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苏轼词赋中的中和之美

2021-11-19徐美娟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9期
关键词:定风波旷达中和

徐美娟

苏轼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一位文学大家,他是豪放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拥有“词仙”这一称谓并被后人传颂。在词赋创作领域,苏轼所取得的成就非常高,对其所作的词赋展开研究可以发现,豪放不只是贴于他身上的唯一标签,他的很多词赋,像《水调歌头》等,均有明显的婉约特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苏轼的词赋真正地做到了旷达高远及刚柔并济,以美学理论为视角,实现了同中和之美这一特点的高度契合,围绕苏轼词赋与中和之美展开相应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一、中和之美的定义

对于中和而言,它所强调的是知与行的合一以及心与物的合一,其要求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都能够做到和谐相处,将一种和谐之美呈现出来。作为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衍生,中和之美所强调与追求的是美与善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形与神之间的和谐统一,无论对人生来说,还是于审美而言,所提要求都很高,而这也同样是我国传统艺术家毕生的追求,力求达到平衡与和谐的目标,通过融会贯通,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予以贯穿,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文艺形式同内容的完美统一。《中庸》中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思想:中和之情不可以过于剧烈,它要求的是志气上的平和,在进行创作之时需要对心境上的平和予以保持,情绪上要符合静与稳的要求。进一步来说,中和之美还对某一具体事物中审美因素的多样化加以强调,要求它们相互和谐地融为一体,各种因素之间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彼此相互促进,以更好地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豪迈之中又不失含蓄,通过两者的相互统一将更加强烈的艺术魅力彰显出来,这是很多艺术家共同追求的一种境界。

二、自身经历造就其中和之美的人格魅力

对苏轼一生的经历进行概括,用十分坎坷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苏轼曾经遭受牢狱之灾,且多次被贬,可以说饱尝了宦海的起起伏伏。即便如此,他仍然持以豁达而又乐观的心态,為人豪放旷达,甚至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不断进取,将其人生本色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出来。

嘉祐元年,苏轼参加了科举考试,第二年凭借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高中进士,之后,在嘉祐六年参加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父亲病故后,苏轼回到家乡丁忧服丧,并在丁忧结束返京的途中,看到王安石变法对老百姓造成的损害,因而对新法持反对意见,亦因此被贬出京。在此之后,苏轼的为官之路以及生活开始慢慢向坏的方向发展,堪称走上了下坡路,加上小人的陷害,元丰二年,其被捕入狱,沦为了阶下之囚。狱中的苏轼一度身处被砍头的绝境之中,不幸中的万幸,由于自己亲友的全力营救,苏轼终于躲过这一劫难。

从牢狱中被放出来之后,苏轼便被一道圣旨贬至黄州,在黄州地区担任团练副使的职务,不过,虽有官衔,却只是一个口头上的虚职而已,若是稍微细致地推敲一下他的身份,便能知道他其实就是一个被流放到黄州的罪犯,虽然侥幸地逃过了一死,但前途也确实让人感到绝望。

但苏轼是乐观的,在被贬之后,尽管自己的生活十分困苦,但他仍旧未向困难屈服,与之相反,他还在这里实现了对自己更加独特的人格品质的锻炼以及培养,身处困境之中,苏轼乐观而又旷达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另一方面,苏轼在被贬至黄州后便以种田为生,且靠自己的力量将之后闻名的“东坡”开垦出来,并由此自称为居士。在这一阶段,道家与佛家的思想成为他处世哲学的主导思想,同时还充当着他在险恶境遇之中进行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在超然物外的旷达之后,苏轼所坚持的依旧是对于人生以及美好事物的向往,依旧可以在山水之间寄情。

可以说,自幼在文人世家生长的苏轼从小便对儒家思想耳濡目染,其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道家与佛家思想又对其进行了熏陶,加之其自身一生中的经历不可不谓之坎坷,几经磨难。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苏轼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中和之美,并实现了对它的融会贯通,这在苏轼的词赋之中有着尤为明显的体现,集豪迈与婉约于一体。尽管两种风格看上去是完全不同的,但其内在又有一定的联系存在着。而无论豪放的词赋,还是婉约的,对于苏轼而言,其实都是他进行自我情感抒发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借助于文字,苏轼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感情层次上的改变,便是其风格上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苏轼可以对其中的“度”做到很好的控制,并将豪迈与婉约的转变做到了对中和之美的很好表达。

