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恩·懂恩

2021-11-19丘福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8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留守儿童实施

丘福龙

【摘要】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是比较常见的一个群体。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在感恩意识方面都比較缺失,假如学校不能正确、及时地引导,就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现阶段,一定要加强对于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实施,让留守儿童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学会感恩、担当责任,带动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得到构建。

【关键词】感恩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实施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部分留守儿童在感恩意识方面的缺失这样的问题是比较凸显的。如,一些留守儿童不知感恩,只懂享受,享受外界带给自己的帮助而不知奉献,一味享受乐趣,人情较为单薄,一直我为中心……这对于其成长和发展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学校、社会、家庭都是难辞其咎的。所以,在现阶段,一定要在感恩教育方面大力实施,让留守儿童可以带着感恩之心更好地学习,获取到多元的成长发展。

一、感恩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实施的必要性

某位学者曾经说过,感恩教育往往是以情动情的一种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懂得以德报德、以恩报恩,对学生的人性起到一个唤醒的作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懂得更多的爱,带动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良好的深化。在这样的模式下,就能够使得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学会适应和改变,拥有更多振奋精神的力量,让学生变得更加快乐、自豪、感恩,带动学生茁壮成长与发展。所以,在当前,一定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感恩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实施的现状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留守儿童群体当中,部分留守儿童存在感恩意识方面比较缺失的情况。如,社会的资助、父母的养育在其内心当中往往大打折扣,严重的缺乏感恩意识,不知奉献,只知索取,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也存在着将自我作为中心的特点,导致学生在道德理念的树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当前,一定要真正做到多措并举,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心,让儿童能够感恩知恩,使得其思想和行为习惯得到良好的树立。

三、感恩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实施的策略

第一,深化感恩意识,展现教育效用。在现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关注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在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获取到外界的支持和资助。在获取到帮助之后,留守儿童应该学会感恩。所以,为了使得感恩教育得到实施,学校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将“感恩”作为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当中的主题,不断落实,达到理想当中最佳感恩教育的效果。例如,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感恩”落实在不同的策略和路径当中。如,每周班主任都应该为学生讲述一个和感恩相关的故事;要求学生每周都应该做一件和感恩相关的事情;每周班主任都应该在班级当中对学生做出的一些感恩的行为和感恩的事情进行表扬;每周学校都应该对优秀的学生和班级进行表扬,加大宣传……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逐渐深化感恩意识,能够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让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变得更好。

第二,贴合日常生活,展现教育效用。作为教师,在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不要因为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就采取讽刺、歧视或者放任不管的态度或行为,而是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情感上的弥补,应该用爱和真情让学生得到感化。这样就能够在无形当中让感恩教育的效果变得更好。例如,留守儿童长期父母不在身边,容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不合群、敏感、多疑、内向、孤僻等性格特点,导致学生在感情上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在日常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其更多的关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班级的温暖、社会的帮助、父母的关注等。在此过程中可以促膝长谈,或者通过一些多彩活动的开展,如你能体谅父母吗?交往辅导、感恩活动等,让学生可以在活动当中受到教育,亲身体验。在无形当中也能够使得留守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弥补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培养责任意识,展现教育效用。为了更好地使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得到不断的深化,责任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做到知恩图报,使其感恩意识有效地转化为各种各样的行为,比如给予他人帮助、不为他人添麻烦等,对父母更加听话孝敬,不让父母过于担忧和忧心,对父母的态度进行改变……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每天应该自己叠好被子、洗好内衣袜子、留心和帮助身边的其他同伴、在其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友谊之手、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共同提高,彼此照顾、在和父母沟通的过程当中转换角色,对父母的辛苦进行体会……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无形当中让感恩教育得到实施。

第四,抓住教育契机,展现教育效用。在感恩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让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变得更好。在感恩教育实施的过程当中,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日子,让学生更好表达出自己对于一些人的感激和关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生活在充满爱的氛围当中,让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变得更好。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到来之际,教师都可以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可以鼓励孩子给远在其他城市的爸爸以及妈妈拨打问候电话、发视频、微信。在重阳节时让学生可以为自己的奶奶、爷爷、姥姥、姥爷送去问候,给他们捶腿、揉肩、洗脚。还可以在朋友生日送上衷心祝福。对于党、社会对自己的资助,也应该展现出真诚的感恩和祝福……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使得学生真正懂得感恩,让感恩教育的效果变得更好,让周边人也能够欣慰和幸福,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五,营造感恩氛围,展现教育效用。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在感恩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感恩氛围的积极营造。在无形当中带动学生个人品质的提高,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将每年的某月作为感恩月,在其中可以对多类型的感恩活动积极进行开展。比如,将感恩作为主题开展班会、创办黑板报、开辟宣传栏、对感恩事迹进行宣传、对网络平台、校园广播站进行利用对一些感恩温暖的故事进行播报、对感恩曲目进行学习、鼓励学生书写以感恩为主题的文章……能够通过这样多种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学生善用感恩的目光来过滤更多的不安和浮躁,消除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不快和抱怨及对多种多样的侵蚀、毒害进行抵制,对自己在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偏差予以纠正。在无形当中带动留守儿童在人格方面的完善构建,让感恩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综上所述,在面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过程当中,加大感恩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得留守儿童在感恩意识方面得到提高,使其能够立足当前树立起良好的理想和信念,对于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塑造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在这其中,主要就可以通过深化感恩意识、贴近日常生活、培养责任意识、抓住教育契机、营造感恩氛围,让教育的效用得到展现。

【本文系梅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20DYZX02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权霞.甘肃省会宁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5):36-37.

[2]盛爱兰.小学语文教学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J].家长,2020(32):5-6.

[3]黄倩艳.一缕阳光一片真情——留守儿童个案分析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9(32):243-244.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留守儿童实施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