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2021-11-19邓品
邓品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的一部经典之作。关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研究热潮经久不息。学界普遍从女性主义、伦理学、象征意义、南方情节等角度来分析这部力作。鲜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本文主要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阿德勒的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艾米莉的疯狂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
一、从“友人”到“敌对”
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同属于精神心理学界大师级的重要人物,这是心理学界的共识。在《自卑与超越》的译者序中就有提及该观点。世人大都听过弗洛伊德,但普通大众其实对阿德勒鲜有了解,即便了解一些,也会误以为他们是师徒关系。但其实,他们是同时代的友人。虽然两人心理学观点迥然不同,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还是受到了阿德勒的认可和关注,两人因此成为同事。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论产生了冲突,从此二人水火不容。弗洛伊德更倾向于潜意识动机的实在性,他认为人类所有行为动机都来源于性,但阿德勒更重视自我的功能,他不认同弗洛伊德事事都以性来解释的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岸见一郎在其著作《幸福的勇气》里提及弗洛伊德的观点属于唯原因论,具有悲观主义色彩。弗洛伊德认为个人的性格和经历都是由童年的影响造成的,并且不可逆。也就是说,个体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一切,只能在痛苦的漩涡里沉沦。但是阿德勒的观点属于唯结果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学。这一点跟著名作家矫健在其小说《天局》中讲的“胜天半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們都认为人定胜天。阿德勒主张过去是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只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现状片面解读加工的存在。现状不好,那么过去、回忆就都被涂上了灰色,现状好,那么过去、回忆就都变成了彩色。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人一旦接受了这个观点,就可以任意解读加工回忆,以此改变对过去的认知。
美国著名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尼在其著作《我们内心的冲突》中,也提及了二人的观点。她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具有消极意义,它只能成为一种理论,而缺少实践意义,人们面对精神分析理论常具有无可奈何之感。所以本文尝试用这两个分析理论来从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分析福克纳以及他笔下的艾米丽。
二、从“沉默”到“爆发”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吸引了一代又一代文学爱好者的眼球。艾米丽·格里尔森成长于传统的封建贵族家庭,在严格的父权制教育的熏陶下,艾米丽的性格冷峻且不易接近。父亲去世后,她大胆与荷默·伯隆开始恋爱,但当她发现荷默根本无意于组建家庭时,便走向了极端,毒死了情人,并以自我隔绝的方式度过了一生。
艾米丽其实经历了一个从“沉默”到“爆发”的过程。在父亲去世之前,她一直压抑内心真实的自己,不去恋爱,甘心做封建贵族礼教的牺牲品,做所谓的淑女。荣格心理学坚持一个观点,一个人势必有两面。外表内向的人,其实内心一定有外向的一面,这被称为补偿理论。而卡伦·霍尼认为这其实是长久的内心冲突得不到解决的结果。有多沉默,后期爆发起来就有多猛烈。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待艾米丽杀死情人的这件事,究其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她一直以来就受到父亲的掌控,这种掌控已经深入骨髓,无法改变。当父亲去世后,艾米丽失去了被掌控者的身份。她内心压抑已久的对爱情的极度渴望以及掌控他人的欲望彻底爆发出来。于是她不顾礼教,勇敢地和与其贵族身份不符的北方小伙儿相爱。这本身就是内心的反叛因子在作祟。当情人要离她而去的时候,艾米丽感知到了他的不受控制,于是她毒死了荷默,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实现了她对情人永恒的控制。
