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多形性日光疹合并胃肠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1-11-20文智洁杨素娟张晓丽叶海燕
文智洁,彭 敏,杨 惠,杨素娟,张晓丽,季 漫,罗 媛,叶海燕
(楚雄州中医医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多形性日光疹(Polymorphic light eruption,PLE)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特发性和间歇性反复发作的光敏性皮肤病,曝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结节、水疱、糜烂、结痂、鳞屑或苔藓样变等多形性损害,伴有明显瘙痒,停止日光照射后病情缓解[1]。云南地处高原,紫外线强,多形性日光疹的患病率为0.65%[2],其发病机制与环境因素、免疫反应、遗传及其他因素相关。近几年我科收住数例表现较重的多形性日光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镜表现异常,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多形性日光疹与胃肠疾病的相关性,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条件的40例多形性日光疹患者,设为试验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皮肤病学》[3]提出的诊断标准确定诊断:① 病史中有日晒后发病,避光后症状缓解,有明显季节性;② 发病部位以暴露部位为主,皮损表现为多形性,如丘疹、红斑、斑块、苔藓化等;③ 部分患者行紫外线光敏最小红斑量(MED)试验检查以排除接触性皮炎等其他疾病。纳入标准:符合多形性日光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排除标准:① 患有遗传性或获得性代谢障碍,致内源性光敏物产生增多者,如卟啉病琳、烟酸缺乏症;② 妊娠或哺乳妇女;③ 相关资料不全的患者。健康对照组纳入标准:① 患者年龄(18~65)岁;② 自愿申请健康体检者,无其他系统疾病和过敏性疾病;③ 行胃镜检查、肠镜检查及14C呼气试验(同一人同时行3项检查者,和或做其中1项检查者,和或做其中2项检查者);④ 无胃肠部器质性病变者,未患其他重大消化系统疾病者,皮肤无皮损。排除标准:① 患任何系统性疾病者;② 皮肤患有任何皮损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且入组人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胃肠道准备合格后,行胃肠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采用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胃、肠镜检查及尿素14C呼气试验结果,并记录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镜结果中各疾病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由表1可知,多形性日光疹合并糜烂性胃炎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类型无差异。
表1 两组胃镜结果比较(n,%)
2.2 肠镜结果中各疾病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由表2可知,多形性日光疹合并肠息肉患者数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类型无差异。
表2 两组肠镜结果比较(n,%)
2.314C呼气试验结果比较 日光疹组14C呼气试验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由表3可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14C呼气结果比较(n,%)
3 讨论
多形性日光疹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代谢异常、免疫、微量元素、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免疫机制是公认的PLE发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肠—脑—皮肤轴”学说为消化道疾病与皮肤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依据,LEE等[4]研究表明,肠道皮肤轴参与了炎症性皮肤病。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证据表明,肠道和皮肤之间存在密切的双向联系,胃肠健康状况与皮肤的平衡稳态有关[5、6],胃肠道疾病常伴有皮肤症状。张洢祎[7]等认为肠道及皮肤都属于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内外表面,它们具有类似的信号转导和神经支配通路,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通常会引起肠道和皮肤的双重表现。段云峰[8]等认为,皮肤和肠道表现呈生物学二态性,在构成免疫屏障方面行使类似功能,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中医学认为“皮肤为一身之表,可防御外邪侵入,肺主皮毛;大肠为传导之官,传化物而不藏;肺与大肠相表里”,虽然这两大器官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相差甚远,但临床实践中,皮肤与大肠之间关系密切。既往大样本研究表明[9],患者与未患皮肤病的青少年相比,患者发生口臭、便秘、腹胀等胃肠道症状的概率显著增加,约有37%的腹胀可能与痤疮等脂溢性疾病有关。
本研究发现,多形性日光疹患者伴有胃痛、反酸、便秘或腹部不适等症,行胃肠镜及14C呼气试验检查后结果多异常,经统计分析发现糜烂性胃炎、肠息肉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多形性日光疹与胃肠疾病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查阅文献,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证实与糜烂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有关,同时有研究[10]指出,HP定植能显著改变胃肠微生物群分布,其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相关[11]。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相关的过敏性皮肤疾病关系密切,糜烂性胃炎、结直肠息肉等胃肠道状态的改变,可能导致局部微生态的变化,共生相关分子模式(CAMP)[12],通过产生抗微生物肽(antimicmbial peptide,AMP)诱导先天性免疫系统,进而加重炎症反应,同时,AMP也参与激发适应性免疫系统,反过来诱导PLE。另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防晒、常规抗炎、抗过敏治疗外,合并胃肠道疾病者,请专科会诊后系统治疗,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通过调整脾胃功能,患者消化道症状及皮损情况好转较快,提示在今后的诊治过程中关注患者胃肠疾病问题,将肠道状态、大脑以及皮肤作为一个系统,而非独立对待。由于样本量少,仅限某一地区,多形性日光疹与胃肠疾病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下一步将对多形性日光疹与胃肠道菌群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