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与5G融合系统发展探究
2021-11-21韦鹏宽
韦鹏宽
(海军士官学校,安徽 蚌埠 233012)
0 引言
目前,5G系统已经成为最强大的数字管道和陆地通信基础设施。虽然通过射频手段,可以局部无线覆盖低空和近海,但是尚未包括高空和远海,没有实现全球覆盖。而卫星通信系统适合极地、荒漠、远洋、高空等特殊地区,具有三维广域覆盖的特点,因此,需要加快二者之间的融合。
1 5G和卫星通信发展情况
1.1 5G技术
2012年是5G的第一阶段,提出了5G的基本概念;2013—2014年是5G的第二阶段,重点关注了5G的关键能力、应用场景、愿景与需求等;2015—2016年是5G的第三阶段,主要考虑验证工作和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2017—2020年是5G的第四阶段,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以及标准方案的制定,大幅度提高了5G的性能[1]。
1.2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正逐渐迈向远洋与天空,在连接应用场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开发更多资源,促进了卫星通信类终端用户的发展,提供经济和便捷的服务连接。在卫星运行过程中,根据轨道高度,可以分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和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系统,最早研发的是GEO卫星系统,具有广阔的覆盖范围与较高的轨道高度,除了南北极之外,仅仅需要三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多数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卫星系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例如亚太7号、9号、5C、6C等。此外,LEO卫星通信与GEO卫星通信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增强消息的实效性,降低传输损耗,为小型化终端提供方便,有效调节GEO轨道频率与位置,实现全球覆盖。目前,国家LEO卫星通信系统尚处于发展阶段,仅有预期中的卫星系统,其中包括“行云工程”“鸿雁”系统、信息网络重大工程等,尚且没有低轨互联网星座系统。
2 融合场景与技术分析
2.1 融合场景
(1)中继到站。
在中继到站的场景中,卫星的作用主要是中继,将微型接收站设置在小区内,确保各小区和地面运营商间,始终拥有通信渠道,对不满足通信基站建设条件的小区而言,以卫星为依托,对通信进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在抗灾的过程中,该场景较为常见,以地震为例,多数地震都会破坏通信设备,卫星可使灾区人民与外界保持联系,救援及后续工作的开展自然会变得十分便利。
(2)混合多播。
对混合多播而言,卫星所肩负的职责,通常与广播源相似,即运营商向卫星发送有广播需求的消息,再由卫星通过一对多的方式,确保消息被准确传递给不同区域,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基础上,将通信成本降到最低。
(3)小区回传。
在该场景中,微型接收站成为小区向卫星发送各类消息的平台,再经由卫星向运营商网络进行转发,确保信息得到实时交互。
(4)动中通。
以车辆和飞机为代表的移动载体,通常会长期处于运动状态下,通过对卫星平台进行实时跟踪的方式,使数据、语音和其他信息得到持续传递,无论是应急通信,还是多媒体通信所提出的需求,均可因此而得到满足[2]。
(5)其他场景。
首先,服务对象是普遍场景。对我国偏远地区而言,要想建设通信设备,既要投入极高成本,又无法获得相应收益。此外,洪水等突发灾害,同样会破坏基础设施,导致网络无法正常使用。针对上述情况,多数用户均表达出了以卫星网络为依托,对5G服务进行访问,确保物联网节点能够有效接入的诉求。其次,服务对象是连续场景。正常来说,对地面网络部署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为人口密度,而非传统观念认为的地理区域,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没有被地面网络所覆盖的区域,不具备访问5G服务的条件,这便是连续场景被提出的背景。该场景可使用户无缝切换5G与卫星的设想成为现实,无论是机载平台、海事平台,还是陆地移动平台,均可提供接入服务,这样可保证即便用户身处海洋、高山等特殊区域,仍然能够享受到所需的服务。最后,服务对象是可扩展场景。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覆盖范围上,卫星网络的覆盖范围更加广阔,通常可以达到数以万计的小区,这也是有关人员决定利用卫星对信息进行广播的原因,即在确保通信成本不会出现大幅增加的前提下,直接作用于相应设备。除此之外,卫星网络还可被用来对敏感数据进行广播,以地面网络为依托,完成流量卸载操作等。
