概念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有广义秦岭和狭义之分,狭义秦岭主要指秦岭陕西段。本文主要指狭义秦岭,秦岭北麓担负着关中水源涵养以及天然生态屏障的重任,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同时该区域也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区域,促进乡村振兴是秦岭北麓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秦岭北麓发展要突出“山水资源,文化遗存”主线,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控制开发强度,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 秦岭北麓文旅产业发展概况

(一)区位条件

蓝田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南部,东南两面以秦岭为界与渭南市、商洛市相望,北部以横岭与临潼区为邻,西接长安区、灞桥区。蓝田县属西安市郊县,县城距市区约22公里,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G40、G70,312国道、101省道、107省道和蓝渭、蓝汤等省、市、县级公路十多条,形成“非”字形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二)自然条件

蓝田处于骊山—秦岭之间的山前断陷盆地,地貌类型有河谷冲积平原、黄土平原、黄土丘陵、秦岭山地。蓝田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地表水系为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灞河、浐河和辋河。蓝田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美玉之乡”。

(三)文旅资源条件

蓝田人文历史厚重,具有“美食美玉美汤泉,古道鹿原王顺山,革命宗教始祖远,王维文姬四吕贤”十二类地域文化,为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文化资源主要有美食文化、美玉文化、美汤文化、古道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史前文化和名人文化十大文化。

蓝田县山水相依、塬岭相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景色壮丽秀美,境内有王顺山森林公园、岱峪水库、赛峪水库、辋川溶洞、汤峪湖等资源。蓝田县依据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发展定位,以文旅产业为龙头,着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聚焦文旅发展新要素,丰富文旅产品体系,健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1],全面发展蓝田全域旅游,推动蓝田县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 秦岭北麓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思路

(一)主要思路

结合秦岭北麓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各区县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经过全方位调研,秦岭北麓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可以体现为:以文旅产业为龙头、多业态融合为抓手、品牌提升为基础、项目建设为重点、改革创新为动力,形成“点线面”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秦岭北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致力打造“县域全景、特色全县、众业共进、全民共富”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以蓝田县为例,蓝田县文旅产业市场需求正在经历体验化、自主化、内涵化、常态化、家庭化)的过程,因此蓝田县文旅产业市场供给体系需要以需求变化为导向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提高文旅市场供给体系质量。

(二)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实现方式

1 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要坚持文化为魂

文化是旅游之“魂”,充满文化特色的景区,才是富有竞争力的景区。只有把本地特色文化挖掘好、利用好,让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有一段传诵古今的佳话,才能彰显独特魅力、放大发展优势,让文化旅游产业更具生机和活力。蓝田县应重点开发推进玉山、葛牌、汤峪三大片区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充分挖掘蓝田猿人遗址、水陆庵、蔡文姬纪念馆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工艺技术等文化元素,加大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推广力度,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意策划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实现文物遗产资源的活化,强势推进遗产文化体验特色专题旅游市场的拓展。

2 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要以项目为支撑

文化旅游产业要想深度融合、共融共生,项目是关键要素,更是重要支撑。只有不断强化项目意识,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谋划实施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项目,才能高标准打造景区景点、高水平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蓝田县可联合西旅集团、陕旅集团等大型旅游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家乃至国际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与景区,重点开发推进玉山、葛牌、汤峪三大片区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意策划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实现文物遗产资源的活化,强势推进遗产文化体验特色专题旅游市场的拓展。

3 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要以数字化为依托

数字化时代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向数字化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更凸显了文旅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文旅产业领域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文旅深度融合重要的技术支撑。实践层面,一些景区已经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通过数字化手段如互动小游戏、AR、VR等融入旅游项目,既能起到保护作用又直观形象地展示在游客面前[2]。秦岭北麓自古以来是长安的后花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高质量融合应突破传统传播方式,以数字化为依托将文化资源融入旅游场景实现高质量融合。

三 秦岭北麓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对策

(一)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确定文旅产业品牌建设主题

秦岭北麓文旅产业发展需要避免同质化,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要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要喊红叫响在省市及全国具有高辨识度的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并通过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蓝田县可基于能喊红和叫响角度考虑确定“万年蓝田千年玉·十里慢城白鹿原”的大品牌建设主题,既突出历史文化,又突出现代主打产业。一方面确定代表性历史文化代表华胥文化和蓝田猿人遗址,打造“溯源追根”原地标。利用好“蓝田玉原产地”招牌效应,深挖蓝田玉文化相关史实、传说,精细打磨打造蓝田千年玉文化品牌。现代产业主要做好山水文化新文章,利用秦岭资源做好生态休闲康养旅游大文章,不仅体现几十里慢城建设,更突出当前商业价值比较明显的白鹿原景区,强化白鹿原同蓝田的隶属关系和概念捆绑,形成营销亮点与强记忆点。

