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负荷特征对篮球技术与素质结合的训练模式探析

2021-11-21王昭恒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9期
关键词:测试方法运球负荷

王昭恒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篮球运动学院 北京 100084)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无氧代谢为关键的团队运动项目,在篮球专项比赛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类型的运动方式,诸如跳跃、变向、转身、急停及冲刺等方式。这些不同的移动方式基本上涉及了神经肌肉特征和无氧代谢特征。根据相关研究,篮球比赛中的负荷特征从外部负荷和内部负荷两个方面概述,更多的是以中、高强度的加速和高强度的减速运动方式来表现的。在内部负荷的心率表现方面同样呈现出水平越高,心率越低的特征。另一方面,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同样需要运用自身的一系列技术,诸如投篮和运球等专项基本技术。因此,在基于专项场地的运动方式下,需要探求结合技术与素质的训练方法,以此来更好地对篮球专项运动员进行训练。

1 篮球专项技术与素质结合的必要性

1.1 篮球运动专项比赛负荷表现特征

随着当代篮球专项运动的发展,其比赛特征从之前的以内线进攻、阵地战为主逐步转变为以高速度、高强度运动为主。越来越多的球员开始以外线的三分球为主要进攻方式,扩大了进攻距离。同时,运球持球进攻的方式也逐渐增多,可以看到很多高水平运动员以运球的方式,从后场到前场并完成某一回合的进攻,或是以高速度冲刺,从后场到前场完成三分投篮、上篮等专项技术。根据相关国外文献总结,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其比赛场上的总移动距离呈负相关,即水平越高,运动员移动距离反而越短,这往往是由于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对场上局势的把控会更加精准,具备较高的战术决策和技术执行能力,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移动距离,从而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比赛下半场的运动表现。加速或减速的能力也逐渐成为篮球专项运动员所需要的特殊能力,并且以中、高强度的加速和高强度的减速为主[1]。根据当代篮球专项比赛的特点,将运球、投篮等专项技术与素质训练尤其是速度素质相结合进行专项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1.2 篮球运动专项训练负荷表现特征

对于篮球专项训练负荷特征,该文在此仅讨论基于场地的专项训练而非其他方面的专项体能训练等训练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表述,篮球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负荷表现特征与比赛中的负荷表现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即训练中的外部负荷与内部负荷明显低于比赛中的负荷表现[2]。加速或减速的次数则明显低于比赛中的次数,训练中的心率也明显低于比赛中的心率。因血乳酸在比赛中的测量具有较大的难度,但根据以往对比赛中血乳酸的测量,可以发现血乳酸也同样低于比赛中的血乳酸含量[3]。因此,根据训练负荷特征,发现比赛中的运动强度明显高于训练中的强度。对于篮球运动这一特点而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是需要完成“何种强度”的距离而不是“多少数量”的距离,因此负荷强度的提高是十分有必要的[4]。

1.3 篮球运动的专项属性

篮球运动是一项结合球的团队运动项目,在一场比赛中需要进行多次运球、传球、投篮等,而这些技术往往又是在高速度对抗的前提下完成的。当代篮球正朝着高速度、高技术水平的方向发展,因此要使这些专项技术在高强度加速和减速下完成,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与素质结合的训练。已有研究开始将运球与间歇高强度跑进行结合,并得到了有关建议:在低龄青少年运动员中,需要将运球技术和间歇耐力素质分开进行训练,而在高龄青少年运动员中可以将两种素质结合训练;同时根据立陶宛对其青少年专项技术水平的测试而得到的结论,可以发现9~10岁和12~15岁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训练的两个窗口期,需要在这两个阶段着重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技术训练,如运球和投篮等,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解决专项技术水平的问题。同样,已有部分研究开始将冲刺与投篮相结合,探究冲刺对投篮命中率的研究,这也是当代篮球运动的重要属性,高速运动下急停投篮。因此,根据过往对篮球专项特点的研究,可以发现将速度素质与专项技术相结合的训练非常有必要应用到篮球专项训练中,同时探究不同方式结合训练对篮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有助于教练员和训练实践工作者更好地设计出符合队伍水平的训练方法。

2 篮球专项技术与素质结合训练方法设计的合理性

2.1 专项训练负荷特征与专项比赛负荷特征的一致性

在对这两种不同竞技能力进行结合训练时,需要针对所设计的训练方法进行外部负荷与内部负荷的考量,也就是说通过新设计的方法根据运动员训练后的运动表现和生理表现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从而帮助教练员识别出此种方法在负荷表现特征方面是否与专项比赛相似。根据所测量的诸如时间、心率、血乳酸、RPE和sRPE等指标,来反映出该方法是否具有与比赛相一致的负荷。

2.2 专项技术动作需符合专项比赛模式

所采用的技术动作必须合理,符合生物力学的基本特征,不能违背人体自然运动规律。同时要根据篮球专项比赛中的技术表现加以应用,不能以运动强度为前提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篮球运动比赛中的特征。尤其是要以内在技术生理表现特点为依据,不能低估了训练时的负荷强度,同时也不能高估训练时的运动强度。

