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
2021-11-20刘歆卢何捷
刘歆卢 何捷
[摘 要]复述能力贯穿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始终。高年级的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能力。教学《牛郎织女(二)》这篇民间故事,“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是主要的目标。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明目标、知结局、说画面、讲故事等环节,引导学生沉入文本中,感受文章的精彩内容,体会故事的曲折情节,掌握运用连环画进行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而且有助于学生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1-0075-03
【设计理念】
《牛郎织女(二)》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在整个单元的创造性复述指导中,最具有创意的莫过于这篇课文导语提出的为文章绘制连环画,为连环画配文字的要求。这样教学以连环画为载体,实现单元学习的目标。连环画是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一种形式。原先的故事是连续性文本,如今的复述要先构思成连环画,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这是一种很创意的方式。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读熟、读透课文,要用快速阅读的方式把书读薄,这样才能把故事浓缩为几幅图。从这个角度看,连环画还具有倒逼回读的作用。同时,本单元的体裁是民间故事,而民间故事就是口耳相传的一种口头文学。这样的文本最适合引导学生讲故事,让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也和“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一语文要素紧紧相连,让学生运用新的形式进行复述,体验创造性复述的乐趣。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默读导读内容——明目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继续去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二)》(板书:牛郎织女)请大家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默读导语部分,动笔画一画。导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目标?
(学生快速默读,知道学习课文的目标:一是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二是绘制连环画并给图画配上文字)
师:下面,我们就用上上个单元学习的快速阅读的方法,读一读文章。
【设计意图 叶圣陶先生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是单元的末篇课文。从选文的类型来看,这篇文章属于“用件”。“用”带有检测所学、迁移运用的意思。本课学习的目标,应该让学生在默读实践中明确。】
二、 快速阅读,检测速读效果——知结局
(一)复习旧知
师:请大家先完成第一项任务——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时间 3分钟(闹钟上弦)。挑战快速阅读开始。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
师:最快读完课文的是他。请问:你阅读的时候用上什么好办法?
生:不停顿、不回读,抓住关键词读,带着问题读。
师: 快速阅读是一种能力,快速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出示快速阅读方法)。只有多读,才能熟能生巧。
(二)引入新知
师:继续上一节课《牛郎织女(一)》的学习,到了本节课,这个故事就要结束了。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生:每到七夕,牛郎和织女就会在鹊桥相会。
师:你从哪里读到这个结局?
生:课文最后三段这样写。
师:一起读一读这三段话。(课件出示)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跟牛郎会一次面。
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给学生限定阅读时间,定下了快速阅读的基调。教师请阅读速度最快的学生分享快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通过阅读实践,检测了学生初步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的情况,为简单复述做好铺垫。】
三、借连环画,梳理主要情节——说画面
(一)布置新任务
师: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很有传奇色彩。请大学思考:如果给《牛郎织女(二)》这个故事绘制连环画(板书:连环画),你想画哪些内容?
生1:老牛死去,夫妻两人伤心地埋葬老牛。
生2:王母将织女带回天上。
生3:王母拔出簪子,划出了一条天河,让牛郎织女不得相见。
师:什么是连环画?
生:一幅一幅的画连着看,看完就是一个故事。
师:连环画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画,还有文字,可以看懂故事。
(二)重新梳理课文
师:对,连环画就是用连续几幅情节相扣的图画,并配有文字,讲述故事的一种形式。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总共可以画几幅画?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思考故事大概有几个情节。
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与老牛相依为命—老牛给牛郎指点—牛郎与织女相遇—牛郎与织女成家—一家人其乐融融—老牛临终留遗言—王母派兵捉织女牛—牛郎带子追织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师:看来,整个故事有九个情节,就可以画出九幅画,组成连环画。
(三)提炼内容配文字
师:本节课学习的《牛郎织女(二)》的故事,主要有五个情节,可以画成了五幅画。下面是画家帮我们画好的一幅画,我们的任务是给画配上文字。连环画配的文字是什么样的呢?(板书:配文字)请看作家是这样配的,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课件出示图1及文字)
织女来到人间,由老牛做媒,终于与牛郎结为夫妻。
(学生读)
师:我们来看看文字和画有哪些关联?