2.2 核心技术
对5G技术、卫星系统进行融合,通常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初见成效,对可行性进行验证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所研究5G是最新系统,这也表明其既对原有系统的优势进行了保留,又增添了全新技术,只有确保全新技术价值得到实现,才能达到融合的目的。下文将对新引入技术进行介绍,供有关人员参考。
2.2.1 组网服务
D2D是指以蓝牙和无线网络技术为依托,使终端设备直接通信成为可能的技术。对处于运行状态的卫星而言,极广的覆盖范围,导致相邻卫星带来干扰的情况变得较为常见,对D2D加以利用,可使干扰大幅减轻。除此之外,对通信网络与系统而言,随着通信链路被建立,对数据进行传输,将不再以中间设备、核心设备为依托,这样做可避免核心网络承担过大压力的情况出现,随着频谱吞吐量与利用率的提升,网络容量必然会得到扩大[3]。
作为分散运算架构的边缘计算,强调将海量数据向边缘节点进行分散并处理,由于边缘节点与终端装置相似,因此,这样做可使数据拥有更快的传送和处理效率,延迟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在物联网发展势头迅猛的当下,如何使海量数据得到快速处理,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便是边缘计算诞生的背景。事实证明,充分利用边缘计算,可使系统对安全保护、实时业务与智能应用所提出要求得到满足。对星地融合系统而言,该技术的优势在于优化卫星能力,使其表现出更加理想的服务质量,上述内容应尤为注意。
2.2.2 空中接口
其一,4G所用多载波技术,主要是OFDM,该技术对宽带应用有理想的扩展效果,兼具低复杂性与高频谱效率。由此可见,对5G技术而言,该技术仍然作为首选波形而存在,但业务多元的5G,又对其提出了全新要求,即以新型技术为依托,对遮挡、多径等问题加以解决。
其二,5G适用编码方案,主要由控制信道方案与数据信道方案构成,其中,前者对应Polar码,后者对应LDPC码。星地融合业务均有较为突出的复杂性,例如,时延要求低及误码率低,只有对现有方案进行组合,才能使复杂业务所提出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关人员可对上文提到的两种方案进行综合运用。
2.2.3 网路虚拟部署
作为全新网络架构的软件定义网络,强调以OpenFlow为依托,在数据平面中,将路由器对应控制平面彻底分离,经由软件的方式加以实现。而文中提到的网络功能虚拟,同样是网络系统架构,强调以虚拟技术为依托,结合网络节点阶层所具备的功能,对功能区块进行分割,再借助软件将其实现,硬件架构所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文研究的SDN与NFV的互补性极强,这并不代表二者互相依赖,从某个层面来说,二者的适用领域不同,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关人员可以对二者进行结合,确保网络架构拥有更为理想的性能,在简化互操作性的基础上,使运营及维护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3 未来展望
从卫星的角度来说,物联网的诞生,为5G与卫星的融合指明了方向,对向数百个国家提供服务的低轨卫星而言,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即跨境结算。在这里不妨做出如下假设:将通信资费结算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提出“通信即为结算”的概念,在对通信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的基础上,借助数字货币,对通信费用进行计算。该假设可使跨境结算及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当然,对数字货币所形成市场仍有极大上升空间的现阶段而言,上文所提及通信结算要想成为现实,还要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和优化,有关人员应对此引起重视。
4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将会增加卫星系统的应用,采纳与借鉴更多的通信技术,将卫星通信系统与5G技术相结合,从卫星轨位星座、对象业务类型、具体部署覆盖类型等多种角度,考虑服务架构方式。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提高卫星的整体水平与性能,开辟新的卫星业务与市场,分享终端用户数与巨量移动业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