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11-19姚兰妮
姚兰妮
【摘要】伴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更多领域的人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语文教师为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采用了许多教学融合创新的元素,针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将微课引入到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当中。新型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机遇,同样还是一次颠覆传统教育观念的创新与变革,微课便是在当前时代洪流中产生、让人既意外又觉得理所应当的存在,其已经成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综合质量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微课元素的应用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年级
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一部分教师在授课中通常只会使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这样才是最为迅速提升学生成绩的“捷径”,但是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因此,不管是任何类型的知识点学习,都很难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进而学生就会出现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压力大、自信心泯灭、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严重问题。微课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针对于单一性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反复的预习和复习,化被动为主动,这样的学习才能更加高效、快捷。
一、微课环节的巧妙设计
对于学生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语文课程的相关学习可以说是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作为一个最为基础的科目,对于学生其它科目的有效学习也体现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学习精力是相对有限的,为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文相关知识的同时兼顾其它学科的学习,且提升自身学习的兴趣和成效,微课的作用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展现出来了。语文教师使用微课元素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需要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以基础作为主导”的教学设计理念去进行设计与筹划,对学生识字、认字、理解感悟、读写结合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提升。由于微课整体时间不长,为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应做到短而精、少而重,每节微课都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就像课本目录一样紧扣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
例如,在《将相和》这一課的微课制作中,语文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呈现本节课体现的一些重点词汇以及生僻字,汉字的字源,汉字的演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现,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文章故事的大概脉络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提前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带着疑问以及探究的欲望继续自主性学习,重点分析“将、相、和的意思?‘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能否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时间能够充裕,使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为牢靠,而且由于教学方式也更加丰富和生动,学生在产生浓厚学习情趣的基础上,还能够直观地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进而才能够为后续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任务式”的游戏方式,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一个个地解决问题,学生只有在完成前一个任务后,才能进入到下一个任务中。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把学生充分带入到紧张的“作战”模式中,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发挥合力,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通关“全局”。
二、微课情境的有效创设
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一定程度上对很多事物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见解,但是也仅仅处于发展中的状态。对于部分知识还难以更为透彻地进行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微课元素的融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通过更加鲜明真实的人物、事件,以及色彩鲜明生动的学习内容去抓住学生的“心”,巧妙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将那些抽象的事物图文并茂地进行转换,使其能够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视觉、听觉双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能够展开自身丰富的想象进行联想与想象,以加速对新知的理解,进而进一步提升自身学习成效。
例如,在《梅花魂》这节课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围绕和利用“了解和认识梅花习性特点,体会作者的祖父爱梅花、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这一教学目标,以梅花相关的图面、动画或故事为引,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寒风暴雪中欣赏梅花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再配以一两句梅花所对应的古诗古文,将学生迅速地带到教师的教学节奏当中,进而在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激发自身浓烈感情的基础上,提升本节课程的成效。
三、微课内容的丰富多彩
语文学科是一门可以体现极强趣味性,并且与学生实际生活能够建立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在授课中,除了要保证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创新性以外,还需要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拓展和积累更多“其它知识”。
例如,教师在相应阅读训练的课程中,可以通过微课将一些优美的句子呈现,让学生进行积累和思考,可以将一些体现对应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的小故事以多样的形态呈现给学生,可以是绘本故事的形式、也可以是思维导图的形式,等等。以此来不断丰富和拓展自身教学内容,进而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确保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同时,语文还可以通过微课中的一些引导性内容,帮助学生进行预先学习。有的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就会自习主动地查阅、搜集一些相关内容,自己进行延展性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微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所在,相关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要在实践中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到适合学生、适合语文学科的全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亚梅.让德育元素拨动情感之弦——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生(中旬刊),2021(9):106.
[2]冯庆松.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1(35):177.
[3]李晓琳.“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7):139-140.
[4]张娜.“思维导图+微课”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构建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6):67-68.
责任编辑 杨 杰