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2021-11-19唐秋菊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2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

唐秋菊

【摘要】新课标大力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留有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部分小学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在对自主、合作、探究教育模式进行构建时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需要在后续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误区及对策

在21世纪的背景下,合作已经成为综合人才必备的一个素养,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够获取到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并在实践当中不断地追求完善和优化,带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一、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误区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时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第一,虽然可以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在教学中大力推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但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并没有将学生作为出发点对内容进行设置,导致教学的构建比较盲目,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构建流于表面。第二,合作目标和方向不够明确,或者在设置合作任务时缺少挑战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当中无所事事,不知所措,比较茫然,很难真正地展现出教学效果。第三,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占据的主导性依旧比较强,虽然表面上学生是合作学习,但依旧是教师主宰,需要在后续教学当中不断地进行改进。

二、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的策略

第一,树立正确观念,优化模式构建。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身为教师,首先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应该懂得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主要就是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带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不断的增强。切不可本末倒置,为了合作而合作,使得课程教学的开展处在表面。例如,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以及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决定是否选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如,在講解《分数除法》一课的过程当中,在对内容初步探究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先一边结合教材内容,一边尝试着对一些理论进行理解,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而在后续分数除法计算方法探究的过程当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新旧知识的结合以及知识迁移,尝试让学生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合作而合作,而是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抓出恰当的细节,避免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处于表面。

第二,设置合作任务,优化模式构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假如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构建的过程当中,教师并未给学生指明方向,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茫然,不知所措,很难保障合作得到有效的进行。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适当性的对任务进行布置,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例如,在讲解《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完成。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深入到社会中,对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进行收集,让学生可以一起合作找寻这些数字,并拍摄成图片及时上传给老师。在后续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基本知识进行讲解。在后续,就可以为学生以幻灯片的方式来播放收集的图片,引导小组一起探讨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是否是百分数?怎样判断的?立足实际生活图片中的百分数有着怎样的含义?等等,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取到满足感,更好地明确合作方向。

第三,突出合作主体,优化模式构建。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构建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这样才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感受变得更加深刻。所以,在现阶段,教师也应该改善原本的误区和不足,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真正的实现。例如,在讲解《圆锥的体积》过程中,教师在这时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来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工具,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装水实验,对实验过程进行分工合作,探寻圆锥和圆柱在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利用之前学习过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快速地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理想当中合作学习效果。

第四,注重合作评价,优化模式构建。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对评价体系积极的进行完善,带动学生的学习感受得到进一步的加深。例如,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模式。将评价的关注点更多的放置在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和态度上,对于一些表现得比较好的学生积极地给予鼓励。也可以实行积分制,让学生在小组当中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深化责任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更好地将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价值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屏蔽误区,有效地开展好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课程教学的开展真正地做到以生为本,带给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和体会。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主要可以通过树立正确观念、设置合作任务、突出合作主体、注重合作评价,让模式的构建得到完善和优化,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琼.小学数学自主互助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J]. 教师,2021(8):27-28.

[2]祁延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培养[J]. 读写算,2021(6):169-170.

[3]孙维霞,刘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 实现数学高效教学——以小学数学《数与形》为例[J]. 科幻画报,2021(1):198-199.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
新课程理念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几点认识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