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研究
2021-11-21黄一帆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黄一帆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一、前言
(一)研究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九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现代大学生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要以科学、健康的价值观来引导,高校应把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重要思想,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因此,高校体育文化的开展也应围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
(二)研究思路
此次报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通过查阅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结合不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手资料以及对体育专家学者的访谈、讨论、交流成果,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逻辑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按照从目标到问题,从问题到实践对策的研究思路,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作为特定研究对象,形成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对策详细的创新方案,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强化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三)研究方法
此次论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通过查阅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结合不同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手资料以及对体育专家学者的访谈、讨论、交流成果,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逻辑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按照从目标到问题,从问题到实践对策的研究思路,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作为特定研究对象,形成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对策详细的创新方案,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强化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第一阶段: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并且在教育改革时期,重点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针对其中主要矛盾,对如何增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文化素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思想上引发高校学生重视。
第二阶段:运用多种方式调查高校体育文化如今发展现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引导下,加快做好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前期工作,并且要与其他高校创建深入协同合作机制,共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试验区,开设特色体育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进程。
第三阶段: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总结当前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在深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课题组成员针对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现状,进一步分析当前体育文化教育优势与发展困境,确保此次论文研究更具实效性。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正逐步完善,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为先导,在高校课程教育中全面贯彻落实该理念,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及文化素养是包括所有高校在内的重要教育改革任务。基于这一新改革理念,此次项目所调查的高校需深入落实体育文化教育创新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抽象内容具象化,融入实际教育学习中,实现素质教育、核心教育改革目标。目前,高校在建构体育文化时面临以下几点问题:
(一)民族体育文化认同感淡化
当前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暴露出学生认同感较低的问题,极大影响了体育文化的构建。具体表现为学生思想不够全面客观,片面认为体育课程中只要掌握体育项目基本技能即可,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必要性不大,于是不会过多关注教师讲授的体育文化相关内容。而且高校价值观教育一直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校外专业实习、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内容开展较少,学生深刻领会民族体育文化的机会寥寥无几,难以使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
(二)体育文化制度的管理和实施缺乏保障机制
高校体育文化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具有改革理念的众多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带头作用,但现如今,我国高校园体育文化在制度层面上的改革相对较少,大多停留在理论上,而可实际操作性较差。尤其是在管理上,滞留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建立起较为完整且合理的管理体系,加上高校只注重学科专业特色,使得体育文化缺少规范统一的考核制度。因此,科学得、合理的高校体育文化保障机制才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的关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有效解决路径
(一)拓宽体育文化课外活动
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正逐步完善,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为先导,在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中全面落实该理念,是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及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此,高校需积极拓宽体育文化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体育行为习惯。比如,可创建课余体育俱乐部,分散学校体育场馆和设施的使用紧张局面,帮助学生进行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同时,高校还可定期举办体育文化节,以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等为一体,通过知识竞赛、体育表演、讲座等手段有效提升学生体育锻炼兴趣。除此之外,还可建立专业的体育运动团队,通过专业体育项目训练,不仅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而且还能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完善高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高校提供保障机制
校园制度文化是保证体育文化活动正常开展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及营造良好体育氛围的重要载体。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高校体育文化,必须围绕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制度建设当中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生日常学习、生活和教学的基本规范和师生实践学习的行为准则和评判标准。如课外体育文化活动管理办法、代表队管理制度、体育文化竞赛奖惩机制,体育文化组织管理机制等,明确体育文化活动中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管辖范围,确保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健康发展。另外,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还应注重体育部门的完善,为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高校需深入落实体育文化教育创新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抽象内容具象化,融入实际教育学习中,实现素质教育、核心教育改革目标。引导和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基于校园体育文化教育新改革举措,高校需深入落实体育文化教育创新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抽象内容具象化,融入实际教育学习中,实现素质教育、核心教育改革目标。具体需完善体育文化教育评价制度,为体育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比如,在评价方法上改为过程和终结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完善评价外在框架;还应侧重评价学生体育态度、课上体育精神以及课外参与其他体育项目的积极性等内容,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此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来,提升体育运动意识。
四、结论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健康体魄
高校体育文化是学生在提升体育锻炼技能的同时需要借助的思想内容,能够为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扎实基础,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高校教师在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时,会先和学生讲述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原理及活动技巧,还有其背后故事、发展历程,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反复练习体育运动项目,学生能将项目背后的知识原理融会贯通,并且运用于实际项目中,不仅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运功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有利于塑造学生思想价值观
结合高校体育教育课堂内容实际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体系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敢于吃苦、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比如当学生对部分体育教学项目较为排斥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关于此类型体育项目的视频、影片及运动员心得等,增强学生对此项目的参与信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鼓励学生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努力的决心和永不言败的恒心,逐步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
(三)有利于完善体育文化教育
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体育文化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和精神财富,它们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引发体育教育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指引。当前众多高校体育教学中已开展了体育文化教育,而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也融合到了体育文化教育中,旨在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塑造学生健康体育人格。由此可见,高校开展体育文化教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