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儒家文化构建和谐班级
2021-11-20马哲
马哲
班级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又是一个小型社会,是学生人格及个性培养的重要基地。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与学生在校接触最多,是学生的引领者,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班主任良好的管理,能使班级更有凝聚力,实现良性发展。但和谐健康、积极进取的班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奋斗造就的。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来的精神积淀,其优秀的思想应该被当代学生传承。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积极利用儒家优秀文化,给予学生充分尊重与关爱,通过以人为本、严以律己、公平对待等对学生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导,能使学生有效认识到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发展的重要性,以此获得更好的德育培养,更积极地学习和生活。
一、尊重学生,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追求和谐”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准则。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班主任应致力于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留足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在班集体中发挥主人翁精神,增强自信,在和谐的班级生活中进一步发展。
以组织活动为例,班主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策划和实施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帮助不同学生积极展现自身特点、激发潜力,又能让班集体参与进来,提升凝聚力。当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他们就会产生自尊自信,无需通过耳提面命就能产生向上的愿望。教师再加以习惯和方法的引导,整个班级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当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尊重教师、同学,尊重家人,尊重与其交往的每个人。
二、仁者爱人,关爱学生
“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原则及核心,“仁”就是关爱他人。作为班集体的实际管理者,班主任与学生在校交流最多。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能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班级和学校的温暖。班主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能帮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以班主任和学生谈话为例,当某个学生注意力涣散、成绩下降时,班主任应在保护学生隐私的情况下,在办公室内与学生善意交流,给予必要帮助,助学生解开心结,进而以良好心态应对学习。
班主任在充分关爱和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后,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提升,还能进一步帮助其他面临类似困难的学生。如果是特别棘手的问题,班主任应与家长沟通,分析学生需求,与家长携手关爱学生、解决问题。
三、公平對待,细心呵护
“和而不同,平等包容”是孔子的重要教育理念。班主任需要管理班内众多活动,也要经常评价学生情况。只有本着客观、公平、包容的态度,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评价,令学生内心平衡,若偏袒成绩拔尖的学生,会影响其他学生努力向上的决心。
以班内考试成绩评析为例,班主任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大都是积极评语,希望学生下次继续努力。对待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不能过分批评,应当对其进步予以鼓励,指出存在问题,积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根源,找出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保持希望,增强信心,应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学习。
班主任平等包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仅能对学生个体产生积极影响,还能促进班级形成“和而不同,平等包容”的氛围,生成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重视礼教,引导学生
当代学生十分需要培养良好道德规范及优秀生活准则。“礼”代表了儒家的道德规范及生活准则,随着社会发展,“礼”的思想逐渐与当代社会价值观相适应,成为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工具。班主任应对学生积极进行道德规范以及良好生活准则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拥有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在班会上,班主任应积极向学生宣讲优秀的道德规范。通过礼仪、语言表达等多方面培养,使学生在待人接物等方面能更礼貌,给予他人更多尊重,综合素质获得更好的提升。
班主任还应以身作则,如在上课前与学生互相问好,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学生会从中逐渐明白“礼”的内涵与外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会效仿教师尊重他人。
五、言而有信,诚信待人
“信”是儒家“五常”之一,主要指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尊重事实,反映真相,信守承诺,承担责任。在孔子看来,想要做到“仁”一定要先做到“信”。我们首先做到真实无妄,才能取信于他人。
当代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言而有信、诚信待人的品质,不管学生未来发展如何,诚信的品质能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他人信任,获得他人必要的帮助。
班主任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信”的重要意义。中国历史上传颂着许多诚信故事,班主任可积极引导学生整理诚信故事,组织故事会分享。教师从旁引导,触发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使学生感受到故事的真正意义,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积极做诚信之人。
六、结语
儒家思想提倡的公平公正、以人为本、严以律己,能帮助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级,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使班级拥有更高的凝聚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班级整体环境带动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得到激发,热爱学习热爱班集体的精神和行为,进而得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