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寨摔跤,在体力与技巧的拼搏中增进感情

2021-11-19杨代富

乡村地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芦笙侗族小伙

杨代富

在贵州黎平众多的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中,四寨的侗族摔跤节无疑是最吸引人的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摔跤节活动准时在四寨进行,届时不止黎平的侗族,甚至广西湖南的侗族也会闻讯而来,场面十分壮观。2006年,侗族摔跤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1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四寨是侗族传统摔跤活动的发源地,因侗族摔跤而名声大振,因此被誉为“侗族摔跤之乡”。

四寨位于黎平县西南部,是双江镇一个比较大的侗族村寨,寨中居民均为侗族。四寨依山傍水,四面青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特产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是黎平县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寨前寨后绿树成荫,鸟鸣寨幽。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鼓楼树立寨中,禾仓、禾晾、稻草棚等排列寨边,古朴的花街建在穿过寨中的河上,成为一道道风景线。河边榕树群枝繁叶茂,水车吱嘎有声,一派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气象,令人陶醉。

摔跤节的由来

四寨古称“千三四寨”。据说大约在500年前,四寨祖宗“公记”“公力”追随苗兰祖先从“三色古州”(今榕江车江一带)顺河迁徙而来。到四寨河口(侗族称孖记)时,“公记”上山开寨创业,后形成七百苗寨;“公力”则沿江而上到寨高一带定居,后生三子:大儿子叫公高、二儿子叫公闹、三儿子叫公暖。因生产生活需要,三兄弟各踞一方创业,公高居寨高,公闹居四寨,公暖居黄岗。经公闹和他的子孙励精图治,500多年延续下来四寨发展成为有近1300多人口的大村寨,故称“千三四寨”。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是幸福的,但也有艰辛的岁月。相传明朝熹宗年间,朝政腐败,世态混乱不堪,各寨匪盗成群,关羊吊马,强夺百姓钱财事件时有发生。为加强防范,四寨、寨高商议联盟,共同拒匪。如何选出一位德高望重、武艺高强的首领?四寨推荐公蛮,寨高推荐公柳,两人武艺都很高,又都在本寨有一定名望,于是就定在当年农历三月十五进行比武。那天,两人比一百回合还不分胜负,最后,民众要求两人贴身肉搏,以摔倒对方为胜。结果两人各一胜一负,摔了个平手,以后两寨就共同拥戴他俩为首领。

此后,公蛮、公柳同心同德,带领两寨民众连出奇兵,铲除了强盗。为了纪念公蛮、公柳,每年三月十五千三(四寨、寨高)一带,便在四寨田坝举行摔跤活动,年长月久,这项活动便成固定节日得以流传至今。

热闹的节日前奏:迎宾、游行、侗族大歌表演

四寨的摔跤节活动,我几乎每年都会参加,特别是2016年的那一次最为丰富多彩,也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当天清晨六点,我们就从黎平县城出发,全程高速,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即抵达四寨。但由于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太多,各种车辆沿公路排了一公里多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场面极为壮观。我们的车子也根本无法进入寨中,只好依次停在其他车辆后面,然后步行了四十多分钟,才来到四寨寨边。此刻,节日的气氛早就弥漫了整个村寨,鞭炮声不断响起,悠扬的芦笙曲调不断传来,让来访的宾客都显得非常兴奋。

“快去看寨门迎宾。”不知谁这么一说,我这才注意到,有很多提着相机的游客,纷纷朝寨门跑去,我们也紧随其后,一路小跑着赶了过去。

只见寨子边上,耸立着一座雄伟高大的木质结构的寨门。寨门里,站着盛装打扮的侗族姑娘,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小小的竹筒酒杯,身前是一根吊着两个草标的绳子,绳子的两端分别系在寨门两边的柱子上,这样就把客人很好地挡在了寨门外。要想进入寨门,只得把绳子提高,然后低着头钻进来。在姑娘前方摆着两根木凳,木凳上分别摆着纺纱用的古朴物件,两队手握芦笙的侗族小伙子和手执鲜花的姑娘分列在寨门前面的大路两边。见客人走来,小伙子手上的芦笙便欢快地响起来,手执鲜花的姑娘们同时跳起欢快的芦笙舞。芦笙停歇后,姑娘们举起酒杯,齐声唱起侗族敬酒歌。酒歌唱罢,有人迅速解开绳子的一端,将绳子收起来。姑娘们面带微笑,把酒送到客人嘴角处。有的客人乖乖把酒喝下,有的客人左躲右闪,但还是敌不过姑娘们密集的攻势,到最后不得不眯眼咧嘴做痛苦状把酒喝下。有的客人出神地站着不动,久久地沉浸在刚才的美妙歌声之中,任由姑娘举杯敬酒,一杯又一杯,大有来者不拒的果敢,到最后,連自己到底喝了多少杯酒都全然不知。当进得寨门来时,才发现自己走路已经踉踉跄跄,嘴上还不停地夸赞:好歌!好酒!惹得姑娘们嬉笑不停。

