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中的情感策略应用探析
2021-11-19高金萍李思嘉
高金萍?李思嘉
【内容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流媒体短视频运用情感传播策略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和情感唤醒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2020年武汉“封城”和2021年石家庄“封城”期间发布的97条短视频作品中情感策略的应用。研究发现,这些短视频作品通过搭建场景化体验场域唤醒情感、引发共鸣,进而引导正面舆论、激发共同体意识,为抗疫胜利构建了“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情感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共同体
短视频是移动传播时代新兴的一种传播样式,它借力情感传播将互动性提升到新的效果层级,因此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主流媒体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使用短视频、运用情感传播策略,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进行社会动员,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本文拟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它的短视频情感传播策略,分析其激发受众共鸣、情感认同的路径,以期为抗疫胜利构筑 “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舆論环境。
一、作为社会舆论催化剂的情感传播
社交媒体占据美国媒体主导地位后,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克莱·舍基(Clay Shirky)在《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一书中指出,“人人时代”来临了。①“人人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和人可以超越传统社会的种种限制,基于爱和正义,特别是共同的情感、喜好和经历,通过社交媒体联结起来,共同分享、合作乃至展开集体行动。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各种网络事件中,学者发现“情感”这一主观因素已成为“人人时代”社会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
据笔者在中国知网的检索,研究短视频情感传播的文献仅有20篇,最早关于短视频情感传播的研究见于短视频广告分析。2019年武会园、郭颖欣、陈涛针对视频平台“二更”上发布的微纪录片,探讨了短视频情感传播策略。②此后,陆续出现了对抖音平台上主流媒体和政府机构短视频作品的研究。已有研究涉及“三农”传播、互动仪式、阅兵报道等主题,但尚未见到从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角度出发,探讨运用情感策略开展社会动员的研究成果。
(一)情感是中国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重要资源和工具
有学者认为,基于情感的传递性和社会性特征,它可以成为社会动员的资源或工具。③情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为舆论引导的基础和前提,影响着公众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政治认知。④以情感的结构和指向方式为底层逻辑思维,传播主体通过情感活动影响受体,维系情感纽带从而达到传播活动的需求及目的。⑤
回顾中国新闻传播史,早期国人办报时情感传播就是区别于西方资产阶级“客观报道”的一种中国特征。梁启超在维新运动时期创办了《时务报》,他改革和发展了王韬开创的报刊政论文体,打破了文言文写作的框框,建立了“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纵笔所至不检束”的“时务文体”。时人评价说:“新党之议论盛行,始于《时务报》,新党之人心解体,亦始于《时务报》。”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强调新闻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而其人民性原则更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新闻传播活动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陈阳等认为,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统一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新闻媒体形成了立场鲜明、态度鲜明、重视对读者的鼓舞激励和正面影响的特点。⑦因此,中国媒体话语中充满了大量主观性的评论和情绪性的表达,在涉及国计民生等重大话题中,媒体秉持的是建设性立场和态度。长期以来,情感传播在中国新闻传播实践中始终没有缺席。
(二)情感在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舆论引导中具有双重属性
