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1-11-20刘双
刘 双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护理部,江苏徐州221009
宫颈癌是一种高发的妇科恶性肿瘤,每年新增患病人数52.8万,病死人数可达26.6万,且呈现出非常典型的年轻化特性[1-2]。临床上针对宫颈癌主要采取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方式,但是这类手术由于时间较长,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再加上患者担心疾病的转归,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若长时间处于消极状态,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因此,针对围术期的宫颈癌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4]。叙事护理作为一类新型护理模式,本研究就其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徐州妇幼保健院妇科病区收治的68例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常规护理组按照常规的围术期护理流程予以护理,叙事护理组则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流程+叙事护理。常规护理组年龄35~65岁,平均(40.36±2.36)岁;病程1~4年,平均(2.15±0.36)年;病情:Ⅰa期11例,Ⅰb期13例,Ⅱa期10例。叙事护理组年龄32~63岁,平 均(40.28±2.32)岁;病 程1~5年,平 均(2.22±0.32)年;病情:Ⅰa期12例,Ⅰb期13例,Ⅱa期9例。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1.1 纳入标准 在我院接受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宫颈癌;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均对本研究知情,患者及家属签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存在手术禁忌证者;合并基础性疾病者;有语言障碍、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术,在此过程中常规护理组按照常规的围术期护理流程操作,内容包含术前常规检查、健康宣教、基础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生活指导、出院指导等[5]。叙事护理组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流程+叙事护理,实施内容如下。
1.2.1 护理形式、地点以及实施人员 叙事护理主要采取一对一个体干预的方式,实施地点选择我院妇科会议室或安静舒适的地方,实施人员为4位拥有多年护理经验的妇科高年资护士。
1.2.2 护理时间 本研究叙事护理的时间从患者办理入院当天开始至出院前1 d。
1.2.3 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获得患者信任,倾听患者故事。第一阶段采用护理人员主动跟患者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取得患者信任,了解其基础资料,询问其内心的痛苦。在此阶段,护理人员主要充当倾听的角色,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心声,引导患者倾诉自己在烦恼面前的真实感受,从而了解其内心的痛苦和期望,例如:“我看您的心情非常不好,是什么事情能够跟我聊聊吗?”。在与患者沟通时,要善于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适时给予患者反应,目的是表示自己对患者的态度与行为表示理解,达到共情的目的。第二阶段:问题的外化与解构。此阶段主要目的为明确患者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影响。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在白纸上记录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上一阶段患者的讲述,逐渐使患者问题外化,将其烦恼称为“肿瘤君”或者“皮球”等,帮助患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心理问题及影响进行分析,例如:“那个肿瘤君像什么?”,然后再和患者共同讨论这些心理问题因何而来、如何发展以及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哪些影响,有哪些因素会引起心理问题的缓解或加剧,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例如:“这个肿瘤君是怎样来到你生活中的?”,从而实现审视问题的宽广性与全面性。第三阶段:挖掘例外与闪光事件。此阶段主要目的是和患者对既往生活进行共同回顾,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回忆以往生活中发生的类似但被自己忽略的体验,回顾自身是如何克服该问题的,将这些闪光事件背后所潜藏的积极作用进行放大,目的是激发患者自我认可的潜力,进一步明确、肯定患者的内在潜力;另一方面也可宣传患者熟悉的名人在患有癌症后积极抗癌的事迹,或是病房中同种病例成功治疗的典型案例,从而不断增强患者自信心。例如:“您可以讲讲曾经的经历吗?”“您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以前你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当时您是如何解决的?”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激发患者潜藏在身体中的积极力量与认同感,树立自信心,并且主动对现有的生活态度与生活行为进行调整。第四阶段:重构故事,放眼未来。护理人员需总结上个阶段患者身上的闪光事件,再将其串联起来,使这些事件的意义与目前以及未来关联在一起,拓宽患者的视野。例如:“你怎样做才能将肿瘤君消灭?”“在手术期间家人与病友发挥了哪些作用?”“您有哪些弥足珍贵的经验能够与其他患者分享?”等,用这种方式层层拓展患者的心理空间[6]。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围术期的宫颈癌患者,实施叙事护理所包含的上述四个阶段是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存在重叠和穿插的情况,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各个阶段的内容进行调整,以便充分挖掘患者的潜力,及时化解各类关键问题。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与干预后的心理状况以及生存质量。其中心理状况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后发放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等进行判定。