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朴与感伤之辩
2021-11-19燕潇涵
燕潇涵
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席勒认为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前者使诗人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诗人成为感伤的诗人。“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素朴,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法。寻求自然即寻求自然界现象的素朴,寻求普遍意义上的生命,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形成了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思潮。席勒从人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素朴的诗指的是现实主义,感伤的诗是浪漫主义,而理想中优美的诗是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相结合。
一、模仿现实和表现理想
诗的精神是不朽的,它会从自然获得它的全部力量。诗人的感觉不是偶然发生事件的没有想象力的游戏,而是印象的必然结果,他的思想是从事物的现实产生的。诗能给人性最完美的表现,因此诗人尽可能完美地模仿现实,进而把现实提高到理想,即表现理想。自然使人成为一个整体,艺术则把人一分为二,创作艺术的人在这一演变中不是一蹴而就的,人凭借自然去努力实现理想的目标的难度要高于人凭借文化去实现目标。
素朴的诗即模仿自然的诗,感伤的诗是表现理想的诗。二者表现的方式不同,与自然的关系就不同。模仿自然时,诗人与自然是和谐、原始的关系,人以自己的一切能力作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发生作用,力求取得用道德的统一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作品中模仿现实,具有主观与客观绝对统一的根本特点。
诗的天才的两种表现方式是模仿现实和表现理想。诗的精神是永恒存在的,它和人性共生共亡,人会离开自然界的素朴,最终也必然会回到素朴,促使人们回到素朴的是一种强大的冲动,也就是道德的冲动。而这种能力和诗密切相关。人若是纯粹的自然,那么他的感觉就是印象的必然的结果,他的思想是从事物的现实产生的。这个人开始追求艺术,受到艺术熏陶,他就会追求道德,从而到达道德与感觉的统一,进而又会有道德的冲动,人们就又会回到自然,这便是一个循环,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
而自然,即一种素朴的自然状态,人的天性会表现在外在生活中,这时诗人的作用就是完美的模仿现实,现实和理想往往是有差距的,若是不能更好地模仿现实,就需要表现理想。对现实的态度不同,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在取材时就会不同。这两种表现方式即诗人不同的两种表现方式。不同时代的诗人有着不同的观念感想,古代诗人有感性的真实,近代诗人有的则是观念,尽管二者有着不同,却都能打动我们,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感想。
二、素朴形式和感伤形式
古代诗人,即本身是自然的诗人,也就是素朴的诗人。近代诗人,即寻求自然的诗人,也就是感伤的诗人。这两种诗人的形式分别是素朴形式与感伤形式,他们的不同也只是放在一个更高的普遍概念之下比较的。古代诗人表现诗的方法是有限的、是素朴的,而近代诗人表现诗的方式则是相对有优势的,在感觉上他们可以更为具体的描绘,在内容上他们也可以更为丰富。素朴的诗给予读者不同程度的印象,尽管形式不一定相同,但读者阅读之后获得的感动和感情在性质上却是完全一样的。
素朴诗人有着统一素朴的自然和感觉,对于审美印象、表达形式,甚至是感情是没什么差别的,故而他们的感受方式是相同的。而感伤诗人则有着丰富的感受方式。感伤诗人的感觉与印象相互冲突,有限的现实,无限的观念,对于这两种情况,人们无法分清孰轻孰重,那么这种描述就是讽刺的或者是哀歌的。在诗的作品中情形则不同,古代诗人以素朴的形式,从感觉上具体描绘创作对象,在有限中找到创作的完美形式。
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对自然的关系也是不同的。自然使素朴诗人以完整的精神行动,使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使感伤诗人的内心深处的抽象苏醒,破坏了统一。因此,素朴诗人在感性的现实方面比感伤诗人更有优势,素朴诗人是一个整体,他们的精神活动使自己感到愉悦,从而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更好地进行现实活动。而感伤诗人则是分裂的,他们的精神活动是分裂的、是紧张的,那么感伤诗人的现实表达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相对于素朴诗人心里的宁静来说则处于弱势地位。但现实是落后于理想的,素朴诗人以现实性胜于感伤诗人,相对于素朴诗人,感伤诗人则可以给予强烈冲动以提供更高的理想。