(二)深入挖掘特色文旅拳头产品,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水平

针对秦岭北麓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推介层次不分明等情况,需要整合现有资源、打破现有思维,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具有传承性、永续性、独特性、品质化的产品作为旅游拳头产品,以拳头产品辐射融合其他旅游产品,串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整体效应,打造区县经济发展品牌。如蓝田县,一是要凸显传统文化传承,建议将“华胥古国”文化与蓝田猿人遗址古人类发源地的科考史实相结合,形成上万年的历史文化互补印证的中华民族地标原品牌,从人类文明渊源角度提升万年蓝田知名度。将蓝田美玉从文化、艺术、工艺等角度再现千年美玉文化。二是打造现代休闲康养产业集群,依托秦岭山水山地资源、汤峪温泉、美食之乡、特色民宿,举力打造休闲康养产业、打造体验式慢城生活。通过拳头产品品牌效应,实现蓝田经济全方位提质增效。

从系统论角度看,经济发展追求供需平衡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首先要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品质化需求。如果具备了高质量的文旅产品,没有高质量的服务,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水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创新管理模式,让广大基层干部成为发展文旅业的行家,提升管理干部的服务意识,站在商户、游客的角度加强政府服务的温度,实现村—镇—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二是要提升文旅服务提供者认知程度,深入开展文旅人才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促进文旅品质化提升。

(三)强力推进科技支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重视自媒体“跨界”营销

秦岭北麓区县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需要强力推进科技支撑文旅产业融合,也要重视自媒体“跨界”营销的重要作用[3]。各区县可以以全域旅游为龙头强力推进科技支撑作用,要重视电子商务在旅游信息查询、酒店预定、餐饮、纪念品购买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通过科技扩散传播县域知名度,通过科技提质现有产业定位,发挥大数据与互联网重要作用,完善智慧城市功能,助力全产业链融合。二是利用现代科技建成全域旅游指挥中心,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全域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加强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与整合,全面实现智慧旅游全覆盖。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实现大数据、智慧旅游,加快全域旅游发展进度[4]。

同时,要重视自媒体人参与文旅产品营销。其前提是要用超前思维、弯道超车的方式做好旅游文创商品开发,可借鉴故宫博物院的文创运营模式,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能力,产品要贴近消费者需求,注重产品的艺术性、实用性和珍藏性。

(四)挖掘区县乡村文旅资源,探索“三权三变”促进乡村振兴

秦岭北区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从业人口占比较大,在“两山”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乡村旅游是秦岭北麓地区旅游的重点工作,依托该区域丰富的农业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旅游和农业功能为主,以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综合开发为手段,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度假、美食购物、文化体验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区域农业开发与发展大格局,促进美丽乡村建设[5-6]。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索“农村变景区,农舍变民宿,农民变导游”改革,扩大如董岭、桐花沟、下杨寨等“小三变”示范村的辐射效应。另一方面要推动乡村旅游用地“三权分置”,积极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和其他可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等开发旅游项目。积极探索文旅产业项目用地差别化管理新模式,在不改变农用地利用性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试点直接由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采取出让、转让、出租、承包、联营、作价出资或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文旅项目开发。

(五)实行“院—县”共建模式,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

秦岭北麓有丰富的科教资源,长安大学城距离各区县的距离均在30公里左右,各区县可以根据自身产业定位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实行“院—县”共建模式,按照院校专业与县域产业相近原则,通过“一院一县”对接制度,形成经济发展内外动力源转换机制。如西安翻译学院与蓝田县同处秦岭北麓区域,学校与蓝田县相距40公里左右,学校设有旅游管理、休闲体育、老年护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数字媒体艺术、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有终南学社、关中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创意写作工坊等研究机构,学校专业设置与县域产业相近,能为蓝田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有利于蓝田县引入综合素质较高的旅游、康养人才。同时蓝田县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现有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用世界语言讲好蓝田故事,构建起立体多样、融合发展、联通世界的传播体系,让满载蓝田好故事的多语种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认知万年蓝田。蓝田县要在全面开放的格局中审视和定位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非常开放的心态、要用国际化的品质标准、国际化的空间开放思维做全域旅游,提升文旅产业国际化水平。

四 结语

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核心是提质增效,秦岭北麓的文旅资源充裕,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通过资源整合,补齐交通路网、旅游集散中心短板,实现秦岭北麓区域居民生产生活与文旅游协同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要立足市场,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运营,不断增强游客的获得感和体验感,进而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就业,共享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蓝田秦岭文旅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我蓝田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在秦岭
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