一方面,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具有情绪化、极化等特征,与公共舆论追求理性、增进理解、凝聚共识的本意大相径庭。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征为更多主体提供了发声机会,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互联网就成为观点和意见的集散地、发酵场。语言学研究者发现情感是建构隐喻的经验性因素之一,心理学者提出沉默的螺旋等理论,情报学研究者利用分析工具定位情感嵌入节点、建立情感传播模型等方式阐释情感作用机制。情感被视为影响公共舆论形成的负面因素。⑧
另一方面,情感在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促进推理、理解框架、行动动员的作用。⑨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在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中往往出现公众的情感转向,这种情感转向又成为助推事件转向的结构性因素。由此可见,在特定的情境和时间点下,传播主体通过合理利用情感传播,能够更大程度地调动受众情绪,引发受众情感共鸣,提升传播效果。但是如何运用情感策略引导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公众认知,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术界尚未探索这一领域,主流媒体也未形成实践经验。
(三)情感传播是短视频场景化应用的重要策略
智能媒体时代,技术赋能下的互动和共享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随着舆论场内发言主体的增多,信息过剩、眼球经济等现象使传播主体产生了创新传播策略的诉求,基于人本身的情感性特征,情感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凸显。⑩喻国明指出,情感共振和关系认同在视频主流化时代日渐成为传播沟通和建构共识的重要策略和工具,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客观因素的传播技术,对人们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理解他人和感受社会发挥着复杂的影响。在差序格局的传统中国社会中,高语境文化背景下,文字传播能够容纳更加丰富的隐喻和象征;在逐步现代化的当代中国社会中,现代传播技术在特定情境下消解了高语境的复杂性,视频语言借力技术祛魅,极大地简化了受众解码编码的过程,有利于受众进行更直接的信息获取和情感体验。同时,信息过剩也使人们更加关注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内容和观点意见。无论是短视频本身的传播特征,还是当前媒介环境的急剧变化,都对主流媒体运用情感传播实现舆论引导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主流媒体运用情感传播引导公众舆论提供了场域,在公众面临对未知疾病的恐惧中,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短视频的优势,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和人民性相一致的原则,如何运用情感传播取得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相关主流媒体的短视频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人民日报抖音号是2020抖音粉丝排行榜中粉丝量最大的媒体号,截至2021年3月15日,其粉丝量已达到1.2亿,获赞累计61.2亿。本文拟以武汉和石家庄两个城市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而“封城”的极端事件为研究背景,对人民日报抖音号在两次“封城”事件中的报道进行分析研究,以发现主流媒体短视频运用情感传播的策略。
二、人民日报抖音号的应对疫情内容生产
本文采取等距抽样,抽取人民日报抖音号在武汉“封城”(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和石家庄“封城”(2021年1月7日至29日)期间的推送作品进行内容分析,抽取其间每月逢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的作品进行内容分析,共获得样本97条,有以下发现:
(一)借助特效增强“硬新闻”的情绪渲染
人民日报抖音号的短视频作品通过对疫情信息的报道和对典型人物的报道缓释公众对“封城”的负面情感,以鲜明的情感倾向引导舆论。在97条短视频作品中,报道疫情事件信息的作品共有75条,占76.53%。包括疫情信息通报、民众疫情中的生活、国外疫情报道、专家对疫情的分析、政府会议报道、社会援助、领导视察调研、防疫常识等多个议题。其中,除了民众疫情中的生活以外,“硬新闻”在“封城”期间短视频作品中的总占比量高达88.8%,体现了人民日报抖音号强调党性原则、充分发挥了党的喉舌功能。“封城”是中国政府为了阻断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而采取的强制性手段,武汉“封城”初期,公众对“封城”举措的认同度并不高,公众的疑虑、紧张、恐慌等负面情绪较高。为此,人民日报抖音号重视作为“喉舌”的职责使命,把镜头对准普通民众的居家生活和基层医护人员,尝试以多种视听语言表达方式激发受众的正面情感,引导舆论走向。