生:文字里有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师:这样,我们就知道怎么给图画配文字了。一是主要的人物不能丢;二是次要的环节要抛弃;三是加上事件,将文字变成简短的一句话,把故事说清楚。
师:让我们给描绘故事结尾的这幅画,配上文字吧。(课件出示鹊桥相会图,图2)
生1: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遇。
生2:每逢七月初七,牛郎带着两个孩子在鹊上桥与织女会面。
师:比一比,谁配的文字更好?
生3:第二位同学更好,他说出了图片中出现的两个孩子,并加上了时间。
生4:“相遇”代表第一次见面,“会面”代表他们再次见面。
师:还有一个词更好,那就是“相会”。
师:摘录课文关键信息也是配文字的一种方法。读读课文里的这句话:“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会面。”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可以叫什么?
生:鹊桥相会。
师:对了,这是给画配的最简单的文字。接下来,还有四幅情节图等著你们给它配上文字。拿出任务单,完成第二个任务。读一读课文中与画相关的语句,分组为连环画配文字,最后为画取个题目并写下来。
【设计意图 连环画是用图画来讲故事的。而本课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真正地画,而是让学生借画理清思路,进行创造性复述。本环节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快速回顾梳理文脉,删除、合并、定格主要情节的画面,意在借连环画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明确故事的主线。要为连环画配上简短的文字,就要对故事内容进行提炼和概括。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为此,教师借助已有的连环画,图文比照,让学生发现配文就应该聚焦重点、长话短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四、借连环画,运用创造表达——讲故事
(一)练习讲故事
师:连环画画面精美,配上的文字要聚焦情节,简练概括。接下来,咱们要去完成单元的终极目标!板书:讲故事)。本单元有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就是——创造性地讲故事。该如何创造性地讲故事呢?看看单元中的“交流平台”,这里面有方法指导。请大家阅读,提取讲故事的方法。
生:在讲故事时,可通过丰富细节、转换口吻、增加情节、变化顺序、配上表演等,让故事更加生动。
师:光说不练假把式。结合课文,分小组对鹊桥相会这一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有创造性。
(学生分组进行创造性复述,并派代表在班上展示。略)
师:讲故事的时候,可加上对话以丰富故事的情节,添加细节让故事更生动,加上动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展开想象加上合理的情节让故事更曲折,这些都是创造性复述。请大家再试一试,适当加一加,将故事讲得更生动。
(学生再讲故事)
师:孩子们,你们的故事讲得这么好听,老师也想讲一讲。我的故事结尾,和你们讲的不一样,大家注意听。
王母娘娘拗不过织女,最终同意牛郎织女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这一天,成群的喜鹊飞过天河帮他们搭桥。瞧,它们头上的毛都消失了,原来呀,喜鹊头上的毛是被织女的先族裁掉的。鹊桥之上,牛郎和织女深情相对,倾诉思念之情。此时,人间顿时下起了大雨。据说这雨,是牛郎和织女的眼泪。
师: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讲的结尾跟你们讲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老师讲的故事更贴合实际。
师:老师的故事可不是乱讲的,老师是结合了资料来说的。结合资料复述,可以将故事讲得更加传奇,这也是一种创造性复述。大家也可以查阅资料,以更有创造性地讲这个故事。
(学生借助资料,展开创造性复述)
(二)借助故事传承文化
师:(出示课后资料袋)我们学习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根据语言大师叶圣陶爷爷整理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同学们回去后,可以读读其他的版本,并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说给父母、弟妹们听。这样,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设计意图 从最初的快速对故事结局的了解,到借助连环画对主要情节的梳理,这是对故事的浓缩概括。这样的教学,聚焦本单元的终极学习目标——创造性复述。在回顾方法后,引导学生分组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并配上音乐,实施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地营造创造性复述的氛围,让学生展开创造性复述。借助资料拓展延伸,让学生感受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亲近母语、学习母语。这样的教学,让民间故事经久不衰,让学生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人。】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