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融通创新发展 促进两链深度融合

2021-11-19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西咸科技型融通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一、瞄准一个目标:促进两链深度融合

融通创新是西咸新区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特色,既符合国家发改委对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要求,又与陕西西咸新区的实际高度契合。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西咸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将以融通创新为基础,聚焦“融合”,着力“畅通”,大力培育、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人才、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做大西咸新区的产业链与创新链;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和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促进大中小企业和产业链、创新链的融通;搭建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桥梁,促进两链深度融合。

二、把握两个关键:聚焦“融合”,着力“畅通”

(一)聚焦“融合”,构建链主聚链、政府补链、中介联链的创新生态系统

第一,链主聚链。强化企业引领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集群凝聚和互动;通过链主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并通过地域文化形成的人文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企业集群的互动合作。第二,政府补链。通过实施“链长制”,以推动产业链补链和服务链升级,提升重点产业链核心競争力,突出产业集群的优势和特色。一方面,在引导产业链聚集的同时注重补链招商,引进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发展壮大产业基地。另一方面,聚焦产业链业务需求,对业务需求进行前瞻性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场景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不断促进产业服务链升级。第三,中介联链。构建产业主体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网络链接,打造全方位的产业服务平台,增强企业、政府、高校以及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互促共生的产业生态。

(二)着力“畅通”,促进创新要素流动、知识动态共享和创新成果转化

第一,畅通创新要素流动。通过构建企业与外部产业伙伴、创新中介机构、政府、高校等多元创新主体开放合作、互惠共享的协同创新网络,进一步畅通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第二,畅通知识动态共享。通过深入整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打破政府、高校院所、大中小企业、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制度藩篱,畅通知识在不同创新环节、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动态共享,将创新链条上各个环节和各个主体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第三,畅通创新成果转化。通过鼓励龙头企业和集团企业设立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实现与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的信息共享和成果转化对接;通过建立以价值共创、创新利益共享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激发不同创新主体创新活力,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三、聚焦三个方向:围绕重点产业链培育科技型企业集群、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构筑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

西咸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聚焦三个主要方向:围绕重点产业链培育科技型企业集群、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构筑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大力推进融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一是围绕重点产业链,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加速创新资源聚集、壮大科技型企业主体规模等举措,培育科技型企业集群,逐步做大西咸新区产业链与创新链。二是通过建设国民共进融通创新共同体、完善孵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合作等举措,发挥大企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示范带头和创新赋能支持的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合作,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三是通过设立“秦创原两链融合创新发展专项”,将西咸新区企业技术需求、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共建研发机构等统一纳入两链融合创新发展框架之中,以项目为纽带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畅通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通道,构筑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

四、抓好六大任务,以融通创新助推两链融合迈上新台阶

(一)揭榜挂帅,加速创新资源聚集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汇聚政府、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参与其中。围绕行业热点,面向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广泛征集创新创业项目和创意设计方案,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需求为牵引,支持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化阶段各类双创项目和成果,实现市场技术和人才双向对接的同时促进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融通创新。聚焦重点产业链,通过比赛遴选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为获奖项目对接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针对性地培育一批优秀企业,加快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二)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主体规模

依托西部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西部云谷等创新载体,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孵化。构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链条。围绕西咸新区重点产业链领域,大力挖掘一批研发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构建企业创新画像,对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全面量化评价;深入企业、上门服务、组织企业培训等方式,对库内企业实施重点指导与帮扶。健全落实财政补贴、创业补助、货款贴息等扶持政策,跟进股权投资、上市辅导、转型孵化等专业服务,完善企业成长土壤,确保实现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三)建设国民共进融通创新共同体

依托国资委熠星大赛等活动,鼓励国有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围绕西咸新区重点产业链,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共同体。在创新链前端,围绕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配置创新要素,形成“市场—技术”的发展模式,高效对接科技成果与企业创新需求。在创新链后端,大力引入各类中小企业、各类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实现产品开发的大范围商业化,发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特定商业领域的商业化能力与市场能力,为创新链的前端基础研究以及应用开发提供反哺效应。

(四)完善孵化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进孵化器建设,加速科技型企业培育。依托西咸新区现有的清控科创商业航天创新中心、西咸同方丝路未来创新研究院、西部云谷创客空间等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集创业指导、投融资、需求对接、成果转化、政策文件解读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孵化载体,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打造全方位的孵化服务体系。结合秦创原总窗口发布的政策包,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定制化的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从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蜕变。

(五)建立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合作

依托“科创中国”技术交易与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中国·陕西中心站,充分释放陕西科技资源优势,建立需求服务链,面向产业开展需求挖掘,帮助新区的技术成果“走出去”,区外企业的技术需求“引进来”,实现新区企业间需求与服务的精准对接,使陕西科技成果与“科创中国”平台企业需求高效结对。

(六)设立“两链融合”创新发展专项

设立“两链融合”创新发展专项,将企业技术需求、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共建研发机构等统一纳入创新发展计划框架之中。西咸新区将继续完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猜你喜欢

西咸科技型融通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字节跳动(中国)西部创新中心在西咸新区启动
什么是绥芬河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开始啦
贵州省59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并入库
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机理及仿真
打造新一代科技创业园区
西咸新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原则同意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