其一,以多元手段强化核心事实。大量受众调查显示,受众在简短单一的短视频语言中收受的信息往往有限。针对这一反馈,人民日报抖音号在视频画面中加入视觉冲击力强的简短文字,通过核心事实提示以引导情感共鸣。为了强化情感,视频作品大多采用加粗、黄色、红色等视觉冲击力强的文字形式结合软性的文案语言,通过简短的文字信息强化视频内容,表现视频的情绪取向。如在2020年1月30日人民日报抖音号作品“摘下口罩这张脸,真的心疼也敬佩!6天,不变的是一样的坚定!致敬,辛苦!等你们凯旋!”中,视频画面配文“她除夕夜飞往武汉支援,如今六天过去……”设置悬念的文字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导至医护人员满是口罩勒痕的脸上,以文字提示为先导,强化情绪表达和情感唤起,烘托对医护人员的心疼和敬佩之情。
其二,“硬新闻”柔化以提升情绪感染力。充分应用抖音号的配乐设置,通过适当的配乐让“刚”性内容 “柔化”,增加信息的贴近性。在疫情信息通报、专家疫情分析、政府会议报道等“硬新闻”发布中,人民日报抖音号通过增加听觉通道信息,加强受众对虚拟体验的感知程度,建立了特定情感的激发和唤醒机制。特定主题背景音乐的添加使受众在信息接触时的沉浸感更强,其情感更易被感染或激发。合理利用听觉信息进行情绪引导,对疏解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公众情绪有着积极作用。如人民日报抖音号在通报每日病例数量时,多选用铿锵有力、节奏感强的背景音乐,给人以充满希望的感觉。除配乐外,短视频的同期声带来了极强的在场感。如2020年4月4日公祭日,短视频多采用各地拉响防空警报的同期声,受众虽然身处各地,此刻却共同为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逝者默哀,同期声带来的现场感促发了悲悯情绪和集体认同。
(二)运用体验式报道营造情感氛围
体验式报道是报道者用亲身感受展示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用真实体验呈现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报道方式。体验式报道承载的环境感和氛围感更为丰富,视觉体验往往更加直观化和场景化。疫情期间,人民日报抖音号中不乏记者参与展示民众疫情生活的报道,还有部分典型人物报道也采用体验式报道方式。两城“封城”期间,人民日报抖音号共推送民众疫情生活短视频11条,占11.34%;典型人物塑造短视频13条,占13.4%。民众疫情生活短视频本身具有接地气、故事化的特质,容易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系,情绪传播更加直接。从内容主题来看,人民日报抖音号推送了很多普通民众为抗击疫情助力、主动隔离在家的娱乐活动等积极性内容的作品,在民众疫情生活短视频中占比高达81.8%。如2020年1月25日题为“武汉人民隔窗喊话,真的又搞笑又心酸……武汉人民辛苦了!”视频中两位武汉市民因居家隔离太过无聊喊话聊天,用“吵下架”“打开窗户,敞开心扉”等具有生活气息和幽默感的方言喊话,生动展现了普通居民无聊但又自寻乐趣的真实场景,既让受众感同身受,也缓解了对疫情的紧张和恐慌的情绪。主流媒体以普通民众为报道主体,以日常生活化表达,构建了与民众的关系,同时也在紧张的疫情中缓解了紧绷的社会情绪,起到了“社会调节阀”的作用。
典型人物报道是主流媒体发挥道德引领与正面引导作用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一个特定概念,是新闻理念与新闻实践的集合”。人民日报抖音号通过两种典型人物报道方式,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是讲述典型人物的日常生活故事,如鐘南山、李兰娟院士。2020年2月5日,名为“这段采访看哭……李兰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时,真的是争分夺秒和病毒赛跑!您也要注意身体,要保重!”的短视频中,通过其他医务人员之口表现李兰娟院士日夜兼程抗击病毒的奉献精神,将共享的抽象民族精神与具体的某个个体结合,为典型人物赋予民族情感,引发公众的共情。用户“禹治水臣归心”在评论区写道:“李兰娟、钟南山,忘不了,再也忘不了了。”二是通过符号化的群体形象塑造“人民英雄”,最突出的“人民英雄”是疫情中的医护人员。人民日报抖音号关注的重点不是某个医护人员个体的突出贡献,而是医护人员群体在疫情中的坚持、奋战和乐观情绪。如2020年2月15日题为“又是医护人员!武汉20多名新冠肺炎感染的医护人员献血浆!9例重症患者血浆抗体治疗效果显著!感恩,致敬!”的短视频,并未强调捐献者的独立个体身份,而是将其作为医护人员的共同形象进行宣传,通过塑造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讴歌医护人员的职业信念,营造业缘群体的共同体意识。通过对典型群体的道德弘扬,极大地激发了普通民众配合抗疫的积极性和情感动力。
(三)巧用特写镜头激发情感
按照短视频来源类型,97条短视频可分为四类:现场实拍、图片改编、节目片段和监控视频。现场实拍多来源于采访、新闻发布会等。图片改编是将图片配上文字、符号、音乐等,以短视频形式进行呈现,多为疫情数据通报、前线抗疫工作者逝世等。节目片段则是对新闻节目的截取,监控视频是利用监控设备记录下的短视频。其中节目片段的占比最高,达39.80%,图片改编类次之,占28.57%,监控视频类占比最少。
