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021-11-19孙丽娟李渊但永平韩茜茜韩建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电工学工科交叉

孙丽娟 李渊 但永平 韩茜茜 韩建勋

2 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对电工学课程学情和教情的分析,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思想,采取的教学改革措施如图2所示。

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以服务相关专业为目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以解决内容和学时不匹配的矛盾。如从材控专业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可知,材料的加工过程对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在电工学课程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紹了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和正弦交流电路知识,涉及电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这两章都有助于该专业学生对专业中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如焊接过程中需要设置合适的电压和电流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设置合适的电压和电流?电焊机的原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可以结合第一、二章中等效电路及负载特性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解释。

第六章“可编程控制器”介绍了综合了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控制器,与材料加工过程密切相关。这一章应重点讲解,为学生今后对材料加工工艺的开发和优化奠定重要的电学基本理论基础。讲解时介绍一些当前材料加工过程的经典控制实例,如模糊PID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等,启发学生运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模式的改革  采用“轻教导,重学习”的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独立探究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锻炼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给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好奇心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学习方法、学习地点,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课上,教师扮演组织者和咨询者的角色,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渗透学习重点;让学生分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及学习心得,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总结能力;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以此活跃教学氛围。

评价模式的改革  不再采用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学业成就,而是采用报告、复述的方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时给予合理建议,让学生适时消化所学知识。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运用,教师拓展评价的内涵,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注重对知识内化能力层面的评价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种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发学生应用发散思维自己动手创造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工程能力及服务社会的理念。

3 结语

电工学课程为中原工学院工科类非电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基础性强的特点,是践行新工科理念的有效载体。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中对人才素养的需求、对知识体系的重构、对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等理念为指导,结合笔者所教授的建环与材控两专业的电工学课程,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新工科的精髓在于培养新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业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催生新技术。电工学课程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因此,电工学教师应把握契机,改变僵化教学模式,真正从思想上革新,将交叉融合的思想渗透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为使电工学课程成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桥梁,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时刻把握新工科的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及科学精神,使培养的工程人才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2):20-28.

[2]黄河燕.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9(2):20-25.

[3]付少波,赵玲,俞妍,等.电工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6(18):58-61.

猜你喜欢

电工学工科交叉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连一连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教学改革研究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