3 篮球专项技术与素质结合测试方法设计的合理性

3.1 专项测试方法的负荷属性与专项比赛的负荷属性相一致

在篮球专项测试中已存在许多场地测试方法,如反复冲刺测试、30s-15s测试、yoyo测试和tivre-basket 测试等。这些场地测试方法大部分是测量篮球运动员的无球跑动能力,即无球跑动的最快速度能力、无球跑动的间歇无氧耐力及无球跑动的有氧耐力。现已有研究,Kong等对yoyo测试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中的信度进行评估后,发现运球结合yoyo测试可以作为篮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一种测试方法,并且在高年龄组别中,运球yoyo跑与无球yoyo跑并无显著性差异,且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因此可以将运球yoyo跑和无球yoyo跑作为篮球运动员的一种测试或训练方法[5]。同样对测试的负荷属性也需要进行外部负荷与内部负荷的量化,以此来与比赛中的负荷进行对比,保证该项测试的负荷属性与比赛时的负荷属性相一致[6]。国内篮球考试等许多测试项目均存在负荷与比赛负荷不一致的情况,如单独招生考试中的运球跑上篮等,这种运动模式显然不符合篮球专项比赛的负荷特征,仅可以作为评估篮球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测试方法,并不能真正体现出篮球比赛的特征。再比如,常见的17折返跑运动,虽然在国内已被大量教练员应用到实践中,但对该测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还缺少科学的实证研究,因而需要经过实验测试的检验后,才可以真正确定该测试是否符合篮球专项运动的特征,同时后续也可以将运球等方式加入该测试进行检验。

3.2 专项测试方法的信度与效度评估

将技术与素质进行结合的测试,需要对这种测试方法进行信度与效度评估。在对测试方法的信度评估中,更多的是对某项测试方法的重测信度的评估,一般是经过相对信度和绝对信度的评估后来确定此种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并在今后的测试中可以采用此种测试方法来进行测试。对测试方法效度的评估主要基于该测试的运动表现指标和生理表现指标与相关的实验室测试或经检验的场地测试的相关性比较来确定某项测试方法的有效性。例如,在对反复冲刺测试方法的神经肌肉特征的表现中,就可以采用半蹲跳测试或跳深测试,根据这两项测试指标与反复冲刺能力指标的比较进行判断。又如,通过30-15s测试与跑台最大摄氧量测试的相关性比较,来确定这种测试方法在篮球运动员中的有效性。

3.3 专项测试方法的运动模式的合理性

篮球运动的专项场地测试的设计同样需要对其运动模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即要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特点。同时,对测试的属性与比赛的属性进行评估,如果差异过大,即证明该项测试不能作为篮球专项场地的测试方法。对于测试方法的运动模式合理性的评估,既要通过科学的量化度量,同时也需要有经验的教练员根据自身多年实践训练经验的总结来得出[7]。因此,合理性作为专项测试方法的关键点需要十分注意,因为其决定该项测试在未来可否合理适用到该项目上,该项测试的可利用性、可操作性是否合理等问题。对于实践教练员来讲,能否合理运用才是该项测试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4 专项技术与素质结合训练的一元论

4.1 一元与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辨析

已有学者开始将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分类进行具有哲学意义的讨论。对于一元训练理论来说,其哲学内涵是将身体与技术看为一个整体,而二元训练理论则是将身体与技术分开进行讨论,即分别进行一定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而后再将这两种训练结合。相对于二元训练理论,篮球专项训练可能更需要以一元训练理论为支撑,因为这项运动本身就是一项结合球的运动项目。二元训练理论是简单性科学,它是近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产物,即将运动训练的各个部分看作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非非线性关系,就好比将竞技能力的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和智能分别进行训练,也就说提高各自的子能力,必然能提高整体竞技能力[8]。而在篮球专项运动中,却可以发现很多具有较好力量素质的篮球运动员往往在结合球的情况下,很难将自身最优化的力量表现出来。最近,新的关于运球的研究进一步解释了这个问题,即速度素质好的球员可能会因为速度表现较好而掩盖了其运球技术差的表现,但这在传统运球跑测试中是很难能够发现的,因为传统运球测试就是让运动员通过运球跑动,并以此记录时间作为其运球技术的表现,这也就导致了教练员很难发现该名运动员运球能力的高低。因此,基于一元训练理论对篮球专项的训练研究是亟待解决的。

对于二元训练理论在篮球专项运动中来讲,篮球球场上的作战力量主要来源于其专项化。茅棚先生曾在《论球场战斗力》中写道,技术是逐渐发展的,需要利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待技术。因此,转变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传统训练方法可能只适用于训练型运动员而不适应于其他项目运动员,因此对于采用传统训练方法而不能获得较大提高的运动员来讲,与专项技术相结合的训练手段则可以在广大的非训练型球员中得到应用与提高。