一线工作者相关视频多采用现场实拍和监控视频。现场实拍立足在场者视角进行真实画面传播,利用场景中介激发情感共鸣,带来更强烈的情感体验。现场实拍直面医护人员的真实救治工作,将疫情防控前线的细节传播给受众,信息透明度更高,情感体验更加强烈。监控视频以“他者”的视角对具有情感价值的小事件进行挖掘,由于被拍摄者是无意识的,因此真实性和生活化程度更高。如人民日报抖音号2020年1月30日的作品“这一幕,暖!一对母女放下十多瓶消毒液,转身悄悄走了。你愿意为善良的她们点赞吗?”通过对监控视频的挖掘,截取疫情期间普通民众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不留名的动人场景,传达了共同抗疫的暖心情感。
从镜头景别来看,对前线医护人员工作场景的呈现以近景和特写为主。特写镜头呈现的画面内容单一、突出,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直接把观众注意力引向细节的描述,在视觉层次上占据观众的情感出发点。如2020年3月15日的作品“你活过来啦!患者成功脱机,真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激动!太不容易!”是由一系列的特写镜头组成,如心电图上跳动的数字、手术过程中医生持手术刀的手以及患者成功脱机后流着泪和充满光亮的眼睛。占据画面视觉中心的特写图像直接触发受众情绪,激发情感。其他类型则多以全景为主,强调事件的发生过程。
三、借力情感传播助推正面舆论和共同体意识
1956年刘少奇同志在同新华社相关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新闻报道不能只做到客观,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把“客观”与“真实”“公正”“全面”和“有立场”结合起来。“有立场”一词体现着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也就是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党性原则要求新闻传播从社会实践中提炼有价值的主题,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强化新闻宣传的说服力。为了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情感传播策略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被大量运用。学者蒋晓丽等认为,基于某些特定主题、情境和常见的叙事模式,情感传播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个体、集体的情感性元素,加大情感张力,助推网络舆论发展。经由共享的文化背景和意义,大众从不同情感类型的短视频中确认自己与社会之间具有某种文化或心理的联系,从而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建立起个体与疫情、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联系。
(一)坚持积极情感导向激发正面舆论
人民日报抖音号作品重视对现实的关注、对人性的关怀,在“封城”的特殊时期里,针对公众的恐惧或恐慌心理,推出了大量情感倾向积极正面的报道,客观上构筑了“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抗疫舆论氛围。
本研究依据其报道内容,将人民日报抖音号短视频报道进行了情感属性划分,其中积极类指内容昂扬向上,令人轻松自在的情感正面的短视频,包括医护人员奔赴前线、成功救治病人等内容;中性包括疫情通报、应对疫情相关政策发布等情感属性中性的内容;消极类包含悲痛、愤怒等负面情绪感知的短视频,如医护人员感染离世、辱骂医护人员等。统计发现,积极类和中性作品占比合计92.78%,其中积极情绪短视频的数量相对稳定,基本上保持在每天3条左右。中性短视频的数量涉及政策发布,因此当有与疫情相关的政策发布时,数量会有所增长,其余时间基本平稳。以政策发布等为主,情感呈中性类的短视频立场多为建设性,从根本上可以视为是对积极类短视频的补充和支撑。消极情绪短视频数量始终占比较少,仅为7.22%,并随着疫情的逐渐平稳而下降,与人们对疫情的恐惧和恐慌情绪下降呈正向关系。短视频产品的正面情感倾向,客观上营造了全社会共同抗疫的社会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扩散效应;同时也透射着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做人民代言人的情怀。
在具体短视频内容的情感倾向上,本文通过将人民日报抖音号短视频内容类型与情感态度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其多以积极的情感态度立场进行典型人物塑造和民众疫情生活的内容生产。两者在所有积极情感倾向内容中各占比26%。以乐观、奉献、勇敢等积极情感态度塑造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的正面形象,使用户对这类人员的情感感知也更加正向,从而发挥典型人物的正面引导作用。以积极情感态度展示民众疫情生活,消除用户对疫情生活的负面想象和情绪,从而调节了社会情绪。涉外报道内容在中性情感倾向类别中占比最高,达37.5%。人民日报抖音号涉外疫情报道短视频主要由我国对外物资援助以及反击“污名化”疫情两方面组成,中性情感态度立场更能体现客观性,对外媒“污名化”中国的反击也更为真实有力。消极情感类型中占比最多的内容则是常规疫情信息通报,涉及抗擊疫情牺牲的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等。通过悲伤等消极情绪的表现,传达主流媒体及国家对牺牲人员的哀悼,更显人文关怀。
