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

2021-11-20张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创新策略信息技术

张华

【摘 要】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理想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于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主动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基础教学工作中,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停留于技术的浅表层面,并没有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与全面应用。因此,有必要探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11-079-03

2019年,國家出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该政策对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件指出:“当前,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多样,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需求也更为迫切,必须不断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现实意义

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是时代发展对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并且为了适应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也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融合创新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提升质量的一个必然举措。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但是也有非常多不良信息掺杂,需要多加辨别。很多家长并不赞成学生过多地接触这些新技术,对于将新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也持观望态度,但需要明确的是,信息技术确有其优势,面对技术应该保持中立论,如何使用才是关键。未来的社会必然是信息化社会,并且信息化程度会逐渐加深,所以一味要求学生不去接触这些技术是不现实的,而将其和教育融合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让他们能明确这些技术,应该合理地在学习中用于查找资料、完成作业、拓展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原则

1.渗透所有教学流程

当教师期望在课堂教学环节能够发挥出信息技术设备的最大化价值以及个人所掌握的最高信息技术水平时,需要有完整的教学流程设计思维。首先,需要在课前准备环节渗透教师个人的预习指导策略,包括为学生制订明确的课前预习步骤、内容、工具等;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切实执行课前预习这一学习行为,促使学生能够至少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预习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对目标学习内容进行探索。为了解决学生学习懈怠的问题,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学生课前预习行为的监督与评价,帮助学生在被动学习管理中培养出主动自律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考虑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模式,从信息技术发展推动教育模式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游戏情景化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等都需要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而在课后巩固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从统筹管理学生的复习进度和阶段性测试、遵循遗忘曲线的规律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指导学生通过信息化学习平台获得学习资源等方面得以体现。从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来看,在教学思路导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课前准备和课后巩固阶段已经明显体现出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形成与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效率提升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可能性。

2.重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人文因素

这里需要强调充分开发“人”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观能动性的意义。在信息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其实只是社会整体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其本质联结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教”“学”“监督与管理”三大要素的协作效率。因此,在主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激发教师、学生、家长三个主要角色的能动性。当这三大角色构建的教学关系呈现出稳定性与有效性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关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家校关系、平台关系。

3.实现专业学科与信息技术专业化并行

在基础教育阶段或职业化教育阶段,信息技术通常是作为应用工具,渗透到不同的学科当中,目的在于借助信息技术的效率,提升不同学科知识与信息的传输、转化、吸收与应用效率。形象地来说,在不同学科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相关手段与设施就是传播知识与信息的管道,其中包括不同的硬件和软件要素。因此,教师要同时兼顾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率。

4.建立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具有选择自主权。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和学习,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在这种背景下,每位学生都能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来学习。这就导致选择的多样化,就算采用选课走班的模式,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现实的教学模式之外,学校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要求。

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融合中创新应用的策略

1.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理论学习讲座、亲身实践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将会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的信心。不要摆“花架子”,要追求真实的、可重复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课程整合运作方式。一些教师在研究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时,简单地将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同于整合,花费很多精力将书上的图画扫描下来,用计算机呈现给学生,从看课本讲课转变为看课件讲课。实际上,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只能算简单地改变教材呈现的方式,并不能实现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2.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技能,实现高效课堂

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一是培训教师熟练掌握通用教学软件,并且在此基础上用好常用的学科软件。二是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把计算机作为备课、上课和组织学生学习的工具。三是对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让教师了解设备的性能、用途与使用方法,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四是加强课堂精准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在已经初步梳理、总结出来的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注重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与反思。在多学科融合等方面不断实践与创新,积累实验数据与案例,不断修正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进一步开展设备功能使用扩展的相关实践活动,力争让信息化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方式及手段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切实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五是鼓励教师钻研,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的进度。课题研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要鼓励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专题研究,要着重探讨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途径。

3.创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如今越来越多教学应用软件的出现,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资源和课堂通过软件等方式汇集融合,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学习平台。对此,教师要有效发挥这些软件平台的优势,顺应社会的进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开展课外教学。如进行微课、学习小程序和教学补充学习资源的发布,以这些方式来加强学生课外的补充学习,使得学生学习更加多元化且操作便捷。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些平台资源来加强个人的学习,通过这一过程使得学生能体会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进而有助于提高他们在信息技术思想上的提升,从而树立对信息技术有关内容的兴趣并建立良好的认识和学习态度,以此来促使他们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在其他学习内容当中。

4.唤醒学生问题意识,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问题是教与学的载体。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魅力在于教师能够把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平等对话、自由讨论的开放性氛围,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应以更开放的心态做弹性预设,设计出动态的“学”案,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余地。

总而言之,在教学研究中应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从传统教育视角下的研究逐渐向信息化视野下的研究转型,并不断结合教育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理想融合,进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促进他们全面地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陈丽霞. 信息技术与教研能力深度融合的教育生态空间建构[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0,39(2): 103-107.

李紅飞. 探究融合信息技术下的基础教育教研培训[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 7-8.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创新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