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与思考
2021-11-19陈瑶
陈瑶
什么是“双减”呢?双减”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校内、校外一起减。不管是布置作业的老师还是给孩子报辅导班的家长,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学的更多、更好,而恰恰是这个“更多、更好”让学生累,老师忙,家长焦虑,于是辅导班越报越多,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各自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所以“双减“应运而生,只有让学生回归校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双减”呢?”双减“的意义在于把生活还给学生和家长。全面要求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由此可见大量的学习时间被腾挪出来,那如何提高单位学习时间里的效率便成为了我们的关注点。“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如何布置适量且科学的作业?”……都成为了我们探讨的话题。
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在“双减”的政策之下我对我的语文课堂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我的教学方式应该如何改变,我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去跟进,我课堂效率该如何去提高?我该如何变化来跟上“双减”的脚步呢?我做了以下思考:
(1)身份的转变:
在传统意义上语文课堂老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体,我想“双减”之后,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主要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2)课堂内容的转变:
提高单位学习时间力的效率就要求我们老师提高每堂课的有效性。那什么是课堂的有效性呢?既师生在课堂中教与学的投入包含四种最重要的维度变量:一是时间、二是教学设计、三是教学的具体实施、四是学生的参与度。这四种维度变量共同构成并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课堂的有效性。
以往我们通过加课时,增加校内校外的补课时间,大量习题的练习与训练……来提高教学的产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但是这也就会占据学生的的体育锻炼和活动的时间,甚至是睡眠的时间,但是现在这种传统的时间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吃足”“吃饱”!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谋划布局”。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根据课堂真实学习场景,调整应对各种生成状况。课堂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个人在课堂上真实的教学操作与实施,所以对教师个人的教学基本功、应变能力和专业成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学生的参与度也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很大。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规范与方法、学习的专注度、积极性……都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只有平时在课后做好了这些常规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3)作业布置的转变: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最好巩固方法,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的精神,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增强作业实施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于是要求老师在“双减”以后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相对应的课后作业。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来有效布置课后作业呢?就要强求老师首先控制作业量,不能再以题海战术取胜了。其次要精选作业内容,突出目的性克服盲目性,追求少而精,实现“备——教——学——评”一致。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布置阅读内容,重视阅读方法与积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语文作业内容要体现学科特点,充分发挥作业内容对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发展课程核心素养的作用,使语文作业成为丰富学生语言经验、培养良好语感、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的有效载体。因此要求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书面、口头、实践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增强趣味性和有效性。只有加强教师的作业指导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后作业 ,达到作业的新要求。
课后作业布置观点的转变会促进学生和老师的成长,那么寒暑假的作业同样也应该受到重视,摒弃以量取胜的观念,合理确定假期作业的数量和种类,充分体现语文与现实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适时予以指导注意假期作业成果与成效的展示交流、反馈总结,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积累语言实践经验。
(4)课后辅导的变化:
当作业布置分层化,那就要求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比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等……都成为了课后辅导的新要求。于是各校对课后服务进行了新探索,应该改变原来只在意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学质量的想法,让课后服务多样化。立足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打造特色突出、切实可行的服务内容,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我觉得更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课后服务要求,比如低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好动、自我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因此课后服务可以加入安全教育,传授基本生活技能……面对班级学生差异悬殊的情况,本班老师布置作业后,可以将教室划分为“完全独立完成”、“几人合作讨论完成”、“需要老师手把手指导”等多个学习方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区域来组合完成作业。我想这样,既考虑了学生差异,大家各得其所,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效果会更好。与此同时也要重视课业辅导,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可以对学生课后问题进行答疑,对课堂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拓展学习广度,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且中小学正是培养艺体爱好的启蒙阶段,学校和教师也可采取学生必选与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自身兴趣愛好选择对应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可见:“双减”的主阵地在学校,核心是课堂,而关键在于教师。古人语: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桃李;老师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老师像春蚕,默默无闻,无私无畏;老师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老师是一盏灯,照亮了通往知识殿堂的道路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桃李;老师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我想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将新的知识带给学生,新时代的教师也应该是一名不会停歇的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自我更新,才能寄予学生新的学习体验。
我相信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在“双减”背景下还是在其他要求下,老师都应该始终立德树人,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对自己的课堂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更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得更多的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