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居易赋论文艺观

2021-11-19张远

牡丹 2021年18期
关键词:白居易创作文章

张远

白居易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其作品表现出的内容丰富、个性突出等特点和其旗帜鲜明的文艺创作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自少年起,乐天就和底层贫苦百姓有所接触,了解民生疾苦,其早期思想颇为激进,积极尖锐,带有“兼济天下”的色彩;安史之乱后,唐朝经济由盛而衰,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动荡不安,这些更加刺激了他的济世抱负;后期因屡遭挫折,政治热情消退,思想较为消极,转而产生“独善其身”的退隐之心。白居易一生坎坷的命运经历时刻影响着他的诗文创作和文艺思想,其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议文章》《采诗官》《新乐府序》《与元九书》以及其他几篇诗文中,在创作实践上,大量的讽喻诗可以为证。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总结其理论为:第一,强调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第二,强调文学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第三,阐述了诗歌的特性及其社会功能;第四,强调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白居易所处的贞元(785—805)年间正是唐代试赋的兴盛期,此时正值青年的他没有放过科举致仕的机会,和其他文人一样开始了自己的律赋创作。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说道,“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足见其对试赋投入的心血之多。在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参加宣州乡试,以《宣州试射中正鹄赋》脱颖而出,获得了参加长安进士试的资格;于贞元十六年(800)以《省试性习相近远赋》一举中第,为他的仕途铺平了道路。从赋文数量上而言,白居易散文现存八百余篇,其数量超过韩、柳散文的总和,其中辞赋仅有16篇,占比约2%,从他留存的16篇赋文中看,其中有2篇为应试答卷而作,其余多为模拟应试的习作,写作时间也是在应试的前后二十余年,这都印证了他的创作和科举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据白赋所表现出的题材特性,可将其大致划分为体物、言情、纪事、说理、赋论五大类别。

白居易诗歌的创作理论在学界已有一定的成果,而赋论的研究仍鲜有人关注,《赋赋》作为文学史上罕见的以赋论赋的批评文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完善白居易的文艺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赋赋》不仅是白居易十六篇赋中唯一的一篇赋论,也是文学史上少有的赋论批评文章,讨论了赋这种文体的演变历程、艺术特点、社会功用等问题,也是其本人创作倾向的一个写照。全文以“赋者古诗之流也”开篇,简要概括了赋发源自古诗,经战国、汉、魏晋的进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足够成熟的文体,这就是唐律赋。对于律赋的形式,他写道“义类错综,词采舒布”,“华而不艳,美而有度”,赋体的优点就在于能够突破诗体的限制,既能符合音律,又能做到词采华艳铺排,骈散结合,蕴含多层含义,全文的观点之一就是“立意为先,能文为主”,这直接地显现了白居易的赋文创作观。

文章开篇如下:

赋者古诗之流也。始草创于荀、宋,渐恢张于贾、马。冰生乎水,初变本于典坟;青出于蓝,复增华于风雅。而后谐四声,祛八病,信斯文之美者。

赋体名称的由来,历来认为是取自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中的“赋”,是由诗中的铺排写法扩展到一种文学体裁的,如《文心雕龙·诠赋》所言,“《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从古至今持此说者并不占少数,显然白居易也继承相同的看法。全文第一句“赋者古诗之流也”可以追溯到班固的《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孝忠……”。赋体的独立一般认为自荀子《赋篇》和宋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开始,之后在西汉贾谊和司马相如等人笔中恢弘,发展为汉大赋,后人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谐四声,祛八病”,由骈赋逐渐变成了有限韵和格律化的唐代律赋,从文体起源和演变这一点上来说,白居易是认同赋体在文学史上的正统地位的。

我国家恐文道浸衰,颂声凌迟。乃举多士,命有司。酌遗风于三代,明变雅于一时。全取其名,则号之为赋;杂用其体,亦不出乎诗。四始尽在,六义无遗。

唐代科举继承隋制,用诗赋取士,进士科试赋自唐中宗之后逐渐形成规模,到唐玄宗时正式成为科举制度,并开始出现限韵、点题等要求,继而演变成了格式更为工整的律赋。白居易肯定赋的政治功用,认为它可以改善“文道浸衰,颂声凌迟”的现状,而他所提倡的文道便是“四始尽在,六义无遗”,即儒家的“四始六义”思想,这是儒家经世致用、鼓励讽谏的思想,也是白居易创作赋文的核心态度,寄寓着自身的政治理想和济世精神。

观夫义类错综,词采舒布。文谐宫律,言中章句。华而不艳,美而有度……其工者,究笔精,穷旨趣,何惭《两京》于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于左思。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振金声于寰海,增纸价于京师。则《长杨》《羽猎》之徒,胡为比也;《景福》《灵光》之作,未足多之。

这一段是对唐律赋的艺术特点的赞颂,白居易不吝其词地对律赋进行赞美,描述其审美价值,言语词汇错综齐整,音律和韵,带给人华美有度、艳丽适中的愉悦感,唐律赋的价值丝毫不输给班固的《两京赋》,不逊色于左思、扬雄等人,不乏绝妙之笔,更是能够超越古今,产生永恒的价值。从这些溢美之词中足以看出白居易对唐赋的喜爱和夸赞,他的创作实践也都为律赋,同样做到了“义类错综,词采舒布”。

所谓立意为先,能文为主。

可以润色鸿业,可以发挥皇猷,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

這两句谈到了写作赋的目的和主旨,可以算得上是整篇赋论的点睛之笔,也是白居易文学审美倾向的反映,即赋文的创作要把文章的主旨内容、思想内涵放在第一位,同时要注重文章的文采,在艺术造诣上有所精工。赋的功能在于润色鸿业,发扬圣上的功德,这是白居易赋文中所带有的治国安邦的儒家精神,与他整体的文艺思想有相符相通之处。

白居易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其文学理论深受政治愿望所影响。和所有的儒生一样,白居易也希望通过文章为自己谋得统治阶级内的一席之地,然后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诗文是他表达政治意图的工具和手段,其“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的创作目的激发着他的文章写作热情,怀抱着天下苍生的文人风骨也让他的文艺思想中时常带有政治功利性的意味。回顾白居易赋文的创作实践,多少都能挖掘出他经世致用、兼济天下的理想:《君子不器赋》中救物济世的君子修为,《泛渭赋》中的歌颂君主的贤明功德,《射中正鹄赋》中的礼乐治国、纳才之道,《敢谏鼓赋》中的敢于直言上谏,《洛川晴望赋》中的终拾青紫之愿,《叔孙通定朝仪赋》中对帝容皇威的歌颂……都直接反映出他的政治抱负和激情。

(陕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白居易创作文章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一墙之隔》创作谈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即事
创作随笔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