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2021-11-20姜大伟
姜大伟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变化,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合理运用,切实强化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良好沟通与交流,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在校表现,同时,也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家庭表现,这对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大有裨益。
一、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实际价值
1.信息技术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家长和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实际价值认识不足,很多家长未能掌握正确且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整体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教师可以通过邮件、微信以及QQ等多种途径接收家长的信息反馈,家校沟通的时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实践中,它切实优化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方式。因此,在开展家校合作的具体实践中,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家长改进教育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效能。
二、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1.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为了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家长和教师们要合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结合实际创建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
家长和教师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注册电子邮箱,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困惑或者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邮件向教师们寻求帮助,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邮件,根据实际情况为家长们提供教育意见,并以邮件的形式将教育意见反馈给家长,从而在保护家长和学生隐私的同时,帮助家长们解决了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校内网,并在网站中设置“特色课程”“家教助手”等多种模块,其中“家教助手”中可包含家教问题解答、家教方法介绍以及家教案例示范等多方面内容,家长可以借助这些内容优化家庭教育。
2.优化家访的具体模式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家访是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开展家访的具体实践中,由于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教育手段还停留在斥责以及惩罚的传统阶段,因此要注意家访对学生健康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和家长们一起观看优质的教育视频,从而引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PPT向家长讲解正确的教育方式,为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构建高效沟通渠道
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们的综合情况均缺乏全面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项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和家长可以依托虚拟网络进行沟通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使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沟通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庭表现,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問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进一步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促进教育教学的高效开展。
2.有效改善家庭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以图片、视频等形式传递给家长,从而使家长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进而有效缓和教师与家长间的紧张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给家长分享一些教育资源,使家长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家长们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水平,达到改善家庭教育、增进家校互动、促进亲子和谐的目的。
3.优化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开展家庭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们会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向家长传递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同时还对学校教育的不断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在教育领域的有效运用,为家庭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学校和广大教师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家长和学校一定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价值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探寻家校沟通渠道、完善家校共育方式,集中家校合力切实优化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