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生态伦理观念
2021-11-19田莉
田莉
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伦理思想和实践,是一门尊重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新的伦理学。它根据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论语》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思想,但其内容在注重人际伦理道德的同时,渗透着强烈的生态伦理观念。这些伦理观念之所以在中华民族亘古未衰,是因为它们提出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似、相同一的哲学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一性。
一、人与自然之伦理
(一)敬畏天命,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强调“民以食为天”。为了使农事顺遂,注重时令,观象授时也成了古代农民的一大智慧。《论语》中含有敬畏天命、顺应自然的思想,傅德田先生认为,《论语》中的“天”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具有人格神特征的“天神之天”,如“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其次是带有宿命意味的“天命之天”,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颜渊》),最后是具有现代“自然”概念的“自然之天”,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无论万物的更迭,还是人类的死生,都是自然而然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主张敬天法祖、唯天为大的类宗教性的生态思想既保证了当时的农业生产,也体现了古代先民对“天”的畏惧、肃恭和崇拜。
自然界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即使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也不能准确地解释它的构造及其运行原理。面对自然界的诸多未解之谜和不可预知性,先民们非但没有退缩,还能顺应自然,对自然保有一颗畏惧之心,就在于他们当时已经认识到了自然之力的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它也极具破坏性和危害性。
(二)仁爱万物,善待自然
儒家生态思想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贵人而不惟人”,具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所表达出的生态伦理情感是一种超越的普遍关怀。《论语》中的仁爱兼涉万物,把对人的爱推及到世间万物,不仅仁者爱人,而且仁民爱物,这种思想传达出的是对自然界一切生命一视同仁的普世价值和伦理关怀。孔子曾言:“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在他看来,马不仅是给人提供便利的工具,更是人类的朋友,同样应给予其尊重,这种将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提升到伦理层面上的观点,克服了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论,也肯定了人和自然万物都具有内在的生命价值和外在的工具价值,都有着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与自由。
人脱胎于自然,就印证了人与自然在生命上的同一性。这种“民胞物与”的思想不仅充分尊重了个体生命,也更好地维护了人与自然所构成的这一命运共同体。从现代生态伦理学视角来看,我国传统文化中已有人文主义和道德哲学的萌芽。
(三)寄情山水,回归自然
寄情山水,回归自然是孔子对理想生活的期许,更是他可贵的生态情怀的彰显。正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乐山乐水本来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表征,在人走近自然,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过程中,体现的便是人与自然的双向关怀。一次,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谈理想,曾点在谈及自己的理想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深受触动,感慨道:“吾与点也!”(《先进》)这不正是孔子向往自然的情怀的体现吗?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正如朱光潜所言的“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气,在一块生展,在一块震颤”。
二、人与社会之伦理
(一)但求温饱,以俭为要
节俭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也同样需要这种品德。春秋末年,战乱频仍、礼崩乐坏,孔子尚俭节用,反对奢侈浪费。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并斥责“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公冶长》),比起骄奢淫逸的显贵,他更喜欢简朴无华的寒酸。孔子也对安贫乐道的颜回大加赞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二)操办礼仪,以简为宜
正如司马光所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那么,礼仪的操办该从简还是就奢?孔子提出“礼,与其奢也,宁俭”(《八佾》),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礼仪也应以简为宜。由此可见,孔子的厉行节俭不但体现在饮食穿衣上,同时也渗透在礼仪的操办中,并将俭朴简约作为了一种目标、动机、追求。这样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智慧本应得到继承和发扬,但今天的社会风气似乎反其道而行,为此,如何引导人们在礼仪操办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任重而道远。
(三)寡欲有度,欲而不贪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就是指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乎于“礼”,可见,当时的孔子已经肯定了人欲存在的合理性,但他及时用“克己”削减了纵欲的生发。“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而》),“欲而不贪”(《尧曰》),以礼制欲,这正是孔子衡估一个人道德品行的标准之所在。因为节欲,所以坦然;因为不贪,所以安乐。孔子一生但求安饱而不纵情于声色之娱,如他在鲁国担任大司寇之时,就对鲁定公沉溺于酒色的做法非常不满,便愤愤地辞官而去。当有人告诉他申枨是个刚强的人时,孔子却说:“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无欲则刚,欲多则无刚。这处于禁欲与纵欲之间的节欲,是中庸之道,也是生态之道。
三、人与人之伦理
(一)克己复礼,修身自警
孔子创造性地提出“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一方面以“仁”释“礼”,另一方面依据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形成了以“仁”为皈依的道德哲学体系。“克己复礼为仁”的哲学图式,本质上是生活世界中透过道德努力的一种精神构建和精神回归运动,是伦理世界、生活世界、道德世界的精神哲学统一。“克己”就是要注重人之性情的培养,将“情”作为人性的本源,以此来消解人的意志和道德秩序之间的冲突,从而达到克己内省、立己达人的境界。正所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君子从来不会离于仁德,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要和仁德同在,这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知行合一、德行合一的实践智慧。
(二)敬事爱人,忠信孝亲
人从来都不是独立生活的,而是处在各种交互关系之中,孔子就从中国的伦理型文化关系出发,注重个体在群体中的生存。“仁”的基本规定就是“爱人”,即将个体回归到伦理实体中,将个体情感凝结为具有普世性的道德情感和社会伦理情感,这符合人伦和谐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导向。
孔子曾感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所以,“仁爱”不是出于“利己”的考量而是出于“真情”的主体自觉,以此达到“个人至善”和“社会至善”的统一。儒家始终立足于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追求“忠孝合一”,并且将家庭伦理道德的“孝悌”置于重要地位,“孝悌”不僅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观念,更是社会对人们安伦尽分、规矩守己的道德要求。无论“入则孝”,还是“出则悌”(《学而》),都对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极具示范作用。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恕道思想之所以能够作为道德金律而存在,就在于它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这一原则既从个人价值出发塑造个人人性品质,又尊重他人的自由和个体独立;既要求个人的自我理性约束,又强调人与人之间仁心的拓展,是人人都可追求实现的价值理想,是动态伦理道德中最具价值的道德典范。
虽然人人都有“为我”和“利己”的天性,也有属于自己的生存机制,但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基于人性价值的“同类关系”,这就构成了传统伦理的基础。基于这一伦理基础,我们要学会用一颗同理心去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个人修养和行为自觉,这有利于我们趋善向善、为善行善,也有助于我们充分挖掘人性中的伦理道德潜能,用伦理道德呈现自己的人之为人。
四、结语
孔子在“万物一体”的基础上提出了“仁爱”之说,并将其作为倡导生态伦理观念的思想支点。以德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仁爱”来勾连“人伦”与“天伦”,体现了他对生态伦理的道德认知和理性判断,直观朴质而又审慎务实。先哲圣贤在生态伦理观念的渗透下,能够自觉地善待自然、观照万物,这既坚持了“贵人而不惟人”的人本主义,也鞭斥了自以为是的人类中心主义;既坚持了忠于现实的实用主义,也避免了极端偏激的利己主义,是一种审美体验,也是一种道德追求。在今天看来,这一生态伦理思想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上也不乏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