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更名为“运河湾生态文化公园”的可行性探析

2021-11-21顾栋梁徐晓梅

当代旅游 2021年7期
关键词:三湾古运河大运河

顾栋梁 徐晓梅

1.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2.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 225000

引言

2020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考察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了解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情况,与市民群众“面对面”亲切互动交流,盛赞“扬州是个好地方,特别是文明、文化、历史古城,在全国都很有分量。”对此,我们跟着总书记的足迹领略古今交融的千年运河,坚持建设幸福河、致富河的美好愿景,千方百计地擦亮“中国运河第一城”这张国家名片,将“三湾公园”打造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园”乃至世界级著名景区。为了让“好地方”有个“好名称”,用“好地名”解读“好地方”,必须进一步聚焦“三湾”,着力提振扬州文化自信,再塑高大上的旅游品牌,可将名称颇有争议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更名为“运河湾生态文化公园”。为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引起共鸣。

一 “三湾”更名“运河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运河与长江相汇而生扬州,历史与文化相济而衍古城”。扬州自古拥南北水路交通之要冲,号称“水上都会”,千年大运河在这里向着浩渺的万里长江奔腾而去,弯来折去,蔚为壮观,形成了运河原点、运河与长江交汇点、运河与淮河连接点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等沿运城市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这是古往今来扬州最大的“亮点”和最火的“卖点”。

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价值内涵是打造中华文化的显著标志,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旅体验空间、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长廊。扬州要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出发,以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科学态度,承载千年古河、历史名城的复兴希望,携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做足“运河”这篇大文章,统筹整合优质资源,精心锻造“国家标识”,努力建设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态、自然与景观相得益彰的“好地方”,这是践行“扬州作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展示“扬州实践”、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1]。

知古方能见今,宽广造就辉煌。鉴于2019年11月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扬州瘦西湖旅游度假区改名为扬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的批复》,同理,以“三湾”为中心进一步放大周边地带,延伸辐射古运河与扬子江交汇处以及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这方圆一大片区域,将“运河三湾”更名为“运河湾”,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既名正言顺,又实至名归;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其实,凝练提升只需删繁就简去除一个“三”字即可。虽一字之改,却锦上添花,这样内涵不同、外延不同、格局不同、品质不同,从而指向更明确、范围更宽泛、底蕴更深厚、价值更非凡。

一是要以系统性思维面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破旧立新,展示时代站位,打造“扬州样本”,将国家标识、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等要素深度融合在一起,既留住“根”,又传承“脉”,进一步认识“运河湾”视域下城市价值的回归和提升。

二是要以运河为主基调、主色调、主标识,与时俱进、标新立异、挖掘内涵、画龙点睛,着力提升扬州的“精气神”,使物质文化得以保全,非物质文化得以活化,让城市的门面和门户更加耀眼,进一步体现社会心理、文化形态和地域认同的“运河性”。

三是要以“公园城市”建设为抓手,从“园林城市”迈向“公园城市”,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园,而是把城市建成大公园,彰显“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一体、水绿交融”的“新鱼米之乡”风貌,进一步渲染“最扬州”的新图景。

四是要以文旅深度融合的“工笔画”,续写好“运河故事”,演绎新时代的传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用”运河湾”新名称来诠释“扬州是个好地方”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质、扬州特点的“新地标”。

二 现名“三湾”的瑕疵

(一)俗称与正名:“三湾”一说的不确定性

一部运河发展史,就是一部扬州发展史。全世界都知道扬州座这闻名遐迩的城市,那是从大运河开始的,而大运河又不能不提及最神奇的一段——“三湾”。千百年来这里是大运河扬州段的历史斑斓处,蜿蜒回肠的河道犹如一条生态金项链镶嵌在运河上,给人以忽远忽近的视角空间和夹岸画屏的美感享受,被誉为“千里运河最美的曲线”,成为闪烁在古城扬州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唐代后,鉴真大师东渡扶桑就是由此扬帆远航的,大量的江南漕粮便在此集中运往北方。

然而,所谓扬州“三湾子”一说,仅是民间流行的约定俗成而已,史籍并未出现过“三湾子”之名,官方也未有此说法。查考明清等朝代历史地图,扬州古运河南端的三湾”,虽有其名,但无其实,没有“三湾”,实有“两湾”,即宝塔湾、新河湾。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98年《京杭运河志(苏北段)》才明确记载:“文峰塔耸立于古运河南岸,扬州城西南角,俗称仅仅20多年[2]。