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争论中的主要观点是体育与专项技术之间是独立存在的,还是相互统一的,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一元训练理论往往把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理解成互为融合的一体,这两者之间的训练同时朝着某一有利于专项整体能力的方向发展。该理论并没有从本质上割裂“技术”与素质,而是一切为了专项整体能力的提高,一切围绕专项,最终以运动员专项成绩的提高为目的,以身体健康为基础的人体系统的动态平衡。一元训练理论的本质认识在于一切的运动训练都是为了专项比赛的需要,一切都要围绕比赛进行,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运动专项技术的需要,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已有研究表明把专项符合程度引入到运动训练中,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专项整体的训练能力。正如近些年来提到的“以赛促练”理念,符合运动专项本身的训练,尤其是更加专项、科学化的训练是关键环节。随着运动科学的发展,竞技能力的综合性特点逐渐凸显出来,这些特点逐一规划,并最终通过运动技术表现出来,因而有学者又提出“量变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量变理论认为,“技术最佳效果”和“有效技术”在某个变量维度上有区间范围,运动训练的任务是让二者在各个区间变量上吻合,最终达到高效的有效技术区间。根据这一理论同样可以表明,对于运动技术在最后的整体表现特点而言,一元运动表现仍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重要性。

4.2 篮球专项训练一元训练理论基础

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往往是对传统训练理论的冲击而不断产生的新的训练理论。现在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运动员需要更多的专项化训练而不是一般的传统训练。越来越多的训练实践者开始重视训练中的系统论、整体论等理论,认为某一专项运动项目的某些方面不应当被割裂开来,而是应当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篮球专项运动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理论。通过高速持球加速后的投篮、高速冲刺后的变向及持球背身的力量对抗等,这些运动模式无不体现着一元训练理论。另外,在篮球专项运动中同样存在许多以一元训练理论为基础的测试方法,如运球跑动测试,这项测试已在国内单独招生考试的方法里得到了体现。在实践训练中,同样可以看到许多教练员通过采用运球或投篮结合跑动的测试方法,许多方法已在研究中得到了体现,并且可在以后的研究中尝试加入篮球专项技术,如30s-15s测试,即根据音频节奏跑动30s后,慢跑15s,在这项测试中,同样可以将篮球运动员的一些技术特征加入到该项测试,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进行测试或训练。可以在跑动30s后,进行一次跳跃或模仿跳投动作,之后再进行慢跑的主动放松,虽然这项测试已被证明与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有着较大的相关性,但同样不妨碍运动员在进行这项测试时加入一些无氧代谢动作,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体会篮球专项运动模式。又比如RSA2COD测试,该项测试则要求运动员进行反复冲刺30m,过程中包含了2次变向的动作模式,同样可以要求运动员在这项测试过程中加入运球或投篮技术,体会专项运动模式。相比较仅进行无球冲刺或跑动的测试,这种结合运动测试模式才是未来专项运动中需要着力探讨的方面。

在足球项目中已有相关研究,探讨了足球运球反复冲刺测试在草坪上测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以上在专项运动中的研究,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已不满足于采用传统训练或测试方式,更多地采用接近专项运动模式的训练与测试方法。在对篮球专项罚篮的一项研究中也同样可以发现,采用了反复冲刺后再罚篮的测试方法更加符合篮球比赛的特点,篮球运动员在反复冲刺的运动过程中,心率基本可以达到在比赛时的心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罚篮测试非常接近于篮球比赛中的罚篮条件,因而对所测试的心率、血乳酸和RPE指标在罚篮后的表现更加接近篮球专项运动特点。

5 结语

篮球专项运动员的训练应在基于负荷表现特征的基础上,即以外部负荷和内部负荷为基础对不同能力的专项训练进行的研究。尤其是要考虑篮球专项运动本身所具有的专项技术特点,其次考虑与专项技术结合后的运动模式特点是否符合篮球专项运动的生物力学特点,同时经实践经验较多的教练员进行定性评估,以及根据实验测试指标,包括运动学指标和生理指标等来侧面反映出某项训练方式或测试方式的科学性(通过对量化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评估)。现已有许多测试或训练模式得到了验证,因此未来根据篮球专项运动的需求,解决这类测试方法或训练模式。基于相关文献的总结可以发现,在未来对篮球专项运动的研究,要尽最大可能还原其真实比赛状态下的特点,如从负荷强度的角度出发,或是从技术特征的角度出发,使运动员在内部负荷与外部负荷的表现中同样都可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并据此寻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测试方法,模拟出比赛特点的方法和手段才有可能提升篮球运动员的整体表现,而不是仅依托于其中某一项技术或素质训练的方式去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某一种能力,因此要以提升运动员的整体表现作为未来研究的出发点。

猜你喜欢

测试方法运球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测试方法研究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生如夏花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一种嵌入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与系统设计
AEBS场地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