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田园诗中的家园美探究
2021-11-19杨涵程
杨涵程
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唐代的田园诗占据着重要地位,如同一缕清风一样,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安宁,诗人们对于自然的青睐让田园诗迅速发展。唐代田园诗的兴起正源于诗人对于家园的渴望与探求,田园已经成为其安顿内心的精神家园,因此,在唐代田园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家园美。
一、唐代田园诗中家园美的产生原因
(一)文化因素的影响
1.农耕文化深入人心
古人对于農耕有非常强的依赖性,农耕承载着古人的繁衍生息,也承载着大量的回忆与情感,农耕文化对美学、艺术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人的农耕活动本身就具有艺术性,人们在农耕中见证自己改变大自然的力量,也在其中有了丰硕的收获,农耕文化对于美学、艺术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农耕中,充分展现出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这种文化元素也体现在诗人的创作中。
2.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影响
在唐代,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儒家自古亲近自然,诗人们热爱山水,就是因为可在山水中找到与自身的相似之处,人与自然的融合充分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道家思想在唐朝也得到了重视,道家倡导“道法自然”,强调万物按照本性来展现自我,人需要做到“以道观之”,方可进入无我之境。佛学思想在唐代逐步成熟,与我国的本土文化融合,佛教思想倡导“万物都是因缘而生”,在田园生活中,让诗人能够体会生机、真意、真趣,这也是让田园诗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
(二)社会现实的影响
1.隐逸之风
在唐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隐士,多次颁布征隐诏书,这让唐代诗人非常推崇隐士之风。另外,在唐代,科举制度盛行,士人们多会到山林寺庙中读书,科举制度解决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家族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由于竞争激烈,大量文人落榜后选择归隐山林,与此同时,也有诸多官员文史购买园林别业,即便财力不足,也有财力购买土地来修建草堂、山居、茅舍等,使人们享受到田园生活的闲适,为田园诗的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2.繁荣的经济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经济最为强盛的朝代,物质空前繁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文人们的休闲心态盛行,他们高度关注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自觉追求美好生活。从开元年间开始,庄园日益盛行,唐代官员可享受到各种优厚待遇,他们普遍有购置别业的能力,有的士人尽管未做官,也继承了祖上的旧业,如孟浩然、卢象等,这让诗人们能够到别业中享受闲适的田园生活。
二、唐代田园诗中的家园美主题分析
家园是人类栖息的场所,在田园诗中的家园,并非有限的空间,纵观唐代田园诗的家园美主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倡导人与自然的平衡
唐代诗人并没有盲目崇拜自然,不妄想利用自身力量来改变自然,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平衡、和谐的关系。在田园诗中,可看到最为真实的自然世界,这与山水诗也有显著差异。在山水诗的表达中,自然只是简单的欣赏对象,自然是人的辅助,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观点来看待自然,而田园诗却并非如此,田园中的青山、绿水、麦苗、桑蚕、白鹭、水田、黄鹂等,一切都与诗人息息相关,自然是完整而又独立的存在。在观察万物的过程中,人们看到了自然的生长过程,获取到宁静的愉悦,人与自然之间是如此的和谐。
从唐代田园诗中“人”的角色来看,包括农夫、诗人两类,农夫的田园生活辛苦、忙碌,田园诗人则只是体验田园生活和耕种的乐趣,农夫对待自然是一种亲近、顺应的态度,他们用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来取得收获、实现自由。以刘禹锡的《插田歌》为例,描述了农民在农事劳作中的趣味场景,在表达时,诗人是倾听者、旁观者的角色,诗人看到了农夫、农妇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在紧张的劳作中,他们时不时发出笑声,整个耕种的场面欢快、愉悦,充分展现出农民的质朴。
对于诗人而言,归隐田园是其自主选择,诗人将田园作为自己的归宿,将自然万物完完整整地展现在田园诗中,也将自身的生命与宇宙万物融合起来,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其中,以王维的田园诗最具代表性。王维非常擅长用色彩来表达自然,自然世界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在《山中即事》中,描写道:“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在王维的眼中,绿色代表着生机、白色代表空灵、红色代表张扬,在各种色彩的对比下,让自然的呈现更为生动。