穿越历史。1582年(明万历十年)文峰塔建成后,“宝塔湾”之名约始于明末清初,俗称就叫“三湾子”。由于扬州地势北高南低,尤其城南古运河段地处下游,水势变化莫测,迅疾汹涌直泻长江,极易造成船只搁浅和倾覆。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时任扬州知府郭光复,亲率民工在城南因地制宜开挖一段“新河”,采用弯道技术,改直为曲、延长河道、降低坡度、滞缓流速、以利航行,左弯一下,右拐一下,使运河几乎在这里划了大半个圆弧,将100多米直道改为近1.8公里长弯道,解决了水运安全的一大难题,创造了中国水工史上的一个奇迹,流传了“三湾抵一坝”的一段史话。“三湾”就像一把巨大满弓将运河之水紧紧地收缚住,又如一个硕大问号留下了谁是主宰苍茫大地“治水之神”的疑问[3]。

1928年 (民国十七年)《淮系年表·水道编》首次提及“三湾”:“运河南流,循城址,折而西,又折而南流,屈曲作三湾”。而以前多叫宝带新河、宝塔湾、新河湾等,由此可见,“三湾”地名正式在官方书籍中出现尚不足百年时间。实际上,扬州市民口耳相传的俗称“三湾子”,就是指“宝塔湾”一带的统称。在空间形态上与今天“三湾公园”似乎南辕北撤,还相差近两公里的一段距离,不完全是指同一个地点,“三湾子”与“三湾”也不完全是指同一个概念。此“三湾子”非彼“三湾”,不宜将似是而非的“俗称”张冠李戴当成“正名”。在考证“三湾子”(“宝塔湾”)与“三湾”是否同一个地方时,不要忽略还有一个叫“新河湾”的地名。恰恰是始见于道光年间的“新河湾”,才是现在“三湾公园”所在地[4]。

(二)泛指与特指:“三湾”名称的不严谨性

从空中俯瞰,扬州古运河南端水道形如“Ω”符号,并不像阿拉伯数字“3”,也不像英文字母“S”,却状似中国汉字“乙”字形,又犹如磅礴的大河奔流在黄河河套平原形成巨大的“几”字湾,美轮美奂的运河流经这里并非严格意义上转了“三道弯”,名曰“三湾”,名不符实,只有“宝塔湾”“新河湾”这“两湾”。

“三”字在古代通常是个虚数或概数,泛指数量多。我国以数字排列称谓地名者,确实不乏其例,但未必都科学。既然有“三湾”,那么就应该有“一湾”“二湾”或“四湾”“五湾”等类似排序的叫法。扬州历史上一直有“古运河十三道湾”之说,“上扬州,拢湾头”。“湾头”古称“扬子湾”,就是京杭大运河由北而南流经扬州古运河的第一道湾,遂有“头湾”由来,日久以“湾头”名称。

古运河扬州老城区段从湾头古镇至瓜洲古镇长达30多公里的运河河道,最为悠久、最具色彩、穿城而过、串珠成线、史迹密布、景观众多,曲折逶迤的弯道是历代文人骚客、官人商贾进入繁华的扬州城主要水路。实际上这一段古运河可视作象征意义上的“扬州三湾”,即泛指古运河老城区段的“大三湾”(如湾头茱萸湾、古邗沟遗址、康山大水湾、南门遗址码头等多个古运河著名弯道),并不仅限于特指古运河城南段的“小三湾”。

根据历史场景转换,有必要从内涵发掘和外延拓展上重新认识“三湾”、审视“三湾”、思考“三湾”和提升“三湾”。扬州“运河三湾”蕴含时空跨越、人文积淀、水工智慧和旅游价值,应该有狭义与广义、历史与现代之分,可以是一“点”一“段”,也可以是一“片”一“区”,甚至还可以是一“城”一“域”。可以这样说,扬州老城区都环绕在两岸翠柳的“运河湾”怀抱中,呈现出舟行碧波的绮丽画卷,突显出“绿杨城郭是扬州”的独特魅力,直到如今整个扬州城还一直被千年运河之水源源不断地滋养润泽着,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运河城”[5]。

此外,从老祖宗是如何给经典景区“瘦西湖”取名的,可举一反三,抑或大有裨益。1736年(乾隆元年)钱塘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饱览美景后,挥毫留下“故应唤作瘦西湖”的千古名句。“扬州西湖”堪比汉朝美女赵飞燕,苗条婀娜、轻盈婉丽,而“杭州西湖”则可比唐代美女杨贵妃,丰腴妩媚、华贵雍容。全国“西湖”大家庭成员有36个,唯有扬州为最“瘦”。一个“瘦”字十分确切、极富个性,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扬州清秀窈窕的画风,既形象又生动。此后,“瘦西湖”便取代原名“保障湖”,成为扬州的“独特印记”和“文化符号”。