三、实际自然和真正自然
席勒认为素朴的诗易转化为自然主义,感伤的诗易流于荒诞和空想,理想的未来艺术应当是二者相结合,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古代诗人和近代诗人—即素朴的诗人和感伤的诗人在某种概念之下能加以比较。素朴诗人在自然的影响下,以不可分割的统一精神创作,是独立和完整的个体。而感伤诗人则会激起一种强烈的愿望,从他内心深处恢复抽象在他身上破坏了的统一,人性因此趋于完善。两类诗人都圆满完成了人性的任务,素朴的诗使读者努力寻找感性对象,激发人的动力,而感伤的诗则是隐遁和寂静的产物,招引读者回归静寂。
真正的自然是素朴的诗的题材,素朴的诗使人相信单是感情、幽默,对实际自然的模拟足以构成诗人的一切特性。素朴诗人在创作之时,受实际的自然所影响,会与外界的庸俗進行斗争,可能会选取没有蓬勃精神的自然作为自己讽刺的材料,这种外界的庸俗是素朴诗人创作时的暗礁。诗人也许能够模拟低劣的自然,但这种模拟是讽刺诗的对象,不是真正的素朴的诗的对象,真正的人的天性是高贵的,实际的自然与真正的人的天性不应被混淆。
席勒将素朴的诗称为自然的恩赐,素朴诗人的工作是依靠感情来形成的,这是它的力量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素朴诗人需要的是外在事物的帮助。感伤诗人则是通过自己内在的努力使缺陷对象完美,他的力量来自自己内在的努力。无论外在的帮助还是内在的努力,都来源于他所生活的和有接触的世界。实际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是不同的。实际的自然到处都有,真正的自然则需要去寻求、去发现。每次激情创作可以是实际的自然,甚至可以是真正的自然,但却不是真正的人的天性。故而在某些方面,实际的自然和真正的自然是相同的。真正的自然,真正的人的天性,真正的诗的精神,这些都是真正的诗人所应当拥有的。
四、休息说和高尚化说
关于诗有两个原则,第一个是“诗是娱乐和休息的工具”,第二个是“诗是提高人的道德的工具”。席勒反思并批评这两个原则,他认为这两个原则都是正确的,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有些错误的感受和表现都有夸张存在,感情的夸张和描绘的夸张是不同的,感情的对象可以是非自然的,但感情却是自然的。感情的夸张可以来自自然,可以来自内心,夸张的感情并不能很好的描述,而描绘的夸张表明的却是心的冷漠。
通常意义上的休息是从一种强制的状态转移到一种自然的状态,让人获得没有拘束的休息与放松。而对于什么是强制状态,什么是自然状态,又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休息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感性的自然提出的,另一种是人性的自然提出的。这两种休息,应当都是轻松愉快的享受。诗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但也是道德的冲动,这种休息说在实质上割裂了人性,在这种休息状态下人性不能达到完整的理想境界,不能形成理想的诗的人性基础。
而高尚化说则把高尚化概念片面规定为“单纯的观念”,要求诗人必须实现这种“高尚化”的目的,但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是片面化,很难达到的。但高尚化是没有界限的,美是精神和感觉和谐的结果,当人能自由运用能力去创造时,便能感受美和评价美。而不是因为理性的要求使得诗人不断追求毫无限制的“纯粹观念”,成为夸张、空想和虚空的俘虏,脱离了自然现实和感性实在,同样也不可能达到完整的人性和或者人性的整体。且不能与感觉世界的必然界限相联系,只有达到绝对的完美境地才会感到满足。
创作和鉴赏在这个基础上的平庸性和空虚性并不是诗人们所期望的休息,高尚化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诗应该提供休息的概念,诗人应该去实现这种高尚化的概念,而这种高尚化概念的形成,不应脱离生活,而应依赖经验、依赖生活的。这种高尚化是有局限性的,从观念上看高尚化是没有界限的,思想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诗人的思想可以在自己内心找到。
真正的审美标准是理想中的优美人性,即素朴性格与感伤性格的诗的结合。诗的心境是一个独立的整体,素朴诗的性格与感伤的诗相结合,可以有效防止两种诗的创造走向极端,前者提防心灵走向夸张,后者提防心灵走向松弛,自然的人性、美的人性也正是在这两者結合中产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模式是一种人性美学的模式,是一种宏观的文学发展论模式,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反映出来的人性特点来审视文学艺术的发展。《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所涉及的理论,对当时的欧洲文学进行了高度而深刻的总结,首次从理论的意义上阐明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和现状,指出了二者统一的可能性,推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文学潮流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