总之,在唐代田园诗中,自然成为了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与人文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自然的看护者和生活者,两者是共生关系。
(二)描写了入仕与隐退的矛盾
在唐代的大量士人中,一直都存在政治上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走向官场、进入仕途,完成自己的个人抱负和政治理想,但要选择入仕,就需要牺牲自己的自由甚至人格;另一方面,诗人们对官场的黑暗痛心不已,为了获得人格上的自由、独立,选择了退出仕途。入仕、隐退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士人在个体价值、社会价值上的冲突。
在唐代,诗人们的选择不同于前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的隐居是为避世、避祸或者反抗现实世界;在唐代,经济迅速发展,氛围包容、自由,隐逸之风盛行,诗人们渴望亲近田园,在田园中寻找安放本性的乐园,陶渊明是其中的代表,其诗风、人格、品行等,对于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诗人的创作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入仕与隐退的矛盾,实际上也是诗人对自身定位的矛盾,入仕、隐退是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两者之间无法转化,王维、白居易无法解决道统、政统之间的矛盾,于是选择隐退,这也说明,唐代诗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渴望寻找心灵家园,田园诗中的家园,更多是诗人们精神世界的呈现。
(三)城市、乡村之间的疏离
在唐代,城市规模变得空前宏大,居住人口大幅增长,除了长安、洛阳这样的大都市之外,还出现了成都、扬州、广州等大规模的商业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为诗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城市、乡村的生活截然不同,其背后的精神文化、物质生活也具有明显差异,很多农村诗人离开了家乡进入城市,其心理也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影响。
在城市与乡村中,人们的生活主题也大有不同。城市中,人们更多关注利益和欲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在乡村中,人们的追求、欲望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淳朴。在城市中生活的诗人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对生活产生了动摇与怀疑,他们的心灵漂泊无依,产生了归隐田园的想法,渴望回到自己的故乡。不管是归乡、归田,还是归别业,诗人们都希望能够给自己的生命找到安身之处,当身处田园时,诗人的生命得到了安顿,得到了生命的所归。
三、唐代田园诗中的家园美的呈现
(一)闲适的生活方式
在归隐田园后,诗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们的生活自在、安乐,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得到了放松,或是耕种劳作,或是闲居闲游。在田园生活中,诗人享受着安适、从容,将平凡的生活诗意化,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快乐,拥有了惬意、安宁的内心世界。他们在真真切切的田园生活中,享受到了安逸、从容,他们自由地读书、饮酒、漫步、垂钓,得到了心灵上的安适,感受到生活中最为纯真的一面,在细微的流变中找回最本真的自我,寻求到一个惬意的安宁世界。在《归园田居·其三》中,陶渊明描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作者种豆、理荒秽、荷锄归、沾我衣、衣湿,都是作者劳动的真实画面,尽管劳动辛苦,却充满了诗意与美好。
(二)和谐的人际关系
家园也有私人空间,在田园生活中,人际关系简单。从唐代田园诗中,可看到和睦的家庭、淳朴热情的邻里、志同道合的友人。在田园生活中,尽管生活闲适,但诗人也非常寂寞,而家庭、邻里、友人正是帮助诗人消磨时间的最佳方式。
在当代田园诗中,有大量关于儿童、渔女、野叟、邻翁的描写,他们的形象亲切、朴实、自然。诗人们也常常与老友开怀畅饮,用平淡的语言谈论着日常琐事,杜甫在《客至》中描写道:“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诗人对待他人的态度真诚、热情,这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也让他们赢得了更多的知己与友人。
(三)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归隐田园后,诗人们摆脱了世俗限制,回归到生命的本真,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園,不再为了世俗名利而烦恼,感受生命的真谛。诗人的精神世界是静的,没有杂念,生活得各得其所,同时,精神世界中也有动的一面,体会到了宇宙的灿烂与生机。家园是人身体和心灵的居住场所,唐代田园诗在真正意义上带领诗人找到与其本性相契合的生活,诗人在作品中描写的田园,是自己心中的精神家园,他们将田园视为自己的精神乐土,为了寻求内心深处的一方宁静,主动选择归隐,实现了“思”“境”之间的和谐,充分彰显出人的本性。
四、结语
在古代,人们一直在寻找家园,在唐代田园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园精神,诗人们顺应自然、倾听自然,在平凡的田园生活中享受乐趣,这对于当前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盛行的社会有深刻借鉴意义,启示人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