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旅游策划”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2021-11-21吕利云

当代旅游 2021年34期
关键词:策划分组旅游

吕利云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

引言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1],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旅游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旅游经济模式的不断涌现,旅游策划人才需求不断加大。旅游策划人才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策划师作为创新型职业,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青睐。旅游策划是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理论与实践融合性较强,是一门应用型课程。通过“任务驱动分组竞技”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策划理念、掌握实用的旅游产品策划手段与方法,具备独立的旅游营销策划能力,为旅游企业的产品策划、形象策划、节庆策划、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及创新创业策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任务驱动下分组竞技教学含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强调教学发生在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任务相结合[3]。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调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旅游策划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二)分组竞技教学

分组教学则是源于行动学习理论的一个教学方法,其主旨是把一个相对较大的集体通过具体的标准和手段把它分为若干个小的单位,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内部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组竞技则是在小组之间设立对抗性的任务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小组团队的责任感、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 旅游策划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兴趣不高

目前旅游策划课程仍以课堂教师教学为主、课后学生练习为辅,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讲授法、项目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00后高职学生喜竞争、乐于动手等特质性特点的研究。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立项策划、招商策划、招展策划等旅游行业专业知识畏难情绪高,课堂参与性低。

(二)实践环节缺失,综合能力培养不足

旅游策划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现阶段授课中更多老师仍是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训和综合能力锻炼,课程培养目标与企业旅游策划人才的需求仍存在脱节。

(三)考评模式简单,缺乏科学合理性

部分学校目前在旅游策划课程的考评上设置简单,仍以传统的期末考试来考评,或在形成性评价中过多注重考勤和作业完成度情况,缺乏系统性的设置和考量,对课程全学期的学习状况评价较弱。

三 超星学习通APP简介

超星学习通是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移动教学和学习。平台功能丰富,包括签到、发起抢答、选人、组织投票、开展测验、发布任务、组织评分等移动教学互动功能,还包括手机投屏、直播、在线测验、问卷发放、互动弹幕、视频回放等特色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建设课程资源,资源类型包含视频、PPT、电子书、题库、教材教参等,利用通知公告、发布任务、评分设置等,提供素材、指导和评定。学生可以建立交流讨论小组,提交作业、搜集资料、建立团队。师生可以在线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来监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进度,并可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完善。

四 “任务驱动下分组竞技”课程设计

根据当前旅游景区或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贯彻“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课程设计理念,培养学习者旅游形象策划、旅游产品策划、旅游节事活动策划、旅游项目策划能力与旅游营销策划等核心技能。课程设计突出对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案例分析—知识(技能)点对旅游策划师工作进行分解和细化,以案例资源库为依托,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环境,以工作任务完成为核心,加强对职业能力的训练。依据当前旅游主要业态和旅游策划的具体流程,打造“6+6”课程体系。一是整合旅游专题进行分组学习,包括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主题旅游、红色旅游、度假旅游、工业旅游六大模块。二是围绕六大旅游专题,选取小组实训项目落位点,开展项目调研、现状分析、定位分析、项目策划、营销策划、投资分析旅游策划流程竞技实训。

五 旅游策划翻转课堂模式

(一)课前准备

在2019级旅游管理专业1、2班(39人、39人),以小组为单位,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自主合作自学为导向的专题竞技、互动探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1 分组

将两个班的学生各自分成八组,每组5—6人。在分组上采取教师把控和自由组合双结合模式。在课堂初通过学习通发展发放课程导入——策划小任务,学生提前准备并录视频发布展示,教师遴选出8位作业完成和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和其他学生则根据各自在本次学习任务的表现进行“竞聘”互选,教师统筹。其目的在确保小组之间实力的均衡性,改变以往自由组合及随机分组等带来的组间实力悬殊,两极分化,影响后续竞技PK;同时能较好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及组织学习能力。

2 任务分配

教师提前提供四大旅游主题,由组长抽签决定小组的选题,抽到相同主题的小组在后续各项目专题学习中进行PK竞技。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围绕着学生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强化岗位技能训练,以旅游立项策划报告、旅游可行性研究报告、旅游相关活动策划、会议策划为重点。明确主题后,组长组织组员迅速讨论,并拟定旅游进度安排,制定项目进度甘特图,同时把旅游策划任务进行拆分,落实到个人。具体任务包括:信息搜集、方案编写、PPT及视频制作、方案的汇报展示、线上作业等。

在整个任务模式中教师会在课前提前上传资料,如信息搜集的方法、旅游立项策划书撰写规范、相关案例、授课视频、讨论题等,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学习。课上教师通过数据分析,针对各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并围绕着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进行讲授,课堂测验、抢答等形式检验学习成果,课后布置作业。

