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措施探讨
2021-11-21赵昆虹刘露
赵昆虹,刘露
(1.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2.云南合信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破坏。其对建筑工程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全,保护建筑结构不受到损害,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构建值得受到重视。建筑工程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建筑结构也在不断进行完善,但是隔震和减震措施的实行还是不够顺利,还存在建筑出现灾难性后果的情况。因此,建筑工程人员要积极对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的相关措施进行研究,力求将地震的消极影响最小化。
1 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1 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的必要性
地震对建筑的伤害是极大的,而且无法估计。所以建筑结构需要采取措施对建筑进行改善,尽量减轻地震灾害所带来的损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程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安全问题[1]。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建筑的安全系数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建筑工程关注建筑项目隔震和减震的功能,以符合民众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起到提高人们满意度的作用。所以,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措施的实行具有其必要性,这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建筑工程的要求,顺应了建筑工程发展的大方向。
1.2 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的重要性
显然,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的措施直接对地震发生后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削弱。这样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使得建筑受到地震影响的程度下降,降低了风险的不确定性。减弱了地震对建筑的破坏力,意味着人们的安全也多了一份保障,为民众的生活制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促进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2 建筑结构隔震措施的相关分析
2.1 层间隔震
在每一个楼层之间的间隙中建立隔震层,放置隔震设备,即为层间隔震。这种做法直接在建筑内进行隔震装配,可以有效防止各楼层的剧烈震动以及出现断层的情况。隔震层的建设过程较为简易,且难度较低,效果可能稍微会有些许逊色。
2.2 基础隔震
基础隔震,顾名思义就是在地面之上的位置建立隔离层,把建筑物与地基隔离开,达到建筑物不直接与地基接触的目的。这种方法直接把二者隔离,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地震波直接接触的是隔离层,不是直接接触建筑物。隔离层的材料需要采用能隔离地震波的相关材料,直接阻断地震带来的地表震动,形成地面震动,建筑物只是轻震动的情况。这样,在震动向上面传导的过程中,隔离层起到了分散震动的作用,以至传到上层建筑的震动变小。但这种方式对于高层建筑的积极影响没有低层建筑的大,高层建筑因为高度较大,不稳定性也会增加,较难做到完全不受影响[2]。
2.3 悬挂隔震
这种做法是通过悬挂的方式降低地震带来的伤害。因为在地震发生的时候,震动是不会直接传递给悬挂的建筑结构的,这样便能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影响。悬挂的材料应该使用防震的材料,以尽量阻断地震波的传导。这种方式效果较为明显,可是其相应隔震所需要的成本也较高,实施的难度也较大。
3 建筑结构减震措施的相关分析
3.1 消耗能量
建造过程中在建筑结构里安装上耗能装置。地震发生的时候是会产生能量的,这些耗能装置就能起到吸收一部分地震产生的能量的作用,使得地震的破坏力被削弱,传导到建筑结构中的震动程度也会降低,这样就起到了降低震动的作用。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是进行能量传递的转移隔断,大部分因地震而产生的能量已经被耗能系统所消耗,只剩下小部分的能量没被吸收。这些能量再作用于建筑结构,与一开始就作用在建筑结构的结果是有明显差异的,显然前者在经历了一个过渡之后,受到的影响会小很多。
3.2 施加与外部震动相反的作用力
地震的震动是具有方向性和频率的,建筑工程可以利用科技的支持,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准确地分析出地震波的方向和频率。然后通过信息传导技术进行分析,结果传至相关专业设备中,该设备安装在建筑结构内。接着设备就可以运用技术手段对建筑结构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相同频率的作用力,达到作用力的互相抵消,实现作用力守恒。运用物理原理对地震发生后的作用进行抵消性的削弱,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风险,很好地避免地震波直接全部作用于建筑结构的情况,减轻作用于建筑结构的地震波的影响力。
4 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措施的相关建议
4.1 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以提高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的能力。在材料选取中,应该选择具有隔震和减震效果的材料进行投入。建筑行业可以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促进人员对建筑材料进行改进,增强建筑材料隔震和减震的效果。传统的建筑材料稍显笨重且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迫在眉睫,建筑工程应该注重材料的选择,不应该为了成本的最小化而放弃采用对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有利的新型建筑材料[3]。
4.2 熟练运用技术手段
建筑工程应该重视技术的使用率,积极进行技术资金以及人员的投入,努力实现技术的使用及创新发展。在制造隔震和减震的设备时,需要好好地提高技术利用率,对设备的技术进行完善,并且适当地进行创新发展,使设备防震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对传感技术、信息技术等传递性技术加以融合使用,通过信息管理的技术,第一时间给设备控制人员传递信息,从而设备控制人员能尽快做出反应,以降低对建筑结构伤害。技术水平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的设计很难有效地防止地震带来的伤害,科技的发展,是能为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提供保障的[4]。
4.3 加固建筑结构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有利于起到隔震和减震的作用。建筑结构因为地震发生而轻易遭到破坏的原因,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建筑结构不够牢固,在震动情况出现时,其经受不住外力的作用而造成不好的后果。因此,建筑工程应该要加固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原本只用一层就能建好的建筑,如今增加到两层,甚至三层,做好一定的保护准备。同时,应该打好地基,重视第一层的建设质量,加固对地基的建设,使得后续的建筑工程建设更为稳定、更加安全。这样有利于从质量上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防震效果,直接提高建筑结构的隔震和减震水平。
5 结语
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措施正在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建筑工程管理对其的重视体现了隔震和减震的重要程度。建设项目是否可以实现长久发展,建筑工程的防震效果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在如今科技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在隔震和减震的措施中引入科技创新元素,并加大对该方面的资金和人员投入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