从唯原因论的角度来看艾米丽的行为,这是无法改变的悲剧命运。因为家庭、封建礼教、父亲对她的掌控和荼毒无法改变,这一切都注定了这个南方淑女悲惨的命运。
但若用到阿德勒的积极心理学,艾米丽本不用在痛苦的漩涡里挣扎。从个体心理学角度分析,艾米丽这个人物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活在父亲的期待里,活在小镇人口中的淑女的阴影里,她在心理上从来没有达到真正的自立。所以当父亲离世,她才会一直认为父亲并没有离世,这是一种强烈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作用,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因为没有了父亲的掌控,她在心理上无法独自生活。小说中艾米丽的冷酷、咄咄逼人、高傲其实都只是她的保护色。
从结果论来说,是艾米丽自己选择过淑女的生活,自己选择被父亲控制,她被传统的清教思想束缚,以致于父亲赶走她所有的追求者时她没有阻止,极度的抑制导致最后的爆发。甚至于杀死荷默也是她自己选择的,她一开始就是想杀死他,只不过他的离开给了自己借口。这在心理学上是有真实案例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这种爱称之为占有欲,欲望大于理性。
如果艾米丽能够认识到,过去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她自己片面解读加工了,她自己固执地只想起父亲对她的控制的回忆,而没有寻找美好的回忆,也许她的人生就会不一样。正如阿德勒所说,人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由自己决定,而不由过去决定。如果她意识到了父亲对她的影响以及自己偏执到变态的控制欲,她也许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从而过上幸福的生活。文学来源于生活,艾米丽的故事其实反映了现代很多人的心理。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源于不论放在何种时代,依旧能给人启迪。就像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直至今日还被大家所推崇,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属于“心理作家”,他十分了解并乐于窥探人性,而人性,是即使过了千百年也鲜有改变的,所以经典作品永不过时。
阿德勒主张构建大众的心理学,也就是人人都能理解并且能运用最终获得幸福。《自卑与超越》里他主张“人存在的意义是对他人的意义”,所以他是一位具有大爱情怀的心理学家,但这一点,却又恰巧阻碍了他被大众所熟知,不得不令人觉得讽刺和唏嘘。
弗洛伊德其实是关注科学的心理学家。在《梦的解析》一书里,总能看到一群精神科医生叼着烟斗神色漠然地看着赤身裸体被癔症所扰的女性患者的画面。他们更多地只想要数据和结果而忽略了人性的关怀。而这些数据,也成就了弗洛伊德在学术圈内的地位以及在大众认知里的知名度。
这也是笔者为什么要用两人的部分心理学观点分别分析艾米丽这个人物的原因。因为弗洛伊德重理论,阿德勒重实践。阿德勒的积极心理学应该被更多的人了解。它是能让个体获得幸福的心理学。
三、从“小说”到“现实”
福克纳幼年时个子矮小,被人嘲笑,因此导致了其本能的暴力倾向。
其实人都是有暴力倾向的。有的人对外,表现为攻击倾向,这类人可能对他人比较咄咄逼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就像该小说中的艾米丽,她也有暴力倾向,她的暴力倾向是对外的,所以她杀死了荷默。艾米丽这个人物其实就是福克纳的暴力倾向的宣泄出口。在心理学上,有一部分心理问题和内心冲突可以通过创造来缓解。毛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样一个毒舌的作家,曾经怼得丘吉尔都甘拜下风,连连求饶,反而活到了91岁高龄。一个心理学作家通过窥探人性,不断批判,活得潇洒恣意,因而能长寿。
但也有暴力倾向对内的。这类人表面十分温和,但其实内心波涛汹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把温柔给了世界,把残酷留给了自己。这种人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比如美国著名女诗人普拉斯,写过一篇短诗《Mirror》,诗中意象精美绝伦,想象奇特令人叹为观止,但诗的总体基调是悲伤的,有种对镜伤怀,感叹年华易逝之感。这样温柔有才情的女诗人,看文字大抵就知道她的暴力倾向是对内的。所以在得知丈夫休斯(英国诗人)出轨以后,选择自杀身亡。
当代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该如何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冲击,让自己的心理保持健康,这是许多学者致力一生并为其奉献自身都想要继续研究下去的问题。
本文从文学谈到现实,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谈到积极心理学,旨在为人类幸福贡献一些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