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专家谈学生服质量和检测

2021-11-21周兆懿

中国纤检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生服绳带校服

暑去秋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也是学生用品大量采购的时期。在各类学生用品中,尤为受消费者关注的就是学生服的质量问题。自上海校服被曝出质量问题之后,校服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对学生服质量进行规范,经过多年的发展,学生服产品质量得到了普遍提升,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那么目前学生服的质量问题有哪些?检测机构对哪些项目进行检测?是如何检测的?家长如何判断学生服质量好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纤维检验所的检测专家进行解读。

1 据您所了解的情况,目前学生服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015年,国标委出台了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标准;同年6月,国家教育、工商、质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部委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制度,确保校服品质。《意见》出台后,各地采用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比例不断提高,校服质量得到提升。目前的校服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在质量问题。根据各省市的监督数据以及我院的日常检测数据来看,学生服的主要内在质量问题集中在绳带安全、pH值、色牢度、起球、水洗尺寸变化率以及纤维含量这些项目。其中绳带要求是由于学生服设计不符合标准要求所造成。绳带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学生发生勒住、缠绕危险,使其受伤甚至缺氧导致窒息死亡。纤维含量不合格主要会影响学校或家长的选购和日常维护使用,也会给使用者带来困扰。pH值、色牢度、起球、水洗尺寸变化率这些项目的不合格主要是学生服面料发生了严重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未对面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所引起的。

2)外在质量问题。除了内在质量问题外,消费者投诉比较多的则是外观设计不时尚、尺码标注不正确、缝纫质量不达标等这些外在质量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也是校服生产企业比较忽略的问题。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是最直观发现的问题。所以校服企业在提升“硬质量”的前提下,还要不断提升“软实力”。

2 在检测机构的业务中,学生服的标准有哪些?各个标准之间有何差异?

在检测机构的业务中,学生服标准除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还有GB/T 22854—2009《针织学生服》、GB/T 22854—2009《针织学生服》以及部分地方标准。其中,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标准最高,指标要求最严格,最符合当前家长及学校对学生服的质量诉求,较为推荐。

3 实验室对学生服类检测有哪些主要项目?是如何检测的?针对检测过程,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

学生服主要项目涉及物理项目和化学项目。

物理项目包括有绳带安全、接缝强力、接缝处纱线滑移、起球和色牢度等。在绳带的检测过程中,需区分学生服是否属于7岁以下,应以产品明示的适穿年龄为主,在没有明示适穿年龄时,则根据产品号型中的适穿身高进行判断。在接缝强力测试时,针对可以单独外穿的内胆,应按照面料的强力要求进行考核。在起球测试时,应注意学生服用面料的类型,选择适用的测试方法,例如毛针织类学生服应按GB/T 4802.3进行测试。校服色牢度考核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这些项目。色牢度项目就是模拟不同的条件,例如水洗、光照、摩擦等,考核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面料上染料的牢固程度。

化学项目包括有甲醛含量、pH值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测试时,应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将样品剪成约5mm×5mm的小碎片,从混合样中称取1g,然后经过化学萃取后用气质联用分析仪进行检测。

测试甲醛含量应从校服上取下待测织物混合剪碎。将称好的2份样品,加入100mL三级水充分浸润。放入40℃左右的水浴中振荡60min,取出过滤得到萃取液。吸取5mL萃取液于试管中,加5mL显色剂,水浴显色。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对照标准甲醛工作曲线,计算出织物中甲醛的含量。

pH值检测方法是将样品经氯化钾溶液润湿振荡2h后,得到3份萃取液。用pH计分别测试3份试验的pH值,以后两次测得的pH值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4 从专业角度,您建议消费者在拿到校服产品后,如何辨别质量好坏?

查看校服吊牌和洗唛是否齐全,尺码是否准确;检验针脚是否齐整,校服是否有微小的破洞,是否有严重线头、污渍等明显的外观瑕疵,出现以上质量问题可及时向厂家反馈。有条件的区域可要求学校出示企业送检报告,检查校服内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使用前建议简单清洗,可进一步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化学物质残留。

5 依照您日常检测的检验,学生服生产企业在生产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服生产企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生产前应合理评估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熟悉标准。企业对标准重视程度不够,对标准内容了解不足,未能按标准要求对其产品质量进行把关。例如,学生服的使用说明是常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使用说明问题不够重视或不了解标准中对产品使用说明标注的要求,导致有意或无意漏标或错标。另外,生产企业对面料供应商未进行质量评估,对所采购的原料又缺少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或是为压缩成本仅对部分批次原料检测,都可能会导致最终的成品存在质量问题。

(2)生产中应依标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组织结构的面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的工艺也不完全相同。以棉织物为例,其加工工序一般包括烧毛、退浆、煮练、漂白、染色、印花、整理等,上述工序大多需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在工艺中要经过弱酸弱碱中和以及多次水洗,才能将产品pH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若企业为降低成本,未进行酸碱中和处理,或水洗次数不够,都可能造成pH值不合格。

(3)生产后应加强产品的质量检测,保证供应到学校的校服满足安全性能和服用要求。对于生产好的成品,企业也应进行出厂前的型式检验。确保成品的质量。

6 从检测行业角度来看,针对学生服的检测标准和质量方面,您有什么其他的建议?

1)加强对学生服生产企业的质量宣传。通过组织质量分析会、标准宣贯会等措施帮助生产企业了解校服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具体改进措施;鼓励生产企业选用GB/T 31888标准指导生产,控制产品质量,用标准引领学生服质量提升。

2)建立企业诚信经营档案。依靠监督数据和检测数据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与教育机构共享并向社会公示,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利用公众监督的压力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猜你喜欢

学生服绳带校服
绳带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菏泽纤检所积极开展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
浅谈我国儿童服装绳带要求与欧美标准的异同点
上海市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践行实录
中纤局开展2016年学生服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