(二)课堂教学阶段

1 分组竞技

该模式以师生互动为关键,小组以问题为核心自主学习并在组内分配任务。教师面对面交流答疑,并对小组进行点评、打分。该模式可分为三大环节:一是自主学习阶段,小组成员通过自学教师提前在线上上传的资料,如视频、文档、案例等,完成该环节学习的小组可以获得基础分,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动力;二是探究学习阶段,针对各成员在自主学习环节遇到的问题,小组开展协作互助学习,教师进行巡视答疑,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三是分组展示PK对抗环节,根据四个旅游主题,八个小组进行对抗训练赛,组内互助、组间对抗,各组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对本组的成果进行展示、汇报,其他小组在听取汇报期间记录该组存在的优缺点,待汇报完后,小组经过10分钟讨论,将意见进行汇总并派出代表进行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该环节能检验小组各项目专题合作的广度、深度,对抗赛取得的成绩,既代表个人的学习成效,也是小组共同协作成果的体现。

2 任务驱动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分为项目化教学任务和实训任务,以任务点进行展开。教师在课前发布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分工。课堂上,教师仍需整合知识点,以案例进行剖析;学生通过专题PK,增加竞技性,提升任务驱动力。

(三)课后评价阶段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师生互动具有重要作用。旅游策划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传统的考试课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形成性评价将教学方法与课堂评价和课程性评价相结合,能促进课堂有效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在第一次课上公布课程教学内容、分组及考核评价体系规则,采用多元化的分组评价体系。一是平时成绩,在考勤考核上,小组成员每个人每迟到1次,个人扣5分,小组平时成绩扣1分;在课堂表现上,学生每次抢答问题回答正确,其所在小组加1分;二是分组课堂训练,在每个任务环节,各组围绕着小组的展会主题进行讨论、分工、展示,最后抽签到相同主题的两小组进行PK,评价形式小组自评占10%,组间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60%,最后成绩高获胜的小组加10分,实现以赛促教;三是组内互评,在学期末小组内部成员互相打分,按梯度划分成员在小组内部的贡献度,个人成绩在小组学期成绩的基础上进行加权得分。以此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划水”“搭便车”现象。

这种学生参与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其他项目组的成果,发现本组成果的优缺点,取长补短[4];通过组内互评,小组成员互相监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六 “任务驱动”翻转课堂改革成效

(一)优化了线上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更加立体化

通过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使旅游策划课程教学资源更加立体。对传统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梳理,重构知识框架体系,通过项目化任务点的形式制作成形式内容丰富的线上课程。每个任务点配备相应的案例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文本资源、PPT、图书、参考文献、学习网站及拓展知识链接等。同时,针对课程资源,设计丰富的练习题和实训任务,供学生自测自评。学生可以发布、编辑、分享优质资源资料、作业习题和实训成果,实现课程资源的师生共建。

(二)丰富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更加多元化

以超星学习通上建的旅游策划在线课程为依托,以翻转课堂的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开展线上教学;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组织面对面的线下课程教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5]。通过“两线”融通,来拓展课堂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成为整个课程学习的主体。线上分组探索自测,共同完成任务点的学习,通过后台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针对小组反馈的问题,进行探讨答疑解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在教学方法上以任务驱动分组竞技为底色,同时融入案例教学法、分组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演绎法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围绕着当代大学生的胜负欲,通过个人展示组工作室、小组成员一对一PK、组间项目竞标PK等形式多样小组竞技形式,模拟社会工作环境,提升了学生小组间团队荣誉感和个人使命感,激发了学生的责任心,强化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线上自学检测,线下通过抢答、抽答、小组对战积分的形式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分组学习效果。针对项目实训任务,明确任务点和实训要求以及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考评维度,来提升学生旅游策划的综合能力。

(四)完善了课程考核方式,学习评价过程可视化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专任教师评价与兼职教师评价相结合等方式,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在线上围绕着签到、互动、课程任务点、研讨、测验、分组任务等设置不同的权重点,形成多元化可视化的评价体系。其中以项目任务考核为主,根据每次任务的内容形式,设置教师评价、组间互评、组内自评、学生打分投票等形式丰富的小组竞技考核方式,胜出的小组将获得任务积分,淘汰的小组将针对任务成果完成不足、缺陷进行修改完善,视最后提交成果质量进行积分。学生通过在学习通即时查看自己的课程成绩积分,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七 结语

综上,以任务驱动下的分组竞技为教学策略,以学习通平台为切入点,深化信息化技术与教学体系的融合,让翻转课堂实现科学化、信息化,提升教学质量[6]。任务驱动小组竞技形式下,教师提前发布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7],课堂氛围融洽热烈,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并养成了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提升了旅游策划职业适应性。

猜你喜欢

策划分组旅游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旅游
本期策划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