(三)同名与歧义:“三湾”叫法的不规范性

热搜“三湾”,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永新三湾”。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景区”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1927年9月28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永新三湾乡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是“党指挥枪”思想的发祥地,“支部建在连上”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开端,在党史军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现存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旧址、毛泽东旧居等纪念地并新建毛泽东铜像等。

由于“扬州三湾”是近几年才建成开放的新景区,知名度还不高,成熟性也不够,一时难以与著称红色经典的“永新三湾”相提并论。自从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三湾”视察后,“运河三湾”名声鹊起、好评如潮,作为热门主题和旅游目的地,争相成为网红打卡地。但在现实中,时遇困惑或尴尬,与国内不少同名“三湾”多歧义、易混淆。

例如:步入“不惑之年”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市,向海而兴,青春大鹏,乘风破浪,加快建设“三湾”一区: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计划单列市青岛构筑海湾型城市新增长极,规划扩容“三湾”三城:胶州湾、鳌山湾、灵山湾;江苏省无锡市在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中整体构建“三湾”:运河湾、太湖湾、蠡湖湾;海南省三亚市建设一城“三湾”:大三亚湾、海棠湾、崖州湾,打造国际热带海滨风景旅游精品城市。此外,黄河“大河三湾”:一为乾坤湾,一为清水湾,此两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乾坤湾镇,另一湾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再有被“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大坝拦腰阻截,在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黄河边孕育出一片神秘水域——“三湾湿地”等。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扬州“运河三湾”经历了从“一汪死水”到“亲水公园”的华丽转身,历史的“三湾”演化蜕变为现代的“运河湾”。解放后“三湾”片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和南部工业区,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是工厂多、烟尘大、污染重、环境差问题突出,散落着大量的工厂、仓库、棚戶区及垃圾场、臭水塘、废水沟等,成为典型的“城中村”和城市脏乱差的“洼地’。本世纪前10年,扬州拉开公园城市建设序幕。2014年启动“三湾公园”建设,以迎接2018年9月在扬州举办的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为目标,列入当年扬州30个重大城建项目之一,作为推进扬州公园体系“111”工程之一和扬州十大生态中心之一,征地拆迁、清理违建、搬移企业、疏浚水系、改造驳岸、修复湿地、开辟公园、综合利用,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全面绿色发展转型。

需要指出的是,“三湾公园”这样一个重大文旅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在名称上似乎有“小家碧玉”的市井文化之感觉,缺少“大视野、大格局、大手笔”的气势。如果当初直接叫“新河湾公园”,一个“新”字直击主题,颇具时代感,可能比现在牵强附会地叫“三湾公园”也许还要妥贴些。

再则,“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不仅在“前缀”的“三湾”字号上存有疑义或异议,而且在“后缀”的功能定位上也较模糊或较游离,有多个版本、多个说法,如:“三湾公园”、“三湾湿地公园”、“三湾生态中心”、“三湾风景名胜区”、“三湾水利风景区”以及“三湾旅游度假区”和“三湾体育休闲区”等等,五花八门、莫衷一是。群众吐槽:“‘三湾公园’顺势出了名,俨然成了一个‘大杂烩’,什么‘牌子’都往那里挂,这对提升未来城市形象和品质并无益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地名是社会变迁的“活化石”,而城市公园的命名,还涉及城市文旅品牌、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社会安全、城市居民休闲等诸多问题。显然,“运河湾”名称比“三湾”名称更加光艳夺目、惊骇世俗。千万不要小看或轻看“运河湾”的作用和意义,关乎着擦亮“中国运河第一城”这张“国家名片”的大事。冠以“运河湾”这个金字招牌,既是新时代的命题,也是新格局的呼唤;既“叫好”,又“叫座”,让名称符合历史、顺应时代、昭示未来,有利于强化运河的高识别度和高认可度,有利于提升扬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地突显运河的文旅价值和扬州的历史地位。

三 更名“运河湾”的好处

(一)称谓“运河湾”更具霸气

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在2500多年的兴衰变迁中,与运河“同生共长、相依千年、感恩感念”。在新时代复兴征程上再度“与运河同行、与运河共荣”。大运河是扬州的“根”,“运河湾”是古城的“魂”,无疑是一张最亮丽、最精彩、最形象的扬州名片。“水韵扬州”坐拥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旅资源,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无可撼动的。在城市定位和发展格局中,扬州是古运河原点城市,也是运河与长江交汇点城市,更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融通点城市,还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点城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公园”“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河生态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南京都市圈”“宁镇扬同城化”等众多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与重大工程在这里汇聚叠加,进一步成长为今天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节点城市。

