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式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2021-11-20李慧敏孙跃明王大元唐俊伟

重庆医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直肠癌量表题目

李慧敏,姚 翠,孙跃明,王大元,唐俊伟

(江苏省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南京 210029)

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造成的健康危害及心理冲击极为突出,患者希望水平较低,疾病不确定较强,与患者治疗信心的不足密切相关,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态度、行为等,对疾病治疗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因此,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希望水平及疾病不确定感的改善均是该类患者干预与评估的重点[1-2]。本研究就激励式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了解激励式护理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36~70岁,平均(57.9±7.9)岁;Dukes分期:A~B期39例C~D期21例;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25例,中专与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5~71岁,平均(57.7±8.0)岁;Dukes分期:A~B期38例C~D期22例;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25例,中专与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Dukes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20~75岁;(2)确诊为结直肠癌;(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3排除标准

(1)文盲及沟通与认知障碍者;(2)合并其他疾病者;(3)合并创伤及感染者;(4)妊娠期及哺乳期者;(5)具有精神病史者。

1.4护理方法

1.4.1对照组

采用常规结直肠癌护理,对患者进行结直肠癌疾病情况、相关治疗措施及其他方面的健康教育,积极解答患者的疑问,针对患者的治疗措施进行配合护理,同时进行基础护理及心理疏导。

1.4.2观察组

采用激励式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激励理念,并融入每项护理措施中。激励措施的实施方式包括语言、行为及其他形式:激励性语言主要为根据患者的性格及理解能力,从患者的优势方面入手组织激励性语言,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激发患者积极情绪为目标进行持续的语言鼓励,同时告知其成功治疗案例,以激发其治疗信心;激励行为通过抚触、手势等方式,于患者情绪低落、实施治疗及检查或其他干预措施期间,以眼神、抚触、手势等多种方式进行鼓励,积极与患者实现有效的沟通;其他形式的激励则主要为根据患者的兴趣点如音乐、读书等进行间接激励,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1.5观察指标

统计及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治疗信心[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量表]及疾病不确定感(MUIS)量表评分,以及对护理各个方面的满意度等。

1.5.1希望水平

采用Herth希望量表进行评估,包括12个评估题目,每个题目评分范围为1~4分,总分为12~48分、<23分、23~<36分、36~48分分别表示希望水平较低、中等及较高[3]。

1.5.2治疗信心

采用GSES量表进行评估,包括10个评估题目,每个题目评分范围为1~4分,总分为10~40分,<20分、20~<30分及30~40分分别表示效能感较低、中等及较高[4]。

1.5.3疾病不确定感

采用MUIS量表进行评估,包括31个评估题目,每个题目评分范围为1~5分,分别对不明确性(13个题目)、复杂性(9个题目)、疾病相关信息缺乏(5个题目)及疾病预后的不可测性(4个题目)等4个方面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不确定感越高[5]。

1.5.4对护理的满意度

采用不记名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问卷评估项目为护理效果、护理态度及护理模式3个方面,每个方面均分别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3个选项,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希望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希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1、4周后希望水平持续改善,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erth希望量表评分比较[n(%)]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效能感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效能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1、4周后效能感持续改善,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效能感比较[n(%)]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UIS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MUI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1、4周后MUIS量表评分持续改善,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UIS量表评分比较分)

2.4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各个方面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结直肠癌作为恶性肿瘤,不仅对患者健康状态造成极大危害,也对患者心理情绪状态等多方面有较大不良影响[6-7],甚至导致患者对预后希望水平低下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到其生存状态,且可导致其治疗态度较差,出现治疗依从性较差乃至抵触的情况,影响疗效乃至预后[8-10]。因此,对结直肠癌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希望水平提升是评估的重点方面之一,且受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另外,较多患者对疾病的恐惧、预后的担忧等均与疾病的不确定感密切相关[11-12];同时疾病不确定感的存在也是该类患者治疗信心低下的重要原因。故有学者认为,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疾病不确定感的改善需求较高[13-15],是干预措施应用效果的重要评估方面。

激励式护理是临床中应用率较高的一类护理方式,其更为注重对患者心理情绪状态的干预,尤其是对治疗效能感低下的患者,较好地激发患者治疗信心,更适用于治疗信心不足及治疗态度抵触的患者,故在恶性肿瘤等较为严重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率相对较高[16-17]。关于激励式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可见,但对该类患者希望水平及疾病不确定感的直观影响的研究尚未见,因此,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究极为必要。

本研究就激励式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激励式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感及疾病不确定感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表现为患者护理1、4周后Herth希望量表、GSES量表、MUIS量表评分均持续改善,且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因此,激励式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同时患者对该类护理模式各个方面的总满意度也相对更高,较为全面地肯定了激励式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认为,激励式护理通过语言、行为及其他形式等有效激发患者对预后的信心,针对患者预后效能感低下等不良情绪的存在,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干预,从激发患者自身的感受入手,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同时提升了其治疗积极性,进而为其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18-20]。

综上所述,激励式护理可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患者希望水平及疾病不确定感,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也更被患者认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直肠癌量表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