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构建策略研究
2021-11-21俞仙子
俞仙子
(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山东 日照 273826)
对于高校在校生来说,阅读是其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其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要方法。在国家打造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履行自身作为文献和科研中心的职责,积极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构建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主要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构建云服务架构实现对数字馆藏资源、网络服务、App应用的整合与管理。高校图书馆构建云服务平台后,能够将文献资源通过网络传递的形式传送到读者移动端,读者可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下载App,直接获取相关资源,阅读目标文献。当前,移动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在校生信息浏览的新常态,构建云服务平台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提升与阅读推广成效的深化有重大的推动意义。
1 云计算及其核心竞争力
1.1 云计算的相关概念
云计算概念于2006年被首次提出,亚马逊公司最早提供云服务并明确基于云计算的商业化服务模式,自此,云服务进入全球视野,随后迅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对云计算给出了较明确的定义,即云计算由可配置的共享资源池组成,该资源池包含多种硬件及软件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应用等,该资源池具备自我管理能力,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获取相关资源。云计算包含以下几层内容:首先,云计算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服务,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其次,云计算融合了多种技术,简化了资源服务流程,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再次,用户能通过网络获取相关资源或服务,方便快捷。当前,云计算的主要服务模式有公共云、私有云、社区云和混合云四种。其中,公共云的运行主体是云提供商,主要为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该服务模式具有成本低、扩展性好的特点,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主要应用公共云服务模式。私有云主要由一些大型公司所有和运营,而中小型企业往往选用社区云提供网络服务。混合云指的是由两个及以上类型的云组成的服务模式,能够融合不同服务模式的优势,降低网络服务成本,提升服务的针对性,优化自身服务结构。
1.2 云计算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长期的技术融合与发展,云计算中的核心技术如边缘计算、分布式计算等已比较成熟,云服务的商业化模式逐渐明确。核心技术与服务模式的完美融合使以往传统的商业服务模式被颠覆,云服务的效益与效率日益突出。对比传统的商业服务模式,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灵活程度更高,服务成本有所降低,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在服务灵活性上,云计算与传统的服务相比具有更好的服务弹性,能够基于大量计算优化自身资源配置,提升服务灵活性;在资源利用上,云计算能够利用当前的虚拟化技术重塑数据信息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在运营成本上,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对比传统服务形式能够节省60%以上的运营与维护开支,大幅节约成本,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人工成本较高、自动化服务水平较低的背景下,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具备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发展前景较好。
2 云服务平台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2.1 提供海量数字化馆藏资源
丰富的网络化数字资源是图书馆提供优质读者服务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构建云服务平台的目的也是为在校生提供更加丰富、易获取的文献资源,而云服务平台能够发挥其强大的运算及存储能力,将高校及科研院所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庞大的网络资源池。建成后的高校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拥有各高校购置的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系统丰富、类型多样,包含电子期刊、电子图书、视频资源等。此外,高校图书馆的云服务平台还能通过网络与全球电子资源供应商合作,为读者提供多渠道来源的电子资源。不同渠道的电子资源经过云平台的汇总与整理形成高校图书馆的结构化馆藏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制定相关的使用规则,就能实现馆际、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数字资源共享。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服务平台还能将自身固有的纸质资源与校内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如将地方古籍与在校生优秀学位论文等进行数字化处理,融合成为在线资源的一部分。
2.2 构建无障碍知识交流共享平台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服务平台通过服务结构设计、功能优化、模式构建等环节让用户体验数字化阅读,构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该平台能够为读者提供文献检索、借阅、续借、信息发布、新书介绍等一站式信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多载体、多形式的操作,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相关文献资源与服务。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服务平台能够利用互联网及5G通信技术提升信息的传输效率,拓展文献信息服务渠道,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稳定、快速的云知识服务。同时,在Web2.0的帮助下,云服务平台的个性化服务特征更加突出,服务形式更加多元,云服务平台与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融合使用,能够记录读者的借阅数据与浏览痕迹,据此进行潜在信息的挖掘,预测读者的阅读需求,优化自身服务流程,增设线上服务模块,为用户精准推送相关信息。云服务平台还能够很好地嵌入社交软件中,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知识服务。
2.3 培养高素质云平台管理人才
云服务平台建设能够为高校图书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型服务人才,他们能够进行网络信息的甄别,为读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个性化信息与建设指导,形成具备服务特色的架构。读者在云服务平台无法获取知识资源时,可以通过文献求助的方式联系管理员,管理员通过编辑新的文献发布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网络资源。专业化的馆员队伍能通过云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虚拟服务与指导,读者可以通过与馆员的交流获取自身所需的文献信息。云服务平台的构建汇集了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模式,在该平台的构建、运行与维护过程中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服务管理型人才。
3 高校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构建策略
3.1 构建混合云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作为云服务资源的建设主体,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与同类型高校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及其他科研院所图书馆的合作,还应与文献资源供应商、出版社及知识服务型企业合作增加文献来源渠道。但是,高校图书馆云平台建设的资金来源有限,在当前不适宜开展私有云建设,出于受众群体的服务需求,图书馆可以尝试进行混合云建设,充分利用混合云服务平台的低成本、标准化、灵活化、自适应优势。混合云是国家级或区域级较大的云资源存储中心,通过联邦平台汇集不同平台的优势资源,形成共有云和私有云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在混合云服务模式下,数字化资源通过统一、透明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提升了平台资源与服务的可延展性,降低了资源与服务获取的成本,扩大了读者服务及阅读推广的影响力,形成了高校图书馆、区域图书馆、数据供应商、出版社共赢的良好局面。
3.2 深化利用Web2.0技术服务优势
Web2.0诞生至今在各个行业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不同行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云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Web2.0的突出技术优势,使其更好地为平台建设服务。高校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建设应充分借鉴当前大型网络知识服务平台的文献检索模式,力求设计便捷化、清晰化、智能化、功能齐全的信息检索界面,可以RSS、个人空间等形式输出检索结果。技术实力较强的高校图书馆可以使用RSS定制形式,通过前期数据调查确定读者需求,力求为读者提供精准的信息推送服务,提升检索效率与精度,优化读者阅读体验。SNS技术的成熟发展及应用能够协助构建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与利用图书馆;Tag技术则能有效提升电子资源的整理效率,合理分类各类数据资源,并提供标签服务,读者可以依据标签信息迅速找到目标文献。下载文献后,读者可以将个人空间数字化文献进行自定义标签处理,以备后期使用。IM、Wiki、Blog等技术也可被应用到图书馆云服务构建中,使服务与技术高度融合,为读者提供更多可以利用的网络信息服务情境。
3.3 保障云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安全
当前,高校图书馆线上知识服务占比较大,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应强化自身安全管理职能,保障平台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提前防控内外部因素造成的信息安全威胁。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步加深,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漏洞及平台监管漏洞盗取资源库中的文献信息,从事非法活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大信息资源监管力度,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网络信息资源管控水平,维持良好的网络服务环境。在相应的服务实践过程中,图书馆可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设置一道防火墙,保证各种关键性数字资源被纳入防火墙的监管范围,杜绝数据被盗用情况的发生。为了防范非法访问,服务平台的后台系统要查看访问者的详细信息,设施双重或多重访问权限,只有经过全面审核的用户才能访问该平台,严控非法访问行为。同时,为了防止一些不可抗力突发事件的影响,云服务平台应利用自身的存储空间优势,对资源池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与更新,保证网络空间数据的可恢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