在短视频信源类型的情感倾向上,本文通过将短视频类型与情感态度进行交叉分析发现,现场实拍类型的情感态度最为积极,占积极情感类项的54.76%。这与其内容关联性较大,现场实拍内容涉及“小汤山”“火神山”方舱医院建设场景、医院内医护人员救治病人现场等,蕴含了积极的情感态度。节目片段在中性情感倾向中的占比最高,达70.83%。其多来源于新闻联播等国内新闻内容,受新闻媒体性质影响,内容的客观性较强。在消极情感类项中占比最高的是图片改编,占57.14%。应抗疫前线防疫要求,进入到一线的媒体采编人员有限,因此图片改编成为重要素材来源之一,且多涉及牺牲等话题,情感态度稍显消极。
人民日报抖音号的情感态度倾向在短视频内容类型和短视频信源类型上的差异化呈现,体现出主流媒体在进行情感激发、共鸣和引导时的内容意识和受众意识的增强。
(二)场景化应用强化情感体验
在分析媒介新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各种论述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无疑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马克思“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论述,生动地预言了人类精神交往中媒介技术通过对时空的压缩而带来的人类的“交往革命”。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情感传播的场景化。借助短视频、直播等载体,视频化、音频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容易将符号构建为场景,场景能够传递的语言更多样化和丰富化,表达也愈加细节化、具象化,传播符号的解码和编码也更为易得,情感化的传播色彩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在高语境文化中,场景传达的隐含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短视频以其传播速度更快、情绪表达更充分、用户基数更大的特点被主流官方媒体大量运用。视频背景多以疫情防控前线现场为主,包括方舱医院、病房内部等,以更直观化的视角向受众展示抗疫前线场景,丰富的视觉元素构成了完整的体验场景,在场感的强化使受众解码过程简化,音频的加持满足了听觉需求,沉浸感进一步增强了真实感和体验感。2020年1月24日,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的作品“他们的拜年,看得好心疼!也给你们拜年,一定都要平安!”中,同济医院的医生在大年三十晚上坚守岗位给大家拜年的视频,让受众直接看到前线条件的艰苦、医护人员的坚守,场景化的直接体验带来的情感更具冲击力。受短视频情绪感染力带来的超强传播力影响,部分缺乏视频素材的作品选择采用以图片配合文字、背景音乐的形式组成短视频,其目的是借助短视频的平台特性和传播特性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短视频以线上面对面的对话形式搭建了传、受双方情感体验交流的虚拟场域,因其诉诸感性的思维特性,主流媒体所运用的积极情感策略在这一场域内的传播效果被进一步放大。短视频的工具属性对情感的价值属性实现起到放大器的作用。
(三)共同的情感活动唤醒共同体意识
结合抗击疫情这一特定主题,人民日报抖音号短视频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进行场景化的情感表达,也通过音频、文字的融合引发情感共鸣。其情感内容的选择集中在医护人员的家国情怀、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团结坚强乐观等极富象征性的民族精神和性格上。
舍勒将人类复杂的情绪活动分为两类:情感状态和情感活动。情感状态是先天性、不具有意向对象的,情感活动则是对某些对象的觉知、体验和感觉。先天性的某种情绪状态经由特定对象的刺激引发情感活动。通过控制共同体情感活动中的特定对象和刺激方式,使共同体成员的觉知、体验和感觉达成一致,从而维系共同体内部的情感纽带。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充满着大量刺激共同情感的特定对象,主流官方媒体借助短视频以固定刺激方式呈现情感对象、唤起情感状态、激发情感活动,从而形成更普遍范围内的共同体意识。由此,社会共享意义上的情感得以传播和反复确认,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情感走向也变得更易掌控和引导。
人民日报抖音号主要通过三种情感活动唤醒网民的共同体意识。一是由医护人员迎难而上、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等传统语境中的英雄形象引发的积极情感活动。如通过呈现湖北以外省市医护人员递交请战书、医护人员在前线奋战的特写场景等,引发大众对英雄的尊重从而实现典型人物的道德引领作用。2020年1月23日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武汉86岁老专家全副武装坚持坐诊的视频获赞1142.1万次,评论区纷纷致敬英雄。用户“小汤圆”写道:“爷爷向您致敬,爱您,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老年人的弱者形象与坚持坐诊抗击疫情的强者行为构成对比,使情感共振效应更强。
二是哀悼逝者唤起悲悯和痛苦情绪,以对生命的珍惜激发抗疫必胜的坚定信心。主要包含两大群体:一是在疫情中失去生命的患者,二是为疫情牺牲生命的医护工作者。2020年4月4日公祭日,武汉上空拉响的防空警报配合灰色调的武汉航拍视频,在传递对逝者哀悼的同时也激发民众抗击疫情的斗志。
