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科普传播体系机制构建与效应分析
2021-11-21邓晓雨
邓晓雨
(吉林建筑大学 科学研究处,吉林 长春 130118)
0 引言
社会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悄然发生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和效果也与以往大大不同,各行业宣传工作(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借助网络的力量,正在蓬勃发展。但由于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其体系机制构建问题日渐凸显,成为广泛关注热点和研究方向。文章分析了科普传播的传统路径,演绎了科普传播网络方式,提出了科普传播体系机制构建方案。
1 科普传播传统路径分析
1.1 科普的概念
所谓科普,即科学普及。科普的概念很宽泛,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分析所得结论不同,从社科角度去看,科普是一个社会现象,是一种文化反映。科普在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发展路径上互相作用,不断地为其自身的发展培养土壤,科普本身既具有一种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有一种自我培养、自我强化、自我促进的自生力[1]。科普工作的开展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时代性、进步性,社会科普工作综合了科学、社会、文化的各种元素形成独有的社会扩散传播方式,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以科技知识为内容。从宣传意义上看,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技能教育和义务教育,科普教育渗透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并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从传播结构上看,科技普及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有细致的职能分工,有严谨的思想科学方法,但正因为其体系庞大,所以构建和完善工作十分艰难,必须借助一种特定的方法使其扩散、丰富、立体、多元。
1.2 科普传播的传统路径
由于科普工作具有社会属性,同时体现了国家意识,所以在科普工作的传播路径上一直遵循着“政府为主导,机构主角、全民参与”的原则。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传播是一种政治意志的体现,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主导下,利用政府部门的动员能力,组织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形成人财物的相对优势,形成浓厚的科普工作氛围。因此,科普工作传播的传统路径主要是依托全国各地科协组织、科普协会,这种官方的组织形式,在传播过程中不仅能更好地体现国家意识,更好地保证科普工作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也更好地保证了科学普及工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2]传统社会结构,这种自上而下的官方传播路径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2 科普传播网络方式演变
2.1 科普传播路径多元化
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社会结构已经被网络格式化、模块化,以科技创新为内容,以网络传播为方式,以大众需求为目标的科普传播新路径已经呈现多元化变化特点。其一,在传播的主体上,以政府主导慢慢向以大众为主导方向转变,自媒体时代让科普传播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员传播、全面传播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明显特征,传统媒体的概念已经在淡化,传统媒体的方式正在淡出,传统传播的理念已经成为进行时,科普传统不再是政府的事,而是全民的事,每一个人的事,人人都是科普的受众者,同时也是传播者。这种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促使了科普传播的形式、内容、风格更加具有个性化、更加多元。其二,在传播的效果上,知识数据库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呈现了强大能量,传播内容和效果更加体现了个人的价值,更加展示个性的释放,更加迎合了个体对知识的独特的趣味性的需要,当然传播效果的评估上也更加深刻。其三,在传播的手段上,新媒体作为传播渠道,手段更加智能化、数字化,更加具有互动性特点。传播的过程也是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科普可以在不同群体、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层面之间进行传播,且打通了对各个层面对科普知识的常规认识。
2.2 科普传播结构的延展性
互联网方式不仅改变了科普传播传统路径,而且科普结构本身在这种变化当中实现解构和重构,延展性更强、立体感更强。其一,时空上的延展性更加明显。与传统科普方式不同,互联网科普传播时间和空间上是没有限制的,能够自由地流动和切换,展示出无固定性的特征。原有的时空概念更加模糊,内容的知识属性更加宽泛,科普传播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播,已经慢慢向以知识传播为内容的社会交往方式。其二,科普传播的互动性更强,更加多向性。传统单向性的传播,忽视了接受者对科普知识的感受,被动接受过程中受众的体验感不强,对其兴趣也不浓厚。而网络科普传播加入了很多个性化的传播内容,趣味性更强,风格更加多元,受众在多元互动中让科普知识在快乐轻松之中得到强化,受众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没有界限,成为一个既是受众又传者的角色。其三,科普传播的体验感更强。相对于传统方式,高智能化、高体验性的现代传播方式体验感、参与感更强,受众与科普不再采用冰冷的无接触感的方式,沟通交流的温度、热度在现代网络传播中变得可行、可能,零距离的方式借助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实现了质的飞跃。
3 科普传播体系机制构建
3.1 创新网络思维下的科普理念
社会发展变革最初是以思想观念的变革为中心,最终是以技术为突破方向。从源头上追溯变革,还是要建立有别于传统思维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传统模式在特定的时空界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深入分析后发现,由于我国地理、人情、发展水平的不同,传统社会发展格局只能在科普粗放式的初级阶段发挥作用,而不能适应新时代大众传媒特征。当然,传统理念支持下的传统科普传播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很长时间还将以原态或变态的方式普遍存在。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的科普传播方式,必须配合以科学传播理念,并以公众传播日益成熟为基础。这种关乎顶层设计和传播的理念问题,既需要大量实践来源,也需要大量的理论性研究,平等、互动、多元的科普传播新理念还要很长时间的证明和调整。
3.2 创新社会导向的体制机制
长期以来,传统科普传播方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官方机构为渠道,采取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这种工作机制劣势很明显,特别是与现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比如资金投入问题、主体不明确问题、机制不灵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使之与网络科普传播相适应、相配合。所以,创新以社会为导向的全方位的传播方式,逐渐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需要系统思维和系统建设。一方面,在改革的要求上,需要借政府机构改革之东风,将科普主管部门一并纳入改革系列,改变以往科普传播行政命令式的、任务摊牌式的方法。科普传播的主体要从体制内释放出来,从管办一体的模式向管办分离的模式转变,从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从内容的制作者向内容的审核者转变,从资源的垄断者向从资源的融合者转变,实现机构部门、人员身份、工作机制的重构,彻底从科普传播格局上进行转变。这种转变要以适应网络传播方式为目标,要以推动科普事业更深更广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在改革的具体操作方法上,要以建立扁平化的跨界融合机制为主,改革层级化的机制,促进各行业之间的科普传播大融合、大流通、大转换。另外,借以市场的力量,整合各个机构、协会的资源,在科普传播方式上加入更多经济元素,发挥经济效用在网络传播中的撬动作用。
3.3 建立网络科普的大格局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普传播,其本身也是科普传播的内容之一,它既是科普传播的主体,也是传播的客体。在创新网络科普传播的体制机制上,必须有一种全局的观念和战略思维,在社会变革的大格局下规划好实施好科普传播工作。以“互联网+”模式的引导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而引领互联网科普浪潮向更高方向发展,在更高层面上打造具有品牌和形象的科普队伍,让科普的国家意识在网络传播中得到更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