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几点思考
2021-11-21刘飞
刘 飞
(苏州市吴中区迎春中学,江苏 苏州 215100)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民族振兴之基石,是国家发展之魂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完成好这一根本任务,关键就在于紧紧抓住并做好“立德”这一核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五育并举,首在立德。当前,学校教育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学校体育也始终将培养具备良好思想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总目标,这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不谋而合的。就学科特点而言,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交流实践、互动协作、彼此竞争的机会较多,具有培养道德品质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尤其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勇敢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较为突出。
初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心理上较敏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他们时常独立、时常依赖、时常顺从、时常逆反。因此,如何利用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帮助初中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是初中体育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1 初中体育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通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
由此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学德育工作非常关注,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品德的培养非常重视。学校是扣好学生成长第一粒扣子的主舞台,是奠定良好思想道德的根基。而体育学科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分支,其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果敢、正直、自强等优良品质的培养上具有其独特的功效。《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体育应当和德育、历史、语文、艺术等学科进行统筹、形成合力,提升综合的育人效果。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对初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
2 初中体育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具体策略
2.1 教师表率,身正为范
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形象和人格形象。加里宁曾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就是学校里是鲜活的榜样。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做榜样来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和可塑性强的特点,教师平时的品德才能、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态度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课上或课下,都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自我。身教重于言传,凡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教师一定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底气、有能力去感染学生、说服学生、教育学生。
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常会要求学生在课前整好队伍安静地等待上课,那么体育教师更要早于学生到达教学场地,布置好器材,不能迟到或早退,要给学生树立守时诚信的榜样;体育教师还要求学生体育课时要穿着运动服、运动鞋,那么自身更应该做到服装整洁、仪容端庄、精神饱满。又如,体育教师在分组练习和游戏竞赛时,常引导学生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那么自身在工作中更应该要团结同事、关爱学生。
2.2 抓好常规,坚守规矩
体育教学常规是依据体育课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提出的,应严格执行的教学规则和具体要求,它是教学最优化、科学化的保障,是上好课的前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常规一经制定后,师生应严格遵循,不可轻易改变。
初中体育教学常规常分为课前常规和课中常规,其中课前常规主要是维持纪律和规范行为,每节课前体育教师应要求学生由体育委员带领,安静有序、准时地进入教学场地,到达场地后,学生应迅速、整齐、安静地排好体育课队形,等待教师上课。如果出现排队时喧哗吵闹,行进中杂乱无序的情况,体育教师应立即维持纪律、重新整队,课中也可延长队列队形练习时间。课中常规主要是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要安静整齐,分组练习时要井然有序,比赛和游戏时要遵守规则、服从管理。教师在讲解技术要领和示范动作时,应要求学生停止多余的动作、用心聆听,使学生学会听从指令、学会尊重他人,提升学生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规则意识。
2.3 立足课堂,文化育人
体育文化的影响和隐性作用随处可见,并以其独有的魅力与德育的课堂教学相得益彰,成为体育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等都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只有把三者有效结合,才能做到优劣互补,发挥体育教学的整体效应。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室内理论课是传播体育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宣讲体育健康知识、观看体育赛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德教育。例如,可以通过观看女排的比赛,学习中国女排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观看运动员在赛场上为了心中的梦想,不断地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等。这些例子是极具渲染力和震撼力的,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体育的魅力、运动的魅力,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发挥积极的效能。
2.4 深挖教材,学科育人
初中体育教材充满教育性和科学性,它是初中学生习得技能、健康知识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德育的有效载体。例如,田径的耐久跑项目是需要身心承受双重负荷的一个项目。运动的极点、乳酸的堆积、周而复始的枯燥,都需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来攻克它、战胜它,体育教师应备好教材、备好教法、备好学生,在田径耐久跑教学中及时地给予鼓励、肯定和帮助,使体育教学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体操中的跳山羊项目和田径的跨栏项目,是初中学生所恐惧的,因此,如何消除初中学生的恐惧心理,培养自信心是目标达成的关键,这时体育教师可以考虑选用不同高度的跳箱、软栏架、皮筋等器材,循序渐进、鼓励引导、标准规范,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都能完成动作、掌握技能,形成不畏困难、敢于尝试和挑战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是集体性项目,也是竞争比较激烈的项目,初中学生正处于表现欲强的年纪,可能会忽略战术安排和比赛规则,逞个人英雄主义,这时体育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和教育,可以适当向初中学生分享女排精神、航天精神和奥运精神,这不仅可以增添教学和训练的乐趣,也有助于对初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2.5 组织灵动,方法灵活
体育教学组织贯穿于整个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高效的队伍调动和分组往往会对初中体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时,相信大多数体育教师会采用固定分组的方式。例如,球类练习时,将前后固定的2位学生为一组,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学时间,但是长久以往学生就会出现枯燥无趣、积极性差、交流互动机会减少等现象,练习效果反而会降低。因此,体育教师可以调整思路,换一种方式来练习,如以一二排为女生,三四排为男生为例,体育教师可以调动队伍,让二三排男女生进行互换,男女生相对应,也可以让一三排的同学从右侧或左侧排头开始,依次的顺时针轮换一位。这样学生在不同的练习中,面对的队友是变化的,承担的角色也是不同的,他们要学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去适应队友,要学会和不同的对象去沟通交流,以逐渐提高合作和交际的能力。当然,分组的形式还有很多,如合作型、帮教型、友伴型等,体育教师可以多设计,灵活应用,让组织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发展学生。
3 结 语
当今的教育任务对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要求初中体育教学在教会学生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其道德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究初中体育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的具体策略,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将体育和德育紧密渗透、融合,为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