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经济预算管理与控制
2021-11-19胡晓凤
胡晓凤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为了实现企业的持续化发展,应从经济预算层面入手,结合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经济进行预算管理与控制。分析企业经济预算管理与控制的特点,提出设计经济预算管理目标、优化预算管理编制流程等措施,实现经济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发展,使预算管理的过程呈现一种“自上而下”的闭环式循环结构。通过构建经济预算控制中心、建设经济预算结果评价机制,提高预算控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企业实现和提升市场经济价值起到推动效应。
2014年,我国财政部门联合有关单位,在经济市场内发行了《相关推进经济与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此文件在市场内多个领域中的推广,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经济预算相关工作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性问题。但在此阶段中,相关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仍有待完善。为了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后的两年中,中国财政部门再次颁布了《管理会计工作指南》文件,此文件为经济预算管理与控制重新指明了方向。社会发展阶段不断变化,加强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云存储空间的应用,对此方面工作的实施进行了再次推动,社会金融行业的发展正式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更加凸显了问题,例如,经济预算编制的标准度低导致预算管理目标不明确;预算控制过程中受到经济与利润的影响,致使控制效果不佳,这些问题均是影响与抑制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大数据技术在此过程中的应用,使行业经济预算管理与控制工作摆脱了当下社会发展对其限制,合理并科学地使用大数据技术处理预算信息,不仅可以提升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可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实现管理工作与控制工作的集成与有效对接。
一、大数据时代下经济预算管理与控制的特点
为了实现对经济预算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应在相关研究前,对大数据时代下经济预算管理与控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大数据时代下,与经济预算管理与控制相关的工作难度更高,在执行对应的工作时,只有前端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与信息作为支撑,才能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二、基于大数据的经济预算管理
(一)设计经济预算管理目标
为了实现经济预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应在工作前需制定明确的经济预算管理目标,这是实现预算管理、预算编制等工作目标的前提条件。在设计目标时,应确保目标指向的内容与企业经济预算发展保持高度一致性与趋向性,只有确保经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才能实现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主营业务的精细化与具体化。
(二)预算管理编制流程
在掌握经济预算管理目标与管理工作的相关流程后,企业内核心管理部门可以将项目对应的财务目标与管理目标,通过云端平台,在网络传输技术的支撑下,将目标内容下发到预算管理编制部门,由此工作部门根据其自身工作的特点,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编制。完成财务数据的管理编制后,由前端集中审核单位将整理的财务数据上传到大数据处理中心,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初步校验。财务数据通过前端的集中校验后,便可根据预设目标的指向工作部门,进行管理工作的下发、监督与执行。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经济预算管理工作呈现一种“自上而下”的闭环式循环结构。
在大数据技术与预算管理数据对接时,经济数据可以在此过程中,通过企业在市场的现行应用环境,进行经济预算管理组织框架的全面优化与调整,并匹配不同工作部门在执行财务活动与行为时的需求、目标等之间的关系,确保设定的编制方案与勾稽之间保持良好对接后,为每个工作部门提供合理且科学的个性化管理模式与编制方式。通过此种方式进行预算管理编制流程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编制过程中一些冗余数据的缓解,从而达到提升经济预算管理效率的最终目的。
三、基于大数据的经济预算控制
(一)基于大數据构建经济预算控制中心
在实现对经济数据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处理后,引进大数据技术,构建企业财务经济预算控制中心。传统的预算控制过程仅涉及企业内部执行项目的相关数据,且在控制中,财务数据的使用权仅局限在内部财务人员的手中。在此种预算控制模式下执行的工作,不仅会导致财务数据分析滞后,也会出现预算数据与实际业务数据偏离、无法满足企业战略性发展需求的问题。因此,在预算控制过程中,引进大数据技术,从多个渠道获取企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实现预算控制结构的规范化。按照此种方式获取的企业经济数据不仅包括涵盖常规的生产数据与项目收益、支出数据,也涉及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使用此类数据进行企业市场经营项目的描述,可以实现财务经济预算控制的动态化与高速更新化,在真正意义上加强对预算控制的前、中、后协同控制。使用大数据为前端预算控制提供的数据挖掘技术、网络爬虫技术、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对相同类型业务数据的定位,实现在预算控制中,将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价值资产,降低预算编制与预算控制多个环节的成本,为企业项目的实施创造更高的社会收益。
(二)建设经济预算结果评价机制
经济预算结果评价是实现对预算全过程有效监控的最直接途径,为了确保执行的经济预算控制行为可以满足行政需求,可在完成上述相关工作后,建设经济预算结果评价机制。以此种方式,实现对企业财务的全方面多角度监控,从而提高预算控制工作在实施中多方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
在实际工作中,可将此过程划分为两个步骤,分别为财务数据的综合定性评价与专项定量评价,前者主要由客户端执行,从企业市场组织运营能力、客户满意度、社会成长能力与财务整体调控能力四个方面实施,属于一种宏观调控方式,而后者则是一种基于微观实施过程的量化评估。可在此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信息与企业在市场内发展的规模与趋势,建立财务经济预算控制评分卡,评分卡对应的分值为1.0—10.0分,控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要按照对应的分值,对执行的控制行为进行打分,根据每个环节的对应得分,进行经济预算控制综合得分的输出,以此可以提高预算控制结果的可靠性。此外,将经济预算控制结果对接企业内部绩效考核棱柱模型,可以在确保评价准确性的基础上,确保评价过程的人性化与合理化。
为了满足企业在市场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并提升其发展综合能力,本文在早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技术对经济预算管理与控制策略展开研究,此次研究提出了优化预算管理编制流程、设计经济预算管理目标、构建经济预算控制中心、建设经济预算结果评价机制等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在行业内的应用,可以起到带动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化发展的宏观作用。
(作者单位:京政法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