三、苏轼词赋中中和之美的体现—以《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为例

(一)《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一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在这一时期,苏轼任职密州太守,亲人都与自己相隔很远,特别是自己的弟弟,已经很长时间未曾见面。恰逢中秋节这一佳节,苏轼对月饮酒,思亲的情绪愈发浓厚,因而将这一首在今天仍旧流传的绝唱创作了出来。词赋中这样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已然将其通达的情感与情绪传达了出来,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更加彰显苏轼的乐观诚挚,很显然,这是词中中和之美的良好体现。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对自己关于宇宙的遐想作了描绘,之后返回人间,借助书写月亮传达了自己关于人生所进行的思考,从理性意义上来看,这就是一种中和,而他恰恰是在这种理性层面上的中和的支持下,达到了自然同人之间在思想层面上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融,通过对“不激不厉”书写方式的采用,实现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矛盾的最优化处理,显然,也将《水调歌头》中的中和之美很好地呈现了出来。

(二)《定风波》

受到“乌台诗案”的影响,苏轼被贬到黄州,在这段时期他完成了《定风波》一词的创作。在晚年时期,他在诗学上所极力追求与表达的,是一种平淡而又简朴闲远的审美境界,而与此同时,他又认为平淡不意味着仿若白开水一样,就算平淡,也要淡中有味,淡而且远,而这正是中和之美的体现。“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苏轼围绕自然烟雨与人生烟雨所作的一种交融式描写,将一种苦闷矛盾之情传达出来,而到了最后,则是亦无“风雨”也无“情”的变化,这便是一种冲淡平和的美。一种不会多亦不会少,恰如其分的分寸拿捏,可以很好地将中和之美彰显出来,而《定风波》一词便清楚地体现了苏轼内心中的超然及中和,这种境界不会轻易地受到俗事的扰动。

《定风波》整首词都传达了苏轼不为俗事所烦扰的心境,不管前方的“风雨”怎样,他始终秉持一种淡然超脱、无欲无求的心态。“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很好地将中和之境体现了出来,彰显的是苏轼的审美中和。总体而言,《定风波》这首词之所以给人以无尽的回味之感,原因就在于苏轼拥有一种经历人生剧烈动荡之后的坦然而又宁静的心态,这是一种对人生失意予以化解,经历一系列困境抑或是窘境之后所达到的内心澄明而又敞亮的境界,是一种普罗大众很难达到的人性、智性以及心性境界。《定风波》所达到的境界,便是美学理论中所提到的“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

(三)《前赤壁赋》

同样是在贬谪黄州之际,苏轼完成了《前赤壁赋》的创作,该词对明月与秋夜进行了描绘,苏轼同自己的朋友泛舟赤壁,在水光月色之中,苏轼借助身边的景色与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怀,对人生及宇宙中所蕴含的哲理进行探寻,将自己超脱的人生态度以及乐观的情怀很好地表达了出来。

《前赤壁赋》一词中,友人面对呈现于自己眼前的美丽而又壮阔的自然之景,感觉自己就好像是“天地之蜉蝣”“沧海之一粟”,因此,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与友人的感情相反,苏轼并不以为然,他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超然而又旷达的态度,宽慰友人,并对其进行开导,他用一种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人与自然。对于苏轼而言,世间的景物“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它们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是造物者为大家带来的“无尽藏也”。这种豁然且超脱的心境,正是源于苏轼自身的性情,是一种发于真心的情怀,因而可以在清风明月之间,与友人畅谈清风明月之事,并在畅谈的过程中实现对清风明月之礼的感悟,世俗并不会对其产生干扰,他最终能够达到的,是一种志气平和的中和之美。

四、结语

一生大起大落的坎坷经历以及佛家、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让苏轼逐渐悟出人生哲理,对于作品的创作更是将旷达与平淡以及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追求。无论豪放还是婉约,苏轼内心深处的超然态度均蕴含其中,这便是以苏轼为代表的一些文人墨客所长期追求的理想境界。中和之美已经实现了与苏轼的合二为一,根植于苏轼的各个作品之中,并被后人传颂。

猜你喜欢

定风波旷达中和
定风波
免疫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后豚鼠、家兔与猪的血清中和抗体相关性研究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旷达者
旷达者
《苏东坡·定风波》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
乐观旷达 进取人生
《定风波》
失意时须有一种旷达的情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