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法论视阈下乡村振兴的四大工程与四对关系

2021-11-20尉迟光斌,符俊

荆楚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明战略发展

尉迟光斌,符俊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从方法论上,要把握好乡村振兴的“四大工程”,即乡村振兴是国家强基固本工程、再造中华农耕文明根基工程、形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工程、跃向人类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工程。同时,由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面临诸多复杂问题,还需处理好守住底线与改革创新、外部条件与内生动力、全面振兴与重点突破、乡村与城市等四对辩证关系。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1)05-0011-06

一、问题的提出

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2019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2020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与乡村振兴战略密切相关,足见中央对于这一战略的高度 重视。同时,全国各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实施,理论界也随之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研究。

面对如此密集的政策文件和理论界各种声音,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研究者以及普通百姓该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根本的界定可以作为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思考原则?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等诸多方面,尤其是这一战略涉及到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既需要实践上的突破,也需要理论上的创新;既不能置原有的实践基础和政策法规于不顾,又不能墨守成规。如何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在知识生产中概括出新理论,显得异常复杂又尤为重要。

从整体上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了配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目标而制定的一个重要战略,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直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破解的世纪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1 ]乡村振兴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个时代战略中,必须认真研究,从方法论( 1 )上掌握这一战略。

在民族复兴战略目标指导下,要善于从方法论上认识和把握好乡村振兴四个大战略工程。于国家而言,乡村不是城市的补充,乡村振兴是国家强基固本工程;于中华文明传承而言,乡村不是愚昧落后之地,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所在,必须振兴;于社会制度而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意味着共产主义所探讨的人类三大差别之一——城乡差别的解决,形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于人类文明而言,乡村代表自然生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成功解决意味着中国批判性地超越发端于西方的工业文明形态,迈向更高级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实践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论述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2 ]的思想,为人类提供了生态文明的实践智慧和发展道路。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方法论上处理好四对辩证逻辑关系,即守住底线思维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外部条件与内生动力的关系,全面振兴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城市思维与乡村思维的关系。只有突破僵化思维,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才能在守正中实现创新。

二、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大工程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它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整个中国现代化建设,事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定型完善,事关人类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能否最终形成。把握好四大战略工程,深刻领会乡村振兴重要战略意义,是开展工作和认识研究乡村问题的关键前提。

(一)乡村振兴是国家强基固本工程

自人类揖别原始社会以来,乡村和城市就是人类共同体存在与发展的两个典型空间。乡村与城市的关系类似“阴”与“阳”,二者互补共存、共生发展,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乡村是粮食的生产地,民以食为天,乡村具有城市无法替代的功能,乡村与城市是人类文明载体的两极,绝不可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必须共同发展。根据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国的现代化是乡村与城市共存共生的现代化,离开了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将无法真正实现。

从中国具体国情看,根据人口统计学和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分析,即使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乡村依然要承载2.6亿人的生存发展,中国是14多亿人口的大国,“大国小农”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是为了振兴乡村以补充城市。从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来看,从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的视角来看,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来看,乡村必须振兴。“乡村兴,则中国兴。”

社会的长治久安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经验表明,正是乡村增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一方面,依托于“三农”的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若年谷丰登,衣食给足,则国富而民安。”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粮食安全对我国经济安全乃至总体国家安全都起着根本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根据温铁军教授研究,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内生性的因经济周期而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还是因负外部性而产生的财政和金融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广阔乡村的存在使得亿万的农民工能够安然回流,避免了因大量失业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平稳渡過危机。“三农”是我国在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复杂国际局势下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是必须守好的“基本盘”。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基固本工程。

(二)乡村振兴是创新中华传统农耕文明工程

中华文明起源于和形成于农耕活动方式,与繁衍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贸易文明明显不同,中华文化的根在乡村,农民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汉书》中有“礼失而求诸野”的记载,即传统的礼仪、道德、文化丢失了,需要到乡村去寻求。如果我们模仿西方乡村依附城市的老路,任由乡村凋零,那么中华文明将会丧失自己的根脉,丢失自己古老的生存智慧。德国思想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上世纪初的《西方的没落》中就指出西方只关注城市的发展逻辑将会导致城市文明的衰败。他说:“这便是城市历史的终端。由原始的以物换物为中心发展为文化城市,最终发展为世界城市,它首先是为了其壮丽的进化的需要,牺牲了它的创造者血液及心灵,紧接着为了文明的精神而牺牲了这种生长的最后隆盛时期——如此命中注定地走向最终的自我毁灭。”[ 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虽然作为个体的我们只能取“一瓢饮”而难窥其全貌,但是其绵延几千年而不绝,自有长存的强大基因,通过乡村振兴将再造中华文明基因。