三是通过细节化的特写场景,从技术层面激发对中华民族坚强乐观等民族精神的深刻认同。比如武汉医护人员在转运病人途中停下来看落日,医护人员和患者在武汉方舱医院打太极拳,两位医护工作者在医院门口跳舞欢送6名出院的患者等,这些场景极大地激发了医护工作者与患者共同抗疫、命运与共的情感和意识,在传递乐观抗疫精神的同时强化了民族精神认同,共同体的结合也愈加稳定。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中,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运用情感传播策略,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性应用,在建构集体认同和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我们加大了宣传舆论工作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营造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
在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中,情感传播不仅是衡量主流媒体贴近受众的测温仪,体现着主流媒体与人民共情的程度、新闻从业者的群众意识;同时也是舆情引导的催化剂,是形成热点引导效应、发挥主流媒体引导力的策略方法。
主流媒体短视频声画合一、节奏较快的传播特性以及对人体视听感官的多重刺激,使之成为情绪传递的重要工具,借力情感传播可以更加便捷地助推正面舆论并激发共同体意识,从而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注释:
①〔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胡泳、沈满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7页。
②武会园、郭颖欣、陈涛:《微纪录片的情感传播分析——以二更视频人物纪录片为例》,《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1期。
③白淑英、王丽敏:《网络新媒体报道中的情感动员——以四川木里火灾报道为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④⑨〔美〕曼纽尔·卡斯特:《传播力》,汤景泰、星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119页、第123页。
⑤李建军、刘会强、刘娟:《理性与情感传播:对外传播的新尺度》,《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⑥王迎:《〈时务报〉: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份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13日。
⑦陈阳、郭玮琪、张弛:《我国报纸新闻中的情感性因素研究——以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为例(1993-2018)》,《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11期。
⑧袁光锋:《公共舆论中的“情感”政治:一个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
⑩马广军、尤可可:《网络媒体传播的“情感化”转向》,《青年记者》2020年第5期。
喻国明:《未来传播的三大关键转型——站在未来已来节点上的思考与展望》,《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1期。
Malin,Brenton J.(2014). Feeling Mediated: A History of Media Technology and Emotion in America.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pp 12-13.
喻国明、付佳:《听觉信息在媒介用户体验中的影响力研究维度》,《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年第1期。
本书编写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89页。
丁柏铨、彭婙:《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综述》,《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蒋晓丽、何飞:《情感传播的原型沉淀》,《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彭菊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多级命题及其理论体系》,《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卢俊豪:《共同体感与道德赋能——论共同善的情感基础与实践机制》,《道德与文明》2020年第3期。
(作者高金萍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思嘉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特約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王 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