HAMD共包含1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分值为0~4分的五级评分法,总分为0~68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抑郁程度越明显,总分>24分可能为严重抑郁;18~24分,可能为中度抑郁;8~17分,可能为轻度抑郁;<8分,则没有抑郁症状。HAMA量表包含1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分值为0~4分的五级评分法,总分为0~56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焦虑程度越明显,总分<7分,无焦虑;7~13分,可能有焦虑;14~20分,肯定有焦虑;21~28分,明显有焦虑;>28分,严重有焦虑[7]。生存质量则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后发放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进行评价,该量表由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四个维度构成,总分0~108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与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HAMD与HAMA评分均有所降低,叙事护理组HAMD与HAMA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组别 n HAMD HAMA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叙事护理组 34 40.61±10.58 20.51±4.25 27.847 0.001 43.58±5.15 19.36±2.36 27.847 0.000常规护理组 34 40.25±10.51 31.54±6.54 9.987 0.001 43.51±5.20 25.48±3.57 9.987 0.000 t值 0.141 -8.246 0.056 6.976 P值 0.785 0.005 0.856 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ACT-G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叙事护理组的FACT-G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叙事护理组 34 62.39±11.35 85.54±10.21 27.847 0.000常规护理组 34 62.51±11.35 71.36±11.08 9.988 0.000 t值 0.044 5.488 P值 0.896 0.000
3 讨论
叙事护理,顾名思义即护理人员通过倾听并且吸收患者故事的手段,达到帮助患者对现实生活与疾病意义进行重构的目的,制订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改善患者认知与心理状态的护理措施[9]。
3.1 叙事护理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实施叙事护理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实施叙事护理的患者HAMD与HAMA评分更低,证实叙事护理有改善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Lee等[10]以恶性肿瘤患者为例,结果显示叙事护理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方面效果显著。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其一,叙事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将其看成一个拥有特色经历的个体,护患之间是主客体关系,属于平等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可减少患者的各种担忧,从而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11];其二,叙事护理需要分析患者心理问题的来源、发展以及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外化患者问题,使其跟个体分离,进而独立存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患者摆脱传统的角色对问题进行看待,对自己的心理空间重新进行审视;其三,这种护理模式着重于激发患者自身的潜力以及化解问题的能力,让患者能够主动去面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容面对生活。一般患者不能意识到自身解决问题的潜力,而对患者的闪光事件进行回顾和挖掘,能彰显该事件背后的动机,从而帮助患者摆脱对自身被支配地位的认同,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对自己的行动、自我认同进行改变,减轻其心理问题[12]。
3.2 叙事护理改善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生存质量为患者心理、社会、生理、家庭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对宫颈癌患者而言,其生存质量主要体现在手术期间,疾病对机体正常功能的破坏以及治疗方式会产生不同严重程度的影响[13]。本研究探讨了将叙事护理应用在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通过发放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叙事护理组的FACT-G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叙事护理属于一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提倡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对患者需求进行开展,站在患者的角度去了解患者的感受,然后给予适当的信息与情感支持,鼓励患者宣泄自己的情绪,从而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改善其生存质量[14]。另外,在叙事护理中,通过护患有效的沟通、紧密的互动,使患者能够敞开心扉,而护理人员也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15]。
综上所述,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叙事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帮助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达到改善其生存质量的目的,进一步充实了当前临床上关于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内容,扩大了叙事护理的应用范围。本研究的局限主要体现在研究病例数较少,缺乏大样本数据的支持,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展大样本试验,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