从文化传承看,中华文化经典是对农耕生产活动方式的描述,蕴涵着中国人对自己生命活动认知和价值追求的主体智慧。“中华文明的独特模式,决定了中国乡村是世界上自主性和主体性最强的乡村。”[ 4 ]离开了乡村的农业活动、农业环境,经典将变得难以理解,现代中国人将失去走向经典的路径。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才能保住中华民族主体精神归依。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尽管人类实现了文明的极大进步,但是无论人类文明怎么发展怎么进步,人类永远不可能不再需要农业,不可能完全超越农业文明。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必须振兴,乡村必须振兴。

(三)乡村振兴是形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工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消除三大差别,即体力与脑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差别。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批判了资本主义把整个世界都从属于资本,把农村从属于城市,从而造成乡村凋零的资本文明缺陷。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无论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还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逻辑来说,中国的乡村不是城市的附庸,乡村与城市必须协调发展。乡村的繁荣发展是消除体力脑力、工业农业、城市乡村差别的根本途径。中国要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中国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够贡献成功解决城乡差别和对立问题的“中国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发展,乡村提供了大量的劳动积累,全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乡村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后,1982-1986 年连续五年、2004-2019 年连续十六年,中央连续多年发布“中央一号文”聚焦“三农”问题,对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具体的部署。从2005开始,十几年来大约60%的国家财政投资于乡村,解决“三农”问题。可见,乡村问题如果不能成功解决,依然保持城乡二元结构的分离对立,中国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难以最后成熟定型。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5 ]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对“生态”布局的重要推进,也是解决“社会”布局中“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切入点,同时涉及国家政治统一,经济稳定,国民认同。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要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乡村振兴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只局限于2亿多有消费能力的城市市民范围内,无法真正形成国内大循环主体,将直接影响到民族复兴大业。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是否能够振兴,农民能否收入倍增,直接关系到国内大循环最终能否形成,进而影响到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四)乡村振兴是实现从工业文明跃向生态文明的工程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游牧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演变。文明演化意味着人类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矛盾关系水平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人类的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严重。工业文明诞生于十八世纪后期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巨大提高,人口快速集中,城市化突飞猛进,社会结构发生变革。这股浪潮就是后来被称谓的“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就是现代化的“双生子”。伴随着西方的殖民、产业、金融扩张,“工业化、城市化”也在全球铺开。当现代化被仅仅理解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候,尤其是在全球“资本”权力所塑造的“意识形态”神话中,它创造了辉煌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贫富严重分化的社会问题,引发世界性的动荡不安,造成人类毁灭风险与日俱增。

如何扬弃工业文明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如前所述,中华文明衍化于五千年农耕活动智慧。在经过巨大发展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之后,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意在继承中华传统文明智慧,超越工业文明形态,通过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使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得到科学解决,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一条新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6 ]相比较于发端于西方的工业文明而言,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将吸取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智慧基础上为人类文明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三、处理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对辩证关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乡村振兴是一个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战略,关涉好几亿人乃至整个国家的福祉,要补的是中国乡村几十年的欠賬,更是在我国现代化在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后,要彻底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的世纪举措,任务艰巨复杂,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四对辩证关系。

(一)处理好守住底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乡村振兴要处理好守住底线与改革创新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处理农业底线与百业创新的关系。乡村是农业所在地。民以食为天,粮食物资是最重要战略资源,农业必须振兴,这是底线。但是,这是从国家层面的整体考虑,具体到每一个县乡村并不一定如此。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兴旺”作为重点,这就要求辩证处理农业与百业的关系。要在全国层面根据粮食结构确定耕地红线,在全国层面划定主粮区,具体到省级层面规划、市级县级层面规划,在确保粮食生产刚性需求的前提下,发展乡村一二三产业,实现全国乡村总体上农业充足和百业兴旺,决不能突破国家层面的农业底线。所谓“百业”,各地应该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以及依据乡村与城市的互融关系发展多种产业,家庭农场、文化旅游是当前比较风行的模式,但不能一窝蜂,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发展。农业与百业的关系性质上是刚性的使用价值需求与软性的市场交换价值需求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国家层面算总账,在各地层面看市场,二者运行逻辑不同,对接现代科技的方式也不同。