(二)称谓“运河湾”更是大气

扬州是一座由历史叠加起来的城市,历史给予其丰厚的馈赠。生生不息的运河之水从古代流淌到现代,不仅沉淀了灿烂的文化遗产,也蕴藏了古城的未来密码,更催生了人们的理念嬗变。登高望远,源远流长,把目光投向更长时间和更大空间,在扬州城市记忆里,时时处处都昭示着舒朗大气、令人神往的“运河湾”主题:蜿蜒千里的水脉、绵延千秋的文脉、连亘千载的动脉、纵横千年的人脉,具有博大精深的气度和青春焕发的活力。可以说扬州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简史,创造过兴盛于西汉中叶、鼎盛于隋唐到赵宋、繁盛于明清至近代的三次辉煌时期,进一步见证了中华通史式的繁荣昌盛。

(三)称谓“运河湾”更为神气

扬州园林城市久负盛名,素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就是独具一格的扬州古典园林风光。在老百姓中间流传甚广的一句话说得好:“没逛过三湾公园,等于没来过扬州。”如今古老厚重的“三湾”,脱胎换骨,生机勃勃,旧貌变新颜,高标准打造“新城市客厅”,活突突变成集中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定名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于2021年7月1日在“三湾公园”开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及应“运”而生的“大运塔”平地拔起、雄姿巍然,将纵贯南北、穿越千年的历史集于一体,进行全流域、全时段、全景观、全方位的展示。作为时代经典杰作,具有标志性、辨识性、持续性,成为扬州文化底蕴、精神气质和品格追求的一个缩影,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转向“旅游空间”,从“文化优势”转向“经济优势”,进一步以强烈时代感勾连历史泽被当下启迪未来。

(四)称谓“运河湾”更接地气

扬州在新时代面临着严峻挑战,沿运城市对于运河资源和品牌的争夺日趋激烈。应该将运河作为扬州的“先手棋”,瞄准“运河湾”,主打“运河牌”,把风光无限的国家5A蜀冈——瘦西湖景区与风景诱人的国家4A“三湾”——宝塔湾、高旻寺景区,打造成为“双子双星”、南北呼应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经典景区,使瘦西湖水系与“三湾”水系无缝衔接。那句脍炙人口的扬州旅游形象广告词:“北有瘦西湖、南有古三湾”,也宜修改成为:北有“瘦西湖”、南有“运河湾”,这样琅琅上口、更为贴切。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AIPH A2/B1认定)定于2021年4月8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扬州举行,主题是“绿色城市、健康生活”,理念是“绿色引领城市、园艺升华生活”。扬州可借此造势,创新文旅宣传模式,向海内外广为推介,进一步回答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时代答卷。

(五)称谓“运河湾”更有底气

扬州“运河湾”是“形象标识”,也是“文化瑰宝”。悠悠流淌的千年大运河成为一种生产方式,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至今日,更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以“三湾”为代表的水工技艺是大运河的“活态遗产”,具有精湛的水工价值、丰厚的文化价值、重要的旅游价值和重大的民生价值,甚至可以与举世闻名、无与争锋的四川都江堰相互媲美。因此,要跳出扬州来看扬州,放眼全国,面向世界,再创一句扬州人民引以自豪的全新旅游广告词:西有“都江堰”、东有“运河湾”。让成就中国水工史上伟大创举的“三湾”古今同辉、大有可为,使“运河湾”真正成为扬州的“代表符号”和“经典象征”。这样名称更正、名声更好、名气更大,叫得出、叫得顺、叫得亮,唱响全国、走向世界,进一步高奏新时代“运河之歌”。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纪念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七周年的时候,新兴的“三湾公园”进一步崛起成为古老运河的“活力核心”、江河交汇的“文旅中心”和现代扬州的“城市重心”[6]。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奋力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重大使命和特殊重任,将“运河三湾”更名为“运河湾”,扬州,你准备好了吗?

猜你喜欢

三湾古运河大运河
红枫下的见证与守望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扬州市古运河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
宣扬“三湾改编”精神
大运河镇江段文化旅游建设研究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城市滨水空间环境设施设计研究
浅谈原创话剧《三湾,那一夜》的人物化装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