当最后一批客人进入寨门之后,壮观的盛装游行活动就开始了。寨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庄严地手持红油纸伞伞柄,伞身斜扛在肩上,稳稳地迈着步子,引领着游行队伍从寨门出发,向寨子里缓慢走去。手执芦笙的侗族小伙紧随其后,边走边吹奏着芦笙。盛装打扮的姑娘们跟在后面,有的打着漂亮的红油纸伞,有的牵着小姑娘,大家有说有笑,脸上始终洋溢着节日的喜悦。在行走过程中,穿挂戴在她们身上的闪闪发光银饰,互碰发出的美妙声音如同天籁,让人沉醉其中。客人们或手执手机,或提着相机,追着游行队伍不停地拍照,留下一个个美丽的瞬间。

不久,寨老带领大家来到位于寨内溪边的表演场,所有的客人也都聚集到了表演场。一场演出活动即将上演。姑娘们在表演场中间站成几列,声情并茂地演唱起侗族大歌。那歌声如蝉鸣,如清风,如溪水,如流云……动听极了,让人陶醉,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整个表演场显得悄无声息,任由如行云流水般的歌声飘飞、流淌。当歌声停歇的时候,整个表演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曲唱罢,一曲又起,让人百听不厌。

终于等来了摔跤竞技

四寨的侗族摔跤节活动,一般分为上午和下午两部分。上午的活动主要是寨门迎宾、盛装游行和侗族大歌演唱,而节日的主角——摔跤活动在下午进行。

吃罢午饭后,人们就早早来到位于寨子右边的稻田里等候,找好观看摔跤的最佳位置。尽管太阳很辣,天气很热,但人们对于观看摔跤的热情丝毫不减。

而在从寨子通往摔跤场的公路上,早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有卖各种水果的,有卖衣服鞋袜的,有卖银配饰、侗族花带和背带绣片的,有卖小吃的,卖各种烤肉和牛瘪的,还有卖烟叶的……俨然一个热闹的集市。

大约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寨老扛着红油纸伞,带领参赛选手来到摔跤场,绕走摔跤场一圈后立定下来,有的选手随即盘腿坐在地上。这时,有个头戴草帽的微胖中年男子吹响口哨,宣布摔跤比赛开始。只见一个年轻小伙起身站起,代表四寨村出战。他挥舞着青色布带,兴冲冲地跑到摔跤场中央,挑衅地看着对面人群。对面或坐或站着的都是寨高村的侗族小伙。随即,就有与他年龄相当的小伙,信心满满地来到他跟前。头戴草帽的男子宣布完比赛规则后,两小伙迅速把布带环过对方的腰,然后弯下腰来,双手使劲把布带缠紧,再缠紧,憋足劲,将对方提起,摔。没有成功。然后彼此迅速调整姿势,互相绊脚,希望能把对方绊倒,但均不奏效。于是都使劲往下蹬,用劲提着布带,脸涨得通红,颈上青筋暴突,两人不断挪移方位,因势均力敌,两人这样僵持了有五六分钟之久。这时寨高村小伙突然踩到低洼处,身体出现倾斜,对方抓住时机,猛一用力,一个抱摔,把他压倒在地。顿时,摔跤场上响起掌声和欢呼声。通过三局较量,最终寨高村小伙以一胜两负,不敌对方。摔毕,双方彼此友好地握一握手,简单进行一下拥抱,从寨老等人手中接过毛巾后,就气喘吁吁地回到原位。接下来,就轮到下一对摔跤手上场。第二轮,由寨高村小伙先登场,四寨村小伙应战。如此互换进行。直到整个摔跤活动结束。

此次摔跤比赛,有三十多对摔跤手进行对决,有的摔三次,有的摔两次。不管摔输摔赢,都会得到一条毛巾作为纪念品。摔跤手大多都是来自双江四寨、宰高两村寨的侗族选手,也有个别游客主动参与。这些摔跤手,小到八九岁的小孩,大到六十多岁的老人,他们依次在摔跤场上展现侗族传统摔跤技艺和自己的风采。摔跤手们矫健的身手和精彩的表演,博得观众们阵阵热烈欢呼。

寨老告诉我,四寨的侗族摔跤,形式不同于西藏的摔跤,也不像日本的柔道,它有自己的比赛规则和方式。比赛时,选手手拿一根青布带作为比赛的辅助工具。双方上场后,相互将右手穿过对手左肋,右肩互抵,將布带绕过对手腰腹,布带两头置于对手腰椎,两手抓牢,正如斗牛时两头牯牛头角相抵的架势。比赛时,双方都不能用手抓住对方,只能靠臂力和腰腿劲互相角力,避免抓伤的危险。

侗族摔跤,基本技术有四种:一是提摔,即使劲提高布带,使对手腾空,失去平衡被摔倒;二是绊脚,双方对峙时,趁对方移脚之机用脚勾绊对方的脚,使之失去重心而摔倒;三是拉摔,即使劲猛推猛拉,使对方脚步紊乱而摔倒;四是抱摔,即双手紧紧挟住对方身躯,左右扳动,使之倒地。

四寨的侗族摔跤,既是体力和智力的拼搏,又是文体结合的比赛项目。摔跤赛以娱乐为目的,选手争夺优胜,主要是为本寨争光,振奋人心。获胜时用“啊嗬”的喊声表示祝贺;摔败时,则发奋努力,重新练习,来年再战。一年一度的摔跤节也成为侗族人民交流感情的好时节。(责任编辑/杨倩)

猜你喜欢

芦笙侗族小伙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岜沙芦笙节
拥抱
侗乡学子爱家乡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你好,芦笙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口香糖
芦笙恋歌
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