其次,要处理好守住主粮作物底线与特色农产品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中农业振兴是刚需,农业中主粮作物关系国计民生,这是农业振兴的底线。当然,这是就全国而言的。主粮作物只是底线,吃得好吃得健康,还需要特色农产品,这就需要处理好主粮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辩证关系。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辩证规划,还需要各地积极参与到国家的规划之中,在实践中辩证处理二者的关系,把它们化为具体的政策。具体到每一个乡村,则需要根据国家、省、市、县规划,因地制宜按照市场需求发展各类农产品。

再次,要把握好政策底线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国家整体规划,制定统一国家政策,是国家战略需要。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而对于“五级书记”来说,如何守住政策底线,同时又能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实践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比如,对于当前热烈讨论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既不违背政策,而又能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非常复杂,却又急需创新。农村最大的资源是土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如果不能推动资源要素的流动,不能实现城乡的交流,那么乡村一直处于自循环和被动循环之中,乡村只是城市的“后花园”,城乡融合格局将难以形成,最终会影响到内循环大格局的形成。如果说当年起源于沿海特区的实践创新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那么也许今天我们可以在“老少边”某一个或几个地区进行“特区实验”,给予更多的政策释放,加快城乡融合,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二)处理好外部条件与内生动力的关系

乡村问题既是乡村自身的问题,又不仅仅是乡村自身的问题。乡村问题是人类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也是各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所造成的。乡村问题不能单纯依靠乡村来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战略,需要各部门各地区戮力同心,要从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以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为动力,妥善处理好外部条件与内生动力的辩证关系,助推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首先,我国的乡村振兴不是各地各村的单打独斗,是党中央有规划有步骤的现代化工程,各地振兴工程是在全国一盘棋下的小工程,中央和省市都有战略资金和战略项目,这为各地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各地要善于统筹中央和省市下拨资金、建设物资、建设项目,根据自身资源和发展规划,重点突出,形成特色,形成规模效应。就目前的实践情况看,确实存在一些地方没有统筹好中央和省市下拨资金,盲目投资,造成极大浪费,使本地发展错失良机。

其次,要善于利用中央和省市的政策利好条件,结合本地特色,敢于创新,把政策用足用好。比如,产业不突出的偏僻乡村,可以加大流转政策力度,甚至可以采取有些城市开发区的政策做法,降低或者减免租賃费用,吸引市民下乡,筑巢引凤,以能人和乡贤兴农兴村。目前,浙江某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0年关于城镇居民继承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政策,正大力推进市民下乡,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落地工程。各地都可以像当年招商引资一样,充分挖掘本村本镇历史人脉资源,鼓励市民回乡发展各种项目,引导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汇聚乡村,繁荣乡村。

再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各地还应大力培育示范项目,帮助培育农民合作社,使资源规模化、劳动力组织化,把合作社需要的技术服务变成公共供给品,增强抗击市场风险能力,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加大培育新型农民主体和各种新业态主体,使他们能够起带头作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建好顺畅便利的乡村基础设施,解决好公共服务产品高质量供给,比如教育和医疗等,吸引大学生、外出打工者愿意返乡创业,利用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视野和技术,促进乡村发展。

(三)处理好全面振兴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工程,涉及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化价值、基层组织等方面。按照哲学方法论,乡村振兴就是一个矛盾体,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把握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同时还要把握以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带动矛盾问题的解决。要善于把握好全面振兴与重点突破的辩证关系,长远规划,谋定后动,久久为功。

首先,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统一部署下,各地要整体性、系统性把握乡村问题,做好各具特色的振兴规划。乡村问题不是一个政策一个举措就能够解决了,产业如何兴,人才在哪里,百姓如何增收,是否可持续,资源有什么,教育如何强,组织怎么建,乡风文明如何兴,各方面必须通盘考虑。这需要从省到市县乡镇在中央规划基础上,调查研究各地整体情况,空间结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好发展的整体规划,稳步有序推进。

