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战略下河北省应用型高校建设路径与实践探索
2021-11-21刘思延
刘思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00)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的名单,自此,“双一流”建设的帷幕正式拉开。在河北省现有的61 所本科高校中,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为零,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仅有河北工业大学1 所,河北省的“双一流”建设较其他省份相对薄弱。目前,地方高校是我省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应用型高校又是地方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与综合型高校不同的办学目标与任务。2015年4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10 所院校成为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致力于培养适应服务、建设、管理、生产第一线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应用型高校“双一流”建设存在以下困境。
一、应用型高校“双一流”建设困境
(一)评估体系单一
“双一流”评估方案更多强调综合性和学术性,与应用型大学倡导的应用型、地方性、特色性截然不同[1]。“双一流”大学评估体系具有单一“学术性”取向,用其来评估“技术性”取向的应用型高校有失公平。单一的评估体系并不能有效激发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校间的良性竞争,甚至还会限制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特色发展。
(二)资金供给不足
对于河北省高校来说,省内几所重点发展大学在资源获取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河北省地方应用型高校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2]。因而,无论在硬件设施建设还是软件条件甚至高质量人才引进上,都无法满足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长期的资金供给不足不仅阻碍了科研人员的能力提升与发展,还造成了成果转化率低、产出量少等一系列问题。
(三)师资队伍结构单薄
河北省地方应用型高校向来在引进高水平专家学者上难有作为,缺乏对优秀师资吸引力和凝聚力,存在师资队伍不稳定、人才梯队不合理、缺少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建设薄弱等问题[3]。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较低,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前来就职;第二,资金供给不足,难以满足高端人才引进需求;第三,河北省毗邻北京市、天津市,大部分高端人才涌入京津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四)学科建设基础薄弱
与“985”“211”高校的平均水平相比,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学科数量少、学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且应用型高校还存在着优势学科单一的问题,大部分优势学科集中在某些行业密切相关的几个专业,学科建设基础薄弱,缺乏本校特色,整体实力不强。且由于产学研合作不深,创新和转化能力弱,难以形成科研领域的良性循环。
二、应用型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
尽管应用型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受到诸多掣肘,但不同类型的高校各有所长,都有争创“双一流”的潜质。《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具体任务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着力培养各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与社会紧密互动,大学应充分为社会提供服务,将知识技术的转化列为重要发展战略,这些都为应用型大学争创“双一流”高校提供了契机。
(一)坚持地方性、特色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
先进的办学理念可引领高校更好地发展,培养更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应用型高校应坚持地方性、特色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围绕地方区域发展战略,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4]。
(二)以产教融合为突破,构建合作培养机制
合作培养机制可集合高校与社会育人的双重优势,助力学生全方位发展。在“双一流”建设推动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以产教融合理念为引领,探索校地、校企共建,与行业企业联办专业的新机制。如吸纳行业企业专家,构建共同治理机制;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协同育人;推进“1+X”战略,将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相融合等。
(三)立足社会需求,着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地方应用型大学争创“双一流”的优势是能够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应用型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应用型高校应重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以及所培养学生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培养环节,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四)夯实应用技术开发,服务行业进步和区域发展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地方高校要夯实应用技术开发,把握技术高地,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催化区域产业技术变革的基地。
(五)以优势特色为导向,调优调强学科建设
高校须依托本校优势特色专业,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学科专业布局。首先,应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在短时间内建成多个优势学科是不现实的,但可从行业特色学科出发,成为该学科领域的先行者,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5]。
三、应用型高校“双一流”建设实践
(一)以思想转变为先导,办学思路实现四个“转到”
围绕应用型大学建设,应以思想转变为先导,学校可组织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大讨论等系列学习与活动,全校师生可围绕学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深入学习讨论,达到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坚定转型发展的信心和目标。通过几年实践,学校可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将办学思路转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转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上、转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6]。
(二)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办学机制实现六个构建
1.吸纳行业企业专家,构建共同治理机制
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学校可建立由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的校、院两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探索校地、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模式,与行业企业联办专业的新机制。
2.成立学校领导机构,构建合作推进机制
合作机制的持续发展须由上层设计进行保障,高校可由校长牵头成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公室,推进转型工作,促进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融合。
3.签署校地合作协议,构建合作保障机制
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协同育人。河北省高校可与秦皇岛、唐山、承德等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秦皇岛市共建葡萄酒学院、发起成立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与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和体育局开展战略合作,构建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形成合作共同体。
4.推进“1+X”协同育人,构建合作培养机制
学校推进“1+X”协同育人,探索书证融通,促进学校教学内容的改革、改进、提升,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学生搭建宽阔的“成长、成才、成人”平台,实现学、做、教一体化,形成较为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
5.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专业适应机制
学校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与地方主导产业的符合度、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与地方企事业的共建度为参考,推进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内部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群。可重点发展河北省特别是秦皇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如适应河北省基础教育需要,增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适应秦皇岛干红葡萄酒城建设,增设酿酒工程专业;适应秦皇岛康养城市建设,增设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专业;适应秦皇岛海洋强市需求,新增海洋资源开发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增设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专业[7]。
6.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构建校地共建机制
一是依托农科学科专业优势,与秦皇岛市政府共建“秦皇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海洋生物制品检测服务中心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葡萄酒学院。二是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组建校地创新合作实体,促进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三是围绕对新兴光伏产业和秦皇岛“532”产业战略需求,依托学校与秦皇岛博硕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河北省光伏组件封测设备工程研究中心”,促进产业升级。四是对接发展需求,成立产业联盟,共建技术中心,引领行业发展。目前,校地合作共建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机制和良好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人才培养实现三项改革
1.专业综合改革
学校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有别于重点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实践教学模式。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学校可围绕河北省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实施以“八化为基础,九抓为保障,十提高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面向产业行业需求,创建“一二三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实践教育、劳动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落地生根。实现学、做、教一体化,形成较为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8]。
(四)以服务地方为基点,社会服务实现三个对接
1.对接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助力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组建了燕山特色产业研究院,选派科技特派员(团)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实施产学研基地示范和龙头企业带动引领等策略。
2.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学科专业布局,增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学校按照“调增海洋类学科群、调优师范类学科群、调强农业类学科群、调适其他学科群”的总体思路,组建了六大专业群,形成不同学科交叉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面向秦皇岛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和发展干红葡萄酒产业、康养产业的需要,学校开设了旅游管理、酿酒工程、运动康复、休闲体育等专业,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3.科技创新与区域战略需求对接
学校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学科优势,依托学校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创新性和应用型研究,发挥科技攻关功能,服务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9]。
(五)以办学积淀为底色,转型发展实现三个突显
学校秉承“服务三农、服务地方、服务职教”的办学定位,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坚持以办学积淀为底色,转型发展实现“三个突显”,即坚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显地方性;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突显应用型;发挥学科优势传承学校传统,突显特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