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策略优化,提升探究实效
2021-11-19林淑静
林淑静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探索性的学科特征相对明显。科学学科学习更是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与此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科特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实施情感教学以及进行巧妙课堂引导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小学科学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以及优化,一切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而不断努力,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科学;策略;分析
一、优化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导火索,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进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否则探究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设计新颖而巧妙的导入,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
(一)实验导入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象更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食盐的溶解》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一杯清水与若干食盐,将食盐放水杯中轻轻摇晃,学生发现食盐不见了,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食盐去哪儿了?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二)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更能突出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特点。多媒体展现的不再是单一而静止的内容,而是将难以理解的抽象而深奥的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生动的场景之中,这样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三)悬念导入
小学生好奇心强,运用悬念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如在学习磁铁时,教师可以将磁铁提前放于衣袖中、口袋中,放于乒乓球中,为学生表演魔术,随着衣袖的移动,可以将乒乓球吸附于衣服上。学生跃跃欲试,但是学生拿在手里就不灵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更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
二、有效提问,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是发现的基石、智慧的开端。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解决心中的困惑。这样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基础上的自主探究与自主构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
(一)问题要具有探索性
过于简单与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会打击学生学习信心,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学生的认知是经历从已知到最近发展区再到未知的循环过程,不断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设计问题时要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结处最近发展区提问,这样才能基于学生基础,又具有一定深度,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二)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事实,但也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创造性探究,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地发展。因此,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能提出“一刀切”问题,这样的问题并不能面向全体,只能成为部分学生的探究。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探究。
(三)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传统教学提出的大多是检测型问题,只限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并不利于学生思维与探究的开展。不能拘泥于标准答案,而要提出开放性问题,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摆脱固有思维的枷锁,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三、小学科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对学生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个体差异,将学生进行具体的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差异性、层次性的教学,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三个层次:高、中和低。分层时一定要谨记,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分层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于低水平的学生,不要随便告诉别的同学他们的层次,防止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划分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我们一定要认真的研读教材,制定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调整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应该更加注意的设计教学计划,对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让每个学生知道他们在学习中应该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课外有着更宽广的探究空间,更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我们要在搞好课堂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探究活动,这样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更利于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如学完《树叶落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随着天气的变化,植物有何变化?让学生展开长期而认真的观察,这样更利于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学完《盐在水里溶解了》,让学生探究如何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这些课外探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科学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更利于学生综合水平提高。
总之,我们要发挥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放妥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再现真理发现全过程。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这一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永坤.浅论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途径[J].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2):47.
[2] 杨力,赵大洲.小学科学班内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8(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