其次,乡村振兴本质上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但是不能在初期就奢求全国农民收入齐头并进,不能要求全国各地农村发展同频进行,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地打开各地发展的机遇和空间。要科学把握本地自然禀赋、资源结构、产业历史积累、与城市关系特点,抓特色产业,促进整体工作打开局面。自然禀赋好的乡村,做好乡村旅游、休闲养老等;历史文化浓厚的乡村,做好乡愁体验、旅游开发;产业特色明显的乡村,做好体验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有些乡村可以强化基层组织,以乡风文明促乡村振兴。

再次,瞄准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和阶段性目标,以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为重点。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意见》具体制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分别规划了截至2020、2035、2050年三个时间点的目标任务,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强调指出产业振兴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说到底,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在产业,经济是基础,没有产业,发展不出适合自己特色的产业,农民就无法增收,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都会受到极大影响,乡村振兴就会变成无本之末。所以,我们必须在整体规划中谋划好产业问题。但是同时必须警惕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要坚决杜绝只抓产业而忽视生态、治理、乡风文明等问题,应时刻围绕乡村振兴的总要求而开展工作。

(四)处理好乡村与城市的辩证关系

乡村振兴的直接目的就是补齐短板,使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一个跛脚的现代化,使城市和乡村齐头并进,造就一个全面的现代化中国。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乡村振兴就是为了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也是新时代党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处理好乡村与城市的关系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

首先,要摒弃单纯以城市思维和工业化思维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乡村不同于城市,农业不同于工业,农民的诉求与市民也不尽相同,各级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推进项目时切忌以己度人,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要从乡村生活的本色、农业生产的特点出发,切实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规定:“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和现状分布,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合理确定县域村庄布局和规模,避免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撤大建。”[ 7 ]但是,近年来,还是有些地方仍然不顾村情民意,大拆大合,以工业化城市化思维推动乡村建设发展,影响到乡村战略有效实施。

其次,要根据国情和国家战略目标,做到乡村与城市辩证统一,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实现的目标是城乡融合,城乡一体,且各具特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8]城镇化是振兴乡村的重要举措,但是不能采取把所有农村都变成城市的一刀切模式,要看到城市发展的问题,要从人类实践活动的长历史视野看到乡村的生存价值。《规划》明确要求“通盘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 ……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7]。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消灭城乡差别的不二选择,也是我国开拓新型生态文明的必然之路。

再次,要处理好规模经营与小农户的辩证关系。按照西方农业现代化逻辑,农业应该采用大面积规模经营,这有利于使用现代农业工具,也有利于促进规模效益,这是大机械工厂的工业思维逻辑在农业上的应用。中国有些官员和学者也是按照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乡村农业。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能够实行这一大农场模式的前提条件,即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充足。根据后来研究,美国白人移民美洲初期,大量屠杀原美洲印第安人,致使现在印第安人只占总人口的约2%,这就是美国大农场的前提条件。美国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是中国的357倍,澳大利亚是中国的382倍,加拿大是中国的590倍。可见,中国不具备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大农场的条件。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乡村振兴战略中强调要“适度”规模经营。从土地资源的使用看,西方大农场那种模式实际上是依靠大规模的粗放式的模式,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处理好適度规模经营与小农户的辩证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如何实现农业与现代科技的有机对接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主产粮区如何实现规模效益,如何利用现代农业高科技助推粮食增产增收,同时确保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到其他产业中;第二,没有规模化经营条件的小农户如何有机对接现代科技,农村百业如何现代化,发掘各地资源优势,依靠技术和资源确保农民收入增加;第三,如何引导农民超越小农意识,适应市场规律,培养一技之长,用现代眼光改造农村生活。

注释:

(1)通常讲,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哲学的意义上,方法论强调的是根本的认识和实践原则。本文所提“方法论”是指相对于具体方法或具体措施而言的总体认识和实践原则,旨在强调围绕民族振兴大目标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时应该把握的四个原则框架和四组辩证关系,意在提醒人们要避免因陷入繁琐的事物性措施和认识而出现本末倒置的乱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N]. 人民日报,2020-12-30(0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央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1.

[3]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张兰平,译.北京: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公司,2015:51.

[4]温铁军. 乡村振兴十人谈[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28.

[5]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55.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4-9.

[7]中共中央 国务院.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1-09-10].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8]习近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EB/OL]. (2018-03-07)[2021-0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3 /07/c_1122502719.htm.

[责任编辑:陈丽华]

猜你喜欢

文明战略发展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